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Bus Video System

这道题目要求根据公交车经过n个站点后的上下车人数变化,以及车辆的最大载客量w,计算出车辆最初可能有多少种不同的载客数量。通过分析最大上车人数和最大下车人数来确定初始载客量的范围,并判断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情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E. Bus Video System
time limit per test1 second
memory limit per test256 megabytes
inputstandard input
outputstandard output
The busses in Berland are equipped with a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The system records information about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in a bus after stops.

If
x
is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in a bus just before the current bus stop and
y
is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in the bus just after current bus stop, the system records the number
y

x
. So the system records show how number of passengers changed.

The test run was made for single bus and
n
bus stops. Thus, the system recorded the sequence of integers
a
1
,
a
2
,

,
a
n
(exactly one number for each bus stop), where
a
i
is the record for the bus stop
i
. The bus stops are numbered from
1
to
n
in chronological order.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possible ways how many people could be in the bus before the first bus stop, if the bus has a capacity equals to
w
(that is, at any time in the bus there should be from
0
to
w
passengers inclusive).

Input
The first line contains two integers
n
and
w

(
1

n

1
000
,
1

w

10
9
)
— the number of bus stops and the capacity of the bus.

The second line contains a sequence
a
1
,
a
2
,

,
a
n

(

10
6

a
i

10
6
)
, where
a
i
equals to the number, which has been recorded by the video system after the
i
-th bus stop.

Output
Print the number of possible ways how many people could be in the bus before the first bus stop, if the bus has a capacity equals to
w
. If the situation is contradictory (i.e. for any initial number of passengers there will be a contradiction), print 0.

Examples
inputCopy
3 5
2 1 -3
outputCopy
3
inputCopy
2 4
-1 1
outputCopy
4
inputCopy
4 10
2 4 1 2
outputCopy
2
Note
In the first example initially in the bus could be
0
,
1
or
2
passengers.

In the second example initially in the bus could be
1
,
2
,
3
or
4
passengers.

In the third example initially in the bus could be
0
or
1
passenger.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a[1001];
int main()
{
    int n,w,i,sum=0,max=0,min=0;
    scanf("%d%d",&n,&w);
    for(i=1;i<=n;i++)
    {
        scanf("%d",&a[i]);
    }
    for(i=1;i<=n;i++)
    {
        sum+=a[i];
        if(sum>max)
        {
            max=sum;
        }
        else if(sum<min)
        {
            min=sum;
        }
    }
    min*=-1;
    if(min>w||max>w)printf("0\n");
        else
    {
        max=w-max;
        if(min>max)
        {
            printf("0\n");
        }
        else
        {
            printf("%d\n",max-min+1);
        }
    }
    return 0;
}

题意:这个题就是说上下公交车,给定n,m,n表示有几个站点,m表示公交车的最大容量,让我们求刚开始车上有多少种情况满足,如果没有情况满足就输出0,反之,输出多少种情况。
思路:先分别求出最大的上车下车人数,注意这里的最大的上车下车不是说只要是正的找个变量累加起来就是我的最大的上车人数,类似于木桶问题,取决于它的最低挡板,在这里发散一下,所需最大的也是所有的中累加完之后的曾经出现的最大的,所以这里的最大的上车人数是所有的数遍历完之后的曾经出现过的最大的上车人数,因为要w-max来算原先车上最多能占多少人,而最大的下车人数更好理解一点,因为你要想符合条件的话,原先车上的人数就得满足大于等于这个最大下车人数吧,不然人都不够,怎么下车呀,所以车上的人数num得满足min<=num<=w-max,如果min>w或者max>w或者min>w-max,都是不符合条件的,反之就输出w-max-min+1;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决如何通过终端命令创建并配置Docker容器的问题。用户提到的具体步骤包括开启主机显示权限、解压tar文件、导入镜像、挂载目录、设置环境变量和启动交互式shell。首先,我得回忆一下相关的Docker命令和Linux操作步骤。 首先,关于开启主机显示权限,用户提到了xhost +。这个命令是用来允许其他用户或程序访问X服务器的显示界面,通常在运行图形应用时需要。我记得如果不执行这个,容器内的图形程序可能无法显示到主机屏幕上。不过需要注意安全性问题,因为这会临时开放权限,最好在完成后用xhost -恢复限制。这里可能需要提醒用户注意这一点。 接下来是解压tar文件。用户可能有一个Docker镜像的tar包,需要通过docker load来导入。解压tar文件通常用tar命令,但如果是Docker镜像,可能直接使用docker load -i <文件名>.tar来加载,不需要先解压。这里需要确认用户提供的tar文件是Docker镜像保存后的文件,还是普通的压缩包。如果是后者,可能需要先解压,但如果是镜像,直接加载即可。例如,用户提到使用docker load导入镜像,所以正确的步骤应该是直接使用docker load命令,而不是解压tar文件。可能用户提到的解压tar文件是指其他文件,比如应用程序的源代码包?需要进一步确认,但根据引用中的例子,用户可能有一个镜像的tar文件,需要加载,所以直接使用docker load即可,不需要解压。 然后是挂载本地目录到容器内。这涉及到Docker的-v参数,语法是-v 主机目录:容器目录。例如,用户可能想将主机的/yy目录挂载到容器的/yy下,这样容器内可以访问主机文件。这部分需要确保主机目录存在,并且权限正确。 指定设备与环境变量方面,用户提到了挂载X11相关的设备(-v /tmp/.X11-unix:/tmp/.X11-unix)和设置DISPLAY环境变量(-e DISPLAY=$DISPLAY)。这些都是为了让容器内的图形应用能够使用主机的X服务显示界面。这部分需要正确配置,否则图形界面可能无法显示。 启动交互式bash shell,用户需要使用-it参数,并在命令末尾加上/bin/bash,这样容器启动后会进入bash交互界面。例如,docker run -it ... /bin/bash。 现在,我需要将这些步骤按顺序整理出来,并确保每个命令正确无误。可能的步骤顺序是: 1. 开启主机显示权限:xhost + 2. 导入Docker镜像:docker load -i 镜像文件名.tar 3. 运行容器,挂载目录、设置环境变量和设备,并启动bash: docker run -it -v /tmp/.X11-unix:/tmp/.X11-unix -e DISPLAY=$DISPLAY -v 主机目录:容器目录 镜像名称 /bin/bash 但用户还提到解压tar文件,这里需要确认是否需要解压。比如,用户可能在容器内需要解压某个文件,但根据引用中的例子,用户可能是在容器内下载并编译软件,比如引用3中的bochs-2.6.10.tar.gz,使用wget下载后用tar解压。但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创建和配置容器的步骤,解压tar可能是在容器内部的操作,而不是宿主机的步骤。或者用户可能有自己的tar文件需要解压到挂载的目录中,这可能需要先解压到主机目录,然后通过挂载让容器访问。这部分需要进一步明确,但根据用户的问题描述,解压tar可能是在导入镜像之前,比如镜像文件本身是tar格式,所以直接使用docker load即可,无需解压。 另外,用户提到的“使用docker load导入镜像”对应的命令是docker load -i image.tar。而docker load通常用于导入由docker save导出的镜像。因此,步骤应该是先加载镜像,然后运行容器。 综合这些信息,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1. 允许容器访问主机显示: xhost + 2. 导入Docker镜像: docker load -i 镜像文件名.tar 3. 运行容器并配置: docker run -it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e DISPLAY=$DISPLAY \ -v /主机目录:/容器目录 \ 镜像名称 /bin/bash 其中,/主机目录需要替换为用户实际的目录,镜像名称是加载后的镜像名。 可能还需要注意,如果镜像名称在加载后可能有不同的tag,需要使用docker images查看正确的名称和tag。 此外,用户可能在容器内部需要执行其他命令,比如编译或运行程序,但这些可能是在启动容器后的操作,不属于创建和配置容器的步骤。因此,在回答中应集中在容器启动前的命令。 现在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步骤或错误。例如,确保挂载的目录存在,否则Docker会自动创建目录,但可能权限有问题。另外,是否需要使用--device参数挂载设备?用户问题中提到“指定设备”,但引用中的例子没有提到,可能是指挂载X11的Unix socket,所以可能不需要其他设备参数。但如果有其他设备需要挂载,可能需要添加--device选项。 总结,用户的主要步骤应为: - 开启X权限 - 加载镜像 - 运行容器,挂载必要的目录和环境变量,启动bash 然后,根据引用中的例子,比如引用3中的命令: docker run -it -v /tmp/.X11-unix:/tmp/.X11-unix -e DISPLAY=$DISPLAY -v /yy:/yy ubuntu.16.i386 /bin/bash 所以镜像名称可能是用户通过docker load导入后的名称,如ubuntu.16.i386。 因此,整理后的步骤应该包括: 1. 允许显示权限:xhost + 2. 导入镜像(如果有tar文件):docker load -i xxx.tar 3. 运行容器,挂载X11、目录,设置环境变量,启动bash 可能用户提到的解压tar文件是指导入镜像的tar文件,所以不需要解压,直接docker load即可。如果有其他tar文件需要解压到挂载目录,则需要在主机解压,或者在容器内解压,但属于容器内部操作,不在配置容器的步骤中。 现在需要将这些步骤用正确的中文表达,并确保命令正确,同时引用相关的引用内容。例如,引用[2]提到使用/bin/bash保持容器运行,所以命令末尾需要加上/bin/bash。引用[3]中的例子使用了-v挂载目录和环境变量。引用[1]中的shell脚本可能涉及复制文件到容器,但用户的问题更关注运行时的命令,而不是构建镜像时的步骤。 所以最终的步骤应该是: 1. 开启主机X11权限: xhost + 2. 导入Docker镜像(若存在压缩包): docker load -i 镜像文件名.tar 3. 运行容器并配置: docker run -it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e DISPLAY=$DISPLAY \ -v /本地目录:/容器目录 \ 镜像名称 /bin/bash 其中,每个参数的解释: - -it:交互式终端 - -v挂载X11 socket和目录 - -e设置DISPLAY变量 - 最后启动bash shell 可能还需要提醒用户替换实际的镜像名称和目录路径。例如,如果镜像名称是ubuntu.16.i386,本地目录是/yy,容器目录也挂载到/yy,则命令如: docker run -it -v /tmp/.X11-unix:/tmp/.X11-unix -e DISPLAY=$DISPLAY -v /yy:/yy ubuntu.16.i386 /bin/bash 引用中的例子显示用户可能已经有一个镜像,比如引用3中的ubuntu.16.i386,所以可能用户需要的是如何运行该镜像,并挂载目录。 另外,用户提到“解压tar文件”可能是指加载镜像前的步骤,比如镜像是以tar文件保存的,所以需要用docker load导入,而不是解压。如果用户有一个tar压缩的文件系统,可能需要用docker import,但通常更常见的是用docker load来加载由docker save导出的镜像。 综上,回答的步骤应明确,并引用相关引用中的例子,如引用3中的命令结构。同时需要确保命令正确,符合用户需求。</think>### 创建并配置Docker容器的终端命令步骤 以下是分步操作指南,涵盖**开启显示权限、挂载目录、导入镜像及启动容器**等关键流程: --- #### 1. **允许容器访问主机显示服务** 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临时开放主机的X11显示权限: ```bash xhost + ``` 此操作允许容器内的图形程序通过X11协议与主机交互[^3]。 --- #### 2. **导入Docker镜像(若需从文件加载)** 如果镜像已保存为`.tar`文件,使用`docker load`导入: ```bash docker load -i 镜像文件名.tar ``` 此命令将镜像加载到本地Docker环境中,可通过`docker images`验证是否导入成功。 --- #### 3. **启动容器并配置环境** 通过`docker run`命令启动容器,并附加必要的参数: ```bash docker run -it \ -v /tmp/.X11-unix:/tmp/.X11-unix \ # 挂载X11套接字以实现图形显示 -e DISPLAY=$DISPLAY \ # 传递主机DISPLAY环境变量 -v /本地目录:/容器目录 \ # 挂载本地目录到容器内(如/yy:/yy) 镜像名称 \ # 替换为实际镜像名称(如ubuntu.16.i386) /bin/bash # 启动交互式Bash Shell[^2] ``` **参数说明**: - `-it`:启用交互终端。 - `-v`:目录挂载(主机路径在前,容器路径在后)。 - `-e`:设置容器环境变量。 - `/bin/bash`:容器启动后运行的命令,保持Shell活跃防止容器退出[^2]。 --- #### 4. **验证容器环境(可选)** 进入容器后,可通过命令检查挂载和环境变量是否生效: ```bash ls /容器目录 # 确认挂载目录可见 echo $DISPLAY # 输出应为主机DISPLAY值(如:0) ``` --- #### 注意事项 - **安全性**:完成图形操作后,建议执行`xhost -`恢复显示权限限制。 - **目录挂载**:若本地目录不存在,Docker会自动创建,但权限可能需手动调整。 - **镜像名称**:通过`docker load`导入的镜像名称可能与文件名不同,需用`docker images`确认。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