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条公链是一个庞大且系统性的工程,涉及技术、生态、市场等多个层面的挑战。特别是在技术层面,必须解决共识机制、可扩展性、安全性以及智能合约的适用性等问题。同时,公链的长期运营和去中心化治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难题,令许多开发者或团队却步。
不过,随着发链技术的不断进步,一键发链已逐渐实现,借助现有的发链框架,开发者可以快速部署一条独立的 L1 区块链,并在 gas 费用、治理结构、代币模型、访问控制、共识机制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具备更大的灵活性,摆脱了传统框架的诸多限制。对于许多希望在区块链上部署应用的企业来说,选择开发一条 L1 区块链,往往比单纯部署智能合约更为合适。
1. 明确开发需求
在开始搭建区块链之前,首先要明确以下几点:
- 应用场景:简单来说就是这条公链是用来做什么?例如金融交易、供应链管理、游戏、社交等,这将决定区块链技术的设计。
- 核心需求:根据场景需求确定区块链设计的核心需求,例如做游戏的公链,那么对于网络性能TPS就会有很高要求,并且游戏内的道具设计NFT模块的开发;如果是做金融交易,那么对Gas费、安全性、网络稳定性等会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是做社交产品,那么对于用户隐私保护、数据存储要求将会更高。
- 是否兼容现有生态:如果希望兼容以太坊生态那么可以选择EVM平台进行开发,如Optimism Stack框架,而如果希望兼容Move生态,那么可以选择Starcoin的开发框架StarStack,这也是目前Move生态里面唯一的发链框架。
明确开发需求后,将更容易选择合适的技术框架,提升开发效率。
2. 现有的开发框架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种区块链开发框架和工具,它们可以帮助你快速搭建区块链,下面将介绍几个主流且易用的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