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 WAF 的黄昏:为何无法应对新型 CC 攻击?
- 致命缺陷:
- 规则滞后性:人工维护规则库,0day 攻击响应延迟超 6 小时
- 协议盲区:无法解析 WebSocket/QUIC 等新型协议(漏检率超 40%)
- 性能瓶颈:单节点处理能力 < 50 万 QPS(无法应对百万级并发攻击)
- 行业数据:2024 年使用传统 WAF 的网站被攻破率同比上升 37%
二、2024 年 CC 防护的 5 大技术变革
变革 1:AI 行为建模替代规则库
- 技术原理:
- 采集 100 + 用户行为特征(鼠标轨迹 / API 调用链 / 设备指纹)
- 通过 LSTM 神经网络建立动态基线
- 优势:检出新型攻击的准确率提升至98.7%
变革 2:边缘计算赋能实时防护
- 架构升级:
graph LR A[攻击流量] --> B{边缘节点} B -->|合法流量| C[源站] B -->|攻击流量| D[清洗中心]
- 效果:防护延迟从 200ms 降至 **<20ms**
变革 3:全协议深度解析
- 支持协议:
协议类型 传统 WAF 新一代方案 HTTP/1.1 ✔️ ✔️ HTTP/2 ❌ ✔️ WebSocket ❌ ✔️ gRPC ❌ ✔️
变革 4:双向成本博弈机制
- 核心逻辑:
- 动态提升攻击者成本(如强制 JS 挑战 / 密码学验证)
- 案例:某电商平台让攻击成本提升15 倍
变革 5:云原生弹性防护
- 核心能力:
- 突发攻击时自动扩容至Tbps 级清洗能力
- 按秒计费模式(无闲置资源浪费)
三、新一代方案核心技术解析
我们的技术突破:上海云盾智能防护系统
- 零规则 AI 引擎:
- 基于对抗生成网络(GAN)模拟攻击流量训练
- 0day 攻击平均响应时间 **<8 分钟 **
- 协议级防护:
- 深度解析私有二进制协议(如游戏 / 物联网专用协议)
- 支持协议自定义(提供 SDK 开发接口)
- 业务无感验证:
- TCP 窗口缩放验证(无需弹出验证码)
- 用户通过率99.3%(传统方案仅 85%)
四、方案对比:传统 WAF vs 新一代防护
指标 | 传统 WAF | 上海云盾 |
---|---|---|
攻击识别准确率 | 72% | 99.1% |
百万级 QPS 处理成本 | ¥3.2 万 / 月 | ¥0.8 万 / 月 |
协议支持种类 | 5 种 | 32 种 |
最大防护带宽 | 500Gbps | 2Tbps+ |
五、企业级客户实战案例
- 客户背景:某金融平台日均交易量¥5 亿
- 攻击事件:遭遇混合型 CC 攻击(HTTP Flood + WebSocket 慢速攻击)
- 防护方案:
- 启用 AI 行为模型识别异常交易请求
- 边缘节点过滤 80% 攻击流量
- 业务层动态熔断高风险 API
- 成果:
- 攻击期间业务可用性保持99.95%
- 资损减少**¥2300 万 / 月**
六、立即升级:3 步切换新一代防护
- 兼容性测试:下载协议解析工具(检测业务协议支持度)
- 流量切换:支持 DNS/CNAME/API 网关多种接入方式
- 攻防演练:免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