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ttp协议中,可以对内容(也就是body部分)进行编码, 可以采用gzip这样的编码。 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 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编码把内容搅乱或加密,以此来防止未授权的第三方看到文档的内容。
gzip是什么,可以干什么?gzip是一种压缩方式,就是对数据进行压缩,使其变得更小,节省硬盘资源。
压缩的好处
http压缩对纯文本可以压缩至原内容的40%, 从而节省了60%的数据传输。
Gzip的缺点
JPEG这类文件用gzip压缩的不够好。
HTTP压缩
首先,浏览器发送一个请求(request)给web服务器,支持一个压缩格式如(gzip),服务端会将原来的源码压缩之后,通过http响应(response)信息返回给web浏览器,浏览器接收之后,显示出来。
HTTP压缩的过程
- 浏览器发送Http request 给Web服务器, request 中有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告诉服务器, 浏览器支持gzip压缩)
- Web服务器接到request后, 生成原始的Response, 其中有原始的Content-Type和Content-Length。
- Web服务器通过Gzip,来对Response进行编码, 编码后header中有Content-Type和Content-Length(压缩后的大小), 并且增加了Content-Encoding:gzip. 然后把Response发送给浏览器。
- 浏览器接到Response后,根据Content-Encoding:gzip来对Response 进行解码。 获取到原始response后, 然后显示出网页。
未使用Gzip:
开启使用Gzip后:
SpringBoot(Tomcat)情况下使用gzip进行Http传输的(yml)配置如下 :
server:
compression:
enabled: true
mime-types: application/json,application/xml,application/xhtml+xml,text/html,text/xml,text/plain
min-response-size: 1024
加完效果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