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lvm管理
1,创建一个至少有两个PV组成的大小为20G的名为testvg的VG;要求PE大小 为16MB, 而后在卷组中创建大小为5G的逻辑卷testlv;挂载至/users目录
使用 fdisk或者gdisk 分别在/dev/sdb /dev/sdc上创建 lvm类型的分区,大小为20G
创建物理卷:pvcreate /dev/sd{b,c}1
创建大小为20G,单位PE大小为16M的testvg 卷组
~]# vgcreate testvg -s 16M /dev/sdb1 /dev/sdc1
创建大小为5G的逻辑卷testlv
lvcreate -L 5G -n testlv testvg
格式化并挂载到/users目录
创建/users目录:mkdir /users
格式化testlv:mkfs.ext4 /dev/testvg/testlv
挂载到/users目录:mount /dev/testvg/testlv /users
使用findmnt命令查看挂载情况:findmnt /dev/testvg/testlv
2,扩展testlv至7G,要求archlinux用户的文件不能丢失
lvextend -L +2G /dev/testvg/testlv,逻辑卷扩展2G内存
resize2fs /dev/testvg/testlv ,同步逻辑卷
3, 收缩testlv至3G,要求archlinux用户的文件不能丢失
由于/users内的文件太小,先用dd命令创建一个大文件
此时/users目录下的文件大小为1001M,
收缩逻辑卷前需现将逻辑卷取消挂载
~]# umount /dev/testvg/testlv
使用e2fsck命令对逻辑卷进行检查
~]# e2fsck -f /dev/testvg/testlv
同步逻辑卷大小为3G到内存中,并没有真的修改
~]#resize2fs /dev/testvg/testlv 3G
收缩逻辑卷为3G
~]#lvreduce -L 3G /dev/testvg/testlv
重新将testlv挂载到/users目录上,并使用ls;du -sh查看文件是否存在,大小是否变化
~]#mount /dev/testvg/testlv /users/
4,对testlv创建快照,并尝试基于快照备份数据,验证快照的功能
先查看文件users目录下各文件的大小,以作记录
因为快照也属于逻辑卷的一种,所以使用lvcreate命令创建快照
~]#lvcreate -L 2G -n testlv_snap -s /dev/testvg/testlv
这里正常应该添加-p r属性,确保快照只读,不能改
将快照挂载到一个目录查看其是否备份成功
修改archlinuxfile文件,修改后archlinuxfile文件变为13字节
使用lvconvert --merge命令恢复快照,恢复快照前先将快照和原逻辑卷取消挂载
重新挂载查看效果,数据恢复跟之前的一样
RAID磁盘阵列
创建一个可用空间为1G的RAID1设备,文件系统为ext4,有一个空闲盘,开机可自动挂载至/backup目录
1,创建raid格式大小为1G的磁盘分区sdb1,sdb2,sdb3
2,创建raid1,
~]#mdadm -C -a yes /dev/md1 -l 1 -n 2 -x 1 /dev/sdb{1,2,3}
sdb3为备用空闲盘
查看raid信息
3,设置开机自启,并挂载到/backup目录下
将raid的UUID写入fstab文件中,并设置backup为挂载目录
简述TCP链接建立和断开过程
建立连接:
客户机发送发起同步的请求信息 syn=1,seq=x ;
服务处于监听状态 ;客户机处于建立同步发送状态;
服务器收到客户机的请求信息后 会发送建立同步信息的回执信息:syn=1,ACK=1,seq=y,ack=x+1;ACK=1代表客户机发来的信息有效;发送后会进入同步收到的状态
客户机收到回执信息后意味着服务器已经收到本机发起的请求信息,并同意建立同步;此时服务器并不知道自己发送的回执信息客户机是否有收到,所以客户机会再发送一个确认消息,ACK=1,seq=x+1,ack=y+1;
给服务器的确认消息发送后,客户机进入established建立连接状态;服务器收到客户机发来的确认信息后,也会进入established状态与客户机进行连接。
断开连接:
断开前,客户机与服务器处于established状态
客户机发送断开请求:FIN=1,seq=m,立即处于FIN-WAIT1状态;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进入到CLOSE-WATI状态,并发送确认收到的回执信息,ACK=1,seq=n,ack=m+1,这时进入关闭等待状态是因为还有部分数据没有给客户机发完;客户机收到回执确认信息后,进入到FIN-WAIT2状态,等待服务器将剩下的数据发送完;当服务器给客户机数据传输完成后;最后会发一条确认断开的信息:FIN=1,ACK=1,seq=N,ack=u+1;有时不会等到这一步,客户机与服务器在连接状态时不会一直都有数据传输,当没有数据传输时 客户机请求断开,服务器会直接回复断开信息 FIN=1,ACK=1,seq=n,ack=m+1,然后进入LAST-ACK状态,没有了CLOSE-WAIT;客户机也不会有FIN-WAIT2状态;
当客户机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断开信息时,会回复一条确认收到的回执信息:ACK=1,seq=u+1,ack=n/N+1,发送后客户机会等待一段时间,然后断开连接;服务器收到信息后会立即断开连接
简述TCP和UDP的区别
tcp:
面向连接协议
全双工协议
半关闭
错误检查
将数据打包成段。排序
确认机制
数据恢复,垂传
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拥塞控制。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算法
udp:
提供不可靠的网络访问
非面向连接协议
有限的错误检查
传输性能高
无数据恢复特性
tcp,udp的认识还很表面,这方面会不断地花时间去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