数据筛选分析
数据筛选就是从获取的数据中过滤掉不需要的数据,只拿我们感兴趣的那一部分。
可以对比SQL语句的 where 字句,但是野狗的数据筛选和SQL有很大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野狗的数据筛选功能。
筛选方法
Wilddog Sync 提供了五个用于数据筛选的方法:
limitToFirst()
limitToLast()
startAt()
endAt()
equalTo()
野狗官网文档对于这五种方法解释的已经很详细了,直接参考官网文档吧,我们就不做测试了。
应用实践
语义分析
1/ limitToFirst与limitToLast相当于SQL 的 TOP命令。
//这条语句相当于下面的 SQL语句
reference.child("orderTest").orderByChild("name").limitToFirst(1).addChildEventListener(//listener)
//limitToFirst
SELECT top 100 * from table1 order by field1 ASC
//limitToLast
SELECT top 100 * from table1 order by field1 DESC
2/ startAt()、endAt()、equalTo()相当于SQL语句 WHERE 子句的 < , > 和 = 。
//这条语句相当于下面的 SQL语句
reference.child("orderTest").orderByChild("name").equalTo("Oppo").addChildEventListener(//listener)
SELECT top 100 * from orderTest order by name where name='Oppo' ASC
这里只是类比一下,帮助大家理解,实际上还是有所区别。
使用Tips
1/ 使用筛选方法前提是必须排序过后才能使用
野狗数据排序后都是升序,所以注意是toFirst还是toLast。
还有一点,就是startAt()、endAt()、equalTo()方法里的参数值,代表着排序字段的某一个值。
比如使用value的 name 字段进行排序,那么startAt(“Google”)是正确的,不能使用startAt(Key || priority),也不能使用value 的 age 字段,否则会取不到正确的结果。
2/ startAt 和 equalTo 不能同时使用
java.lang.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Can't call equalTo() and startAt() combined
3/ equalTo 和 limit 方法混用,limit限制的是返回记录条数
我的数据库中有两条name = “Oppo”的数据,使用limit 结合 equalTo 进行查询
数据如下:
{
"159": {
"age": 28,
"name": "Hanna"
},
"50": {
"age": 17,
"name": "Nauti"
},
"659": {
"age": 20,
"name": "Ted"
},
"666": {
"age": "55",
"name": "Oppo"
},
"711": {
"age": 7,
"name": "Google"
},
"849": {
"age": 79,
"name": "Oppo"
},
"951": {
"age": 54,
"name": "David"
}
}
代码:
reference.child("orderTest").orderByChild("name").limitToFirst(1).equalTo("Oppo").addChildEventListener(//listener);
执行上面代码的时候,依然取到了结果:
E/child: onChildAdded:DataSnapshot { key = 849, value = { name=Oppo, age=79} }
上面这段代码的语义是以name
字段进行排序,查找全部符合name=Oppo
的记录,筛选其中的第1条记录并返回。也就是说,equalTo具有更高的执行优先级,会先执行equalTo方法再用limit限制。
事实上如果将limitToFirst(1)修改为limitToFirst(2),将会取到两条数据记录。
4/ 使用limit的时候有可能会丢失离线数据
如果离线数据的条数大于设置的值,则不会返回超出部分数据,所以要适当的设置limit的值,防止数据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