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篇 | 王嘉平:突破不可能三角「异步共识组Monoxide」(附PPT)

本文介绍了王嘉平博士在NSDI 2019会议上提出的Monoxide方案,该方案通过异步共识组实现了区块链性能的大幅提升,达到比特币的千倍以上,同时保持了安全性与去中心化。王嘉平从分布式系统视角剖析了区块链的工作原理与瓶颈,并详细讲解了Monoxide如何解决性能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640?wx_fmt=gif

640?wx_fmt=jpeg

整理 | 传神

出品 | 区块链大本营(blockchain_camp)

 

近日,优快云联合创新工场执行董事王嘉平博士于北京成功举办个人见面会之后,业内外技术人士和广大开发者对此极为关注。纷纷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再深入理解本次演讲内容,能够公开分享演讲资料。在区块链大本营获得创新工场和王嘉平博士本人授权之后,终于为大家献上了本次演讲精华+公开讲义(文末)。

 

本次见面会是继王嘉平博士于计算机顶级学术会议NSDI 2019上发表一篇名为Monoxide: Scale Out Blockchain with Asynchronized Consensus Zones轰动性区块链扩容论文后,在国内举办的首场公开技术分享活动。


该论文提出了 Monoxide 方案并获得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认可,关键设计就是通过其创新的“异步共识组”(Asynchronized Consensus Zones),将区块链性能提升至比特币的千倍以上,并同时兼顾安全性与去中心化。活动吸引了众多高校学者、开发者以及区块链技术爱好者前来参加,许多观众还带着打印好的原版论文前来请教。

 640?wx_fmt=jpeg


开场时,王嘉平分享了自己对区块链的理解。他认为,区块链最伟大的地方是分布式计算系统的设计,它是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上设计的,任何人都没有壁垒、可以公平、透明、安全地参与。

 

首先,王嘉平回顾了这篇论文为何会投在一个分布式系统的会议中。他认为,目前区块链在性能上几乎没有什么提高,容量也没有太大变化,尽管很多公链在谋求某种突破,同时也在控制层面提出了很多方案。但在他看来,如果我们关注的是性能和状态容量的问题,那么它们就跟分布式系统有直接关系,而跟共识算法没什么关系,所以该论文投在一个分布式系统设计与实现的会议中。


从整个学术界的领域来说,这个会议对区块链的关心非常少,这篇论文是NSDI上唯一一篇区块链的论文。

 

640?wx_fmt=jpeg

 


以下是本次分享的重点,王嘉平从两部分展开讲解: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