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内存泄露问题

首先Java中是存在内存泄露的,长生命周期的对象持有短生命周期对象的引用就可能发生内存泄露,尽管短生命周期对象已经不再需要,但是因为长生命周期对象持有它的引用,会导致短生命周期对象不能被回收。

常见的内存泄露情形:

1使用静态的集合类

静态的集合类的生命周期和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一样长,所以在程序结束前容器中的对象不能被释放,会造成内存泄露。(不需要容器时将其赋值为null)

2 单例模式可能会造成内存泄露

单例模式只允许应用程序存在一个实例对象,并且这个实例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一样长,如果单例对象中拥有另一个对象的引用的话,这个被引用的对象就不能被及时回收。(使用弱引用)

 3 变量不合理的作用域

      如果变量的定义范围大于使用范围,并且在使用完后没有赋值为null的话,会出现内存泄露。定义变量的时候,能定义为局部变量就不要定义为成员变量,或者定义为成员变量的话,在使用完变量后,把变量赋值为null。4

4  数据库、网络、输入输出流,这些资源没有显示的关闭

垃圾回收只负责内存回收,如果对象正在使用资源的话,Java虚拟机不能判断这些对象是不是正在进行操作,比如输入输出,也就不能回收这些对象占用的内存,所以在资源使用完后要调用close()方法关闭。

参考链接:

http://blog.youkuaiyun.com/renfufei/article/details/14138099

http://www.2cto.com/kf/201605/506042.html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265003

http://blog.youkuaiyun.com/seelye/article/details/8269705


Java中,内存泄漏是指程序中的对象占用了内存空间,但在使用完毕后没有正确释放,导致这部分内存无法被垃圾回收器回收,进而造成内存泄漏问题。 常见的Java内存泄漏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生命周期对象持有生命周期对象的引用:当一个生命周期对象持有一个生命周期对象的引用,并且生命周期对象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对象时,如果没有手动解除引用生命周期对象将无法被回收,导致内存泄漏。 2. 集合类未及时清空:在使用集合类时,如果没有及时清空或者手动删除元素,集合中的对象将一直存在于内存中,无法被回收。 3. 资源未关闭:在使用IO流、数据库连接、网络连接等资源时,如果没有及时关闭这些资源,会导致资源无法释放,从而造成内存泄漏。 4. 静态引用导致的内存泄漏:静态变量存在于整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中,如果静态变量引用了其他对象,并且没有手动解除引用,那么这些对象将一直存在于内存中,无法被回收。 为了避免内存泄漏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 及时释放对象引用:在使用完对象后,尽量手动解除引用,让垃圾回收器能够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 2. 使用弱引用或软引用:对于一些生命周期的对象,可以考虑使用弱引用或软引用引用,这样当内存不足时,垃圾回收器会优先回收这些对象。 3. 使用try-with-resources语句块:在使用IO流、数据库连接等资源时,可以使用try-with-resources语句块来自动关闭资源,确保资源得到及时释放。 4. 使用合适的集合类:在使用集合类时,尽量使用合适的集合类,并在不需要时及时清空或手动删除元素,避免集合中对象无法被回收。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Java中的内存泄漏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