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代码侵入方法

本文探讨了两种代码侵入方法:DLL侵犯和API侵犯。在DLL侵犯中,介绍了注入DLL和特洛伊DLL的技术,包括如何在宿主进程中创建线程和替换宿主DLL。在API侵犯部分,讲解了系统范围和模块内的API挂接,以及如何通过挂接API钩子来控制程序行为。此外,内容还提及了《Algorithms in C》一书中关于二叉树数学性质的错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侵入性的对他人程序的修改,

第一类 dll侵犯

1 注入DLL

1搜索到宿主进程的ID,获得ID后,在宿主进程中可以进行的操作有:

对内存空间进行操作,如VirtualAllocEx, VirtualFreeEx, ReadProcessMemory, WriteProcessMemoryCreateRemoteProcess

<think>嗯,用户现在想理解"代码侵入"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结合之前的对话历史,用户已经了解了AOP的优点,现在进一步聚焦在"无侵入"这个特性上,说明ta对编程范式的实现细节很感兴趣。 用户提供的站内引用很有价值。引用[1]提到Java用CGLIB实现运行时增强,引用[2]强调Spring AOP如何避免污染业务代码,引用[5]则展示了滴滴DoKit的零侵入实践。这些材料都指向同一个核心:无侵入的本质是解耦。 用户可能是个中级开发者,正在设计可维护的系统架构。ta特意要求"定义+应用场景"的结构,说明需要理论结合实践的回答。考虑到ta之前研究过AOP,应该对技术术语有基础认知,但需要更落地的解释。 准备从三个维度展开:首先是精确定义(用技术类比说明),然后重点剖析价值(引用[2]和[5]的案例),最后给出典型场景(日志/事务等)。特别要强调"为什么需要无侵入"——这点引用[4]关于系统演化的观点很有说服力。 要注意避免术语堆砌。比如解释"动态代理"时,会关联到引用[1]的CGLIB示例,但要用"在父类不动刀的情况下增加功能"这样具象化的表述。用户给的ABAP案例虽然专业,但可能超出ta当前需求,简单带过即可。 最后设计的问题要延续技术深度:框架实现原理(呼应Spring AOP)、与设计模式的关系(补充对话历史未覆盖的点)、过度使用的风险(辩证视角)。这样既能巩固当前知识,又为后续探讨留了入口。</think>代码侵入(Non-Invasive Code)是指在**不修改原有业务代码**的前提下,通过外部机制(如代理、字节码增强、注解等)为系统添加新功能或行为的编程理念。其核心目标是**解耦核心逻辑与横切关注点**,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 ### 一、代码侵入的定义与核心特征 1. **零修改原码** 新功能(如日志、安全校验)的植入**不涉及改动现有业务类**的代码逻辑。 **示例**: ```java // 业务类(无需任何修改)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ublic void createUser() { /* 核心逻辑 */ } } // 通过AOP切面添加日志(无侵入) @Aspect public class LogAspect { @Before("execution(* UserService.*(..))") public void logBefore(JoinPoint jp) { System.out.println("方法执行: " + jp.getSignature()); } } ``` 2. **动态织入逻辑** 利用**运行时动态代理**(如JDK Proxy、CGLIB)或**编译期字节码增强**(如AspectJ)在目标方法前后注入代码。 > 引用[1]:Java开发者借助CGLIB在运行时生成子类,将横切逻辑织入目标代码[^1]。 3. **低耦合设计** 业务代码仅关注核心功能,非业务功能(如事务、监控)由独立模块管理,避免代码污染。 > 引用[2]:Spring AOP将非业务代码集中到切面中,删除、修改成本极低[^2]。 --- ### 二、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 #### 1. **日志记录与监控** - **场景**:记录方法入参、返回值、执行耗时。 - **实现**:通过AOP前置通知(`@Before`)和后置通知(`@AfterReturning`)动态添加日志。 - **优势**:业务代码无需嵌入`log.info()`语句,日志格式统一修改只需调整切面。 #### 2. **事务管理** - **场景**:数据库操作的原子性控制(如Spring `@Transactional`)。 - **实现**:AOP环绕通知(`@Around`)在方法执行前开启事务,结束后提交或回滚。 - **优势**:避免在每个DAO方法中重复编写`try-catch-finally`事务代码。 #### 3. **权限校验** - **场景**:接口调用前的身份认证(如`@PreAuthorize`)。 - **实现**:AOP前置通知拦截请求,验证用户权限。 - **优势**:安全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权限规则变更不影响业务代码。 #### 4. **性能监控与埋点** - **场景**:统计方法执行耗时、调用次数(如APM工具)。 - **实现**:字节码增强技术在编译期插入监控代码。 > 引用[5]:滴滴DoKit实现一机多控时,保证业务代码侵入,仅需主机与从机同局域网[^5]。 #### 5. **异构系统适配** - **场景**:整合不同技术栈的系统(如消息队列解耦)。 - **实现**:通过消息中间件插入接口层,双方遵守约定协议。 > 引用[4]:消息系统在处理中插入基于数据的接口层,独立扩展两端逻辑[^4]。 --- ### 三、核心价值与优势 | **维度** | **传统侵入式** | **无侵入式** | |----------------|--------------------------------|----------------------------------| | **代码复用性** | 公共代码需复制粘贴 | 切面模块全局复用 | | **维护成本** | 修改需定位所有嵌入点 | 仅修改切面/代理类 | | **耦合度** | 业务与非业务代码强耦合 | 核心逻辑与横切关注点完全解耦 | | **扩展性** | 新增功能需修改原码 | 通过配置或新切面动态扩展 | > **总结**:代码侵入是构建高内聚、低耦合系统的核心实践,尤其适用于企业级应用中的**横切关注点**(Cross-Cutting Concerns)处理。通过AOP、动态代理等技术,实现功能增强的透明化与自动化,符合"开放-封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 ### 相关问题 1. **动态代理(如CGLIB)与AOP的关系是什么?** 2. **如何在不支持AOP的语言中实现无侵入编程?** 3. **无侵入设计可能带来哪些性能开销?如何优化?** [^1]: 通过CGLIB在运行时生成子类实现逻辑织入 [^2]: Spring AOP将非业务代码集中管理 [^4]: 消息系统解耦异构系统 [^5]: 滴滴DoKit实现零侵入多控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