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了为期两天的NOIP模拟测验。
Day1
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失误,可能就是在第一题上耗了会,但也控制在1h左右。
但是写到第三题完全是没有想进去的感觉,贪心根本没看出来,同时自己的暴力还写挂了。也由于时间不够,不认为自己做得出了。
T1是个观察性质的题,但是想得有点久。
对于这样的的题,可以早一点就先把数据打出来找一下规律。
T2的思路关键点在于交换位置只会是i和i+1,这就是和一般很高端的数据结构题的区别之处。牛刀杀鸡肯定亏,所以没有把思路限制在数据结构上。这一点很重要。
另外,没有思路时看看给的特殊性质能带来哪些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提示,往往把思路一步步带向正解。
他给的color各不同的情况就是记录pos,那么不止一个呢?二分就好啦。真的多想想能否用二分把复杂的情况转换为简单的情况。
T3 细节非常之多。
其实题目提示很明显了,K<=2,容易想到分类。
K=2时,恰好契合并查集维护敌人朋友集合。
但是,难住我的是贪心。
这类参入了贪心的问题总是想不到,一遍遍怀疑自己结论的正确性。而且考场上很不会花时间在不确定的结论上。
实际上贪心是常用必不可少的简化策略。不要一贪心就觉得有问题,而是花上一点时间证一证。
细节问题很多,脑袋不转了。清醒的时候可能不会讨论掉。
Day2
完全阵亡_ (:P」∠)_ 。
就没有一道题想到正解,且T1,T2都非常接近,但是头脑混乱,没有深想自己把自己绕进去,把自己的思路推翻。
虽然说不应该把责任推给状态,但感冒头疼冷确实有点恼火。
T1
发现n^3可过,想到的就是枚举一个n^2的区间,再把边界不断右移,用桶来统计。
但是没想到怎么处理这个桶。
实际上 前缀和/差分 是相当常见的处理,对于这种统计和最好转化成差处理。这样,%k==0就转化成了找相等的问题。
(真的是模模糊糊想到又搞忘了刚刚想的啥。)
T2
贪心,大贪心。还有玄学优化。
实际上这个贪心可以从k较小的情况推过来。
而迷惑自己的那个“反例”稍微想一想就知道可以通过按dep从大到小来避免。
实际上当模模糊糊觉得贪心不正确时,应该抓住这个反例好好分析怎样可以避免,而不是直接推翻。
然后学到了这种巧妙的优化方式。
T3
非常妙的题!
由于k很小,可以由此想状压k,也就是从这一点,引出了差分把区间化两点等全部思路。
而后面的先预处理再搜索也是Noip常用。
这个广义的差分绝对值得积累:不一定要是前缀和或是什么,只要能简化,符合题意,就可以差分。
这题就是b[i]=a[i]^a[i-1]
而之后的是搜索优化的内容,
如何减少状态数?
差分转化。
如何减少转移复杂度?
预处理。
总结败笔:
1.贪心未细想
2.模型转化差
3.常用转化没应用好
4.没有充分运用题目的特殊条件(数据范围etc)
(rank看不下去)
(但是盗了很多出题人的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