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NB与cat1设备射频天线从评估到设计到验收流程

本文详细描述了设备天线从前期评估到有源性能验证的过程,涉及无源参数如阻抗、驻波比和效率,以及有源性能参数如TRP和TIS。文章还强调了体验和验收的重要性,包括OTA测试和实际环境对比,以确保天线设计的准确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设备天线环境前期评估

1、根据不同项目、设备的结构特点评估输出最为恰当的方式,包括图档及仿真评审、及手板评审。设备天线作为无线产品性能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环节,在项目立项概念评审前期就需进行评估,这对后期可实现性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确认好方式及预估项目效果后,接着导入项目制作。

二、设备天线无源性能验证

天线是一个能量转换和传输的装置,其表征自身性能的参数就是无源参数。在无缘调试阶段,主要调试天线本身的基数,测试参数主要为阻抗(SMITH CHART)、驻波(VSWR)、回波损耗(Return loss),效率(Effeciency)及增益(Gain);而回波损耗(Return loss)的绝对值一般要求要至少大于6dB,驻波VSWR频段不多且比较近的至少要求小于1.8,多频并离的比较远的,多数小于1.8,要求个别点的驻波小于3.关于效率Effeciency方面,在非金属或特殊材料的环境要求要≥40%    金属等特殊环境外壳设备下来要≥20%.

三、设备天线有源性能

有源数据,也是最终的真实数据,无源只是天线在设备不上电等情况下,表征的性能。而有源是整个设备系统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主要的关注参数为功率TRP和灵敏度TIS,这是量化天线辐射和最低信号的接收能力最直观的有源参数。关于TRP值NB与cat1都参考≥17dBm,TIS值NB参考≤-105dBm、cat1参考≤-90dBm@10MHz,标准也是参考3GPP及结合环境使用而定.

四、体验/验收

1、通过更换不同实验室暗室做OTA测试确认暗室之间的差异值,从而确认当前天线设计数据可靠性。2、实体安装测试,通过安装在不同环境楼宇等地方,对竞品等做对比来确认当前的天线设计是否已达标。另特别说明,Cat1在做无委等认证是有对设备的天线性能有要求的,机构的电波暗室可以确认是准确的,误差在2dB内,是可以控制的。所以这个也是一个验证标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aron Mo

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