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为什么要用到 API 网关?

本文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中API网关的重要角色,解释了为什么微服务需要API网关以应对如可观测性、鉴权认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发现等挑战。API网关提供统一入口,实现鉴权、监控、限流等功能,提升系统效率和稳定性。文中还提及了Apache APISIX作为主流API网关的解决方案,并比较了不同网关的优缺点。

本文介绍了 API 网关日志的价值,并以知名网关 Apache APISIX 为例,展示如何集成 API 网关日志。

作者程小兰,API7.ai 技术工程师,Apache APISIX Contributor。

原文链接

什么是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通常简称为微服务)是指开发应用所用的一种架构形式。通过微服务,可将大型应用分解成多个独立的组件,其中每个组件都有各自的责任领域。在处理一个用户请求时,基于微服务的应用可能会调用许多内部微服务来共同生成其响应。微服务是互联网业务发展的结果,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导致系统的架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总体来说,系统的架构大致经历了:单体应用架构—> SOA 架构—>微服务架构的演变,具体发展历程和各自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架构类型 简介 优点 缺点
单体应用架构 将所有的功能代码打包成一个服务。 1. 架构简单,项目开发和维护成本低。 所有模块耦合在一起,比较有利于小型项目的开发和维护;但是,对于大型项目来说却存在问题,比如:
1. 项目各模块之间过于耦合,一个模块的性能问题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不可用;
2. 项目的扩展性差。
SOA 架构 中文意思为 “面向服务的架构”,通常包含多个服务,
一个服务通常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于操作系统进程中,服务之间通过相互依赖或者通过通信机制来完成通信的,
最终提供一系列的功能。
1. 系统集成:站在系统
<think>好的,用户现在想了解使用微服务的原因和优势。之前他们询问过MyBatis和MyBatis-Plus的区别,现在转向了微服务架构,可能是他们在项目开发中遇到了单体应用的瓶颈,或者是在考虑系统架构的升级。 首先,我需要整理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引用1提到微服务架构能解决所有问题,适合业务复杂到一定程度的情况,并且需要团队成员的认可。引用2和4详细说明了微服务的优势,如独立部署、技术多样性、独立团队开发等。引用3讨论了适用场景,比如使用Service Mesh优化通信,接口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小团队是否适用的问题。 用户的问题明确,需要知道使用微服务的原因及优势。结合引用内容,应该从解决单体应用问题、核心优势、适用场景、注意事项几个方面来组织回答。同时,用户之前的问题涉及技术选型(MyBatis vs MyBatis-Plus),可能对技术组件的整合也有兴趣,比如微服务中如何结合这些框架。 需要注意引用中的关键点,比如微服务的拆分原则、独立部署、技术栈灵活性,以及团队协作的要求。同时要提到微服务并非万能,需要业务复杂度足够才适用,避免过度设计。可能还需要对比单体架构,突出微服务在扩展性、维护性方面的优势。 此外,用户可能隐含的问题是何时采用微服务或者如何判断是否应该迁移到微服务。因此,在回答中可以适当加入适用场景的判断标准,比如业务复杂度、团队规模、技术成熟度等。引用3中提到的小团队适用性问题,也需要回答,比如虽然微服务适合大系统,但小项目如果有明确模块边界也可以考虑。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用户可能进一步关心的点,比如迁移步骤、挑战、监控、团队技能提升等,帮助他们深入理解。</think>### 微服务架构的使用原因及优势分析 #### 一、**使用原因** 1. **解决单体架构瓶颈** - **问题**:传统单体架构随着业务增长会出现代码臃肿、部署困难、扩展性差等问题。例如,一个模块的修改需要重新部署整个应用,影响开发效率[^4]。 - **微服务方案**:将应用拆分为多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独立开发、测试、部署,降低耦合度。例如,电商系统可拆分为订单、支付、库存等服务,各自独立迭代[^2]。 2. **适应业务复杂度提升** - 当业务功能多样化且团队规模扩大时,微服务通过**领域驱动设计(DDD)**划分服务边界,使团队专注于特定业务模块(如用户管理、物流跟踪),提升协作效率[^1]。 3. **技术栈灵活性需求** - 同服务可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栈(如 Java 处理核心交易、Python 用于数据分析),避免单体架构中技术选型“一刀切”的局限性[^2]。 --- #### 二、**核心优势** | **优势** | **说明** | **示例/实现方式** | |-------------------------|-------------------------------------------------------------------------|---------------------------------------------------------------------------------| | **独立部署与扩展** | 服务可独立发布和横向扩展,无需重启整个系统。 | 促销活动期间仅扩展“秒杀服务”的实例数量[^4]。 | | **故障隔离与高可用** | 单个服务故障会导致系统整体崩溃。 | 支付服务宕机时,商品浏览和购物车功能仍可用。 | | **技术异构性** | 同服务可采用同编程语言、数据库或框架。 | 使用 Go 开发高并发接口服务,用 Java 开发事务型核心服务[^2]。 | | **团队自治性** | 团队可独立负责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开发、运维),提升迭代速度。 | 前端团队与后端团队通过 API 契约并行开发,减少协作阻塞[^1]。 | | **持续交付支持** | 结合 DevOps 工具链(如 Jenkins、K8s)实现自动化部署和灰度发布。 | 通过 CI/CD 流水线每天多次部署用户服务,而无需影响其他模块[^3]。 | --- #### 三、**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1. **适用场景** - **业务复杂度高**:系统包含多个可独立运行的核心模块(如社交平台的聊天、动态、推荐服务)。 - **团队规模较大**:多个团队需并行开发,且需要技术栈灵活性(如金融系统中风控模块与支付模块的技术差异)。 - **高并发与弹性需求**:需快速扩展特定功能应对流量高峰(如电商大促场景)[^3]。 2. **注意事项** - **分布式系统复杂度**:需处理服务发现(如 Nacos)、链路追踪(如 SkyWalking)、事务一致性(Saga 模式)等挑战。 - **团队协作要求**:需统一接口规范(如 OpenAPI)、监控标准(如 Prometheus),避免服务间通信混乱[^1]。 - **运维成本增加**:微服务依赖容器化(Docker)和编排工具(Kubernetes),对运维能力要求较高[^4]。 --- #### 四、**与单体架构对比** | **维度** | **单体架构** | **微服务架构** | |------------------|----------------------------------|-----------------------------------| | **部署效率** | 全量部署,耗时较长 | 按需部署,快速迭代 | | **技术选型** | 单一技术栈 | 多语言、多数据库混合 | | **故障影响** | 单点故障导致系统瘫痪 | 故障隔离,局部影响 | | **适用阶段** | 初创项目或简单业务 | 中大型复杂系统或高扩展性需求 | --- ### 相关问题 1. 微服务架构中如何保证跨服务的事务一致性? 2. 从单体迁移到微服务需要哪些关键步骤和技术准备? 3. 微服务架构下如何设计高效的 API 网关? 4. 小规模团队如何平衡微服务带来的复杂度和收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PI7.ai 技术团队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