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事件以及网络水军、网络黑灰产犯罪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其主要原因是网络实名制落实不到位。”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副局长贾晓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严峻挑战,要加强顶层设计,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改进网络实名认证技术。他将一份《关于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议》带上了今年全国两会。
“由于网络行为具有数字化、虚拟化特征,使得网络监管目前存在一定技术难度。”对此,贾晓亮呼吁,要改进网络实名认证技术,以公民身份信息为基础,在后台生成用户唯一的虚拟身份识别码,结合硬件设备特征在注册和登录环节进行实名认证和实时验证,建立用户在不同互联网平台账号的联动验证机制。“一旦发现网络用户注册、登录的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出现异常,要及时通过人脸识别等检测方式进行实名认证授权,以确保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演进,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过程中,安全与发展将是永恒的主题,如何确保网络身份安全将是主旋律。
01.网络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网络实名制不到位
网络实名制的不到位问题已成为导致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事件以及网络犯罪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在注册环节进行实名认证审查,但在后期账号使用环节却无法有效监管,使得实名制的效果大大减弱。网络暴力事件频发,“按键伤人”导致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冒用他人身份注册账号等行为屡禁不绝,揭示了网络实名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近五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网络暴力刑事案件近 4000 起,占全部涉网络犯罪的千分之二。虽然案件体量相对较小,但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