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数据是存储在内存中的,而内存空间又被划分为以字节为单位的连续地址空间,那么,我们定义的变量是在内存中如何存储的呢。我们把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分为两种,大端字节序存储与小端字节序存储。
网络字节序都是大端字节序
主机字节序看本身电脑的情况,有可能是大端有可能是小端
1.大小端的概念
大小端字节序的概念其实非常简单,小端字节序无非就是高地址高内存,低地址低内存。大端字节序就是反过来,高地址低内存,低地址高内存。数据的低字节存储在低地址处,高字节存储在高地址处。数据的低字节存储在高地址处,高字节存储在低地址处。
2.为什么有大小端之分
在计算机系统中,我们是以字节为单位的,每个地址单元都对应着⼀个字节,⼀个字节为8bit。然而在C语言中了8bit的char之外,还有 16bit(2字节)的short型, 32bit(4字节)的long型、int型(要看具体的编译器)。另外,对于位数⼤于8位的处理 器,例如16位或者32位的处理器,由于寄存器宽度⼤于⼀个字节,那么必然存在着⼀个如何将多个字节安排的问题。由此大端和小端就出现了。
比如:⼀个16bit的 short型w,它的值为0x1122,那么它的高字节为0x11,低字节为0x22。它在内存中的地址为0x0010。
如果为大端字节序:高字节0x11就存放在低地址0x0010中,低字节0x22就要存放在比0x0010高的地址0x0011中。小端则相反。
3.相关函数
htonl ntohl htons ntohs
h代表host,主机字节序 n代表net,网络字节序
这几个函数用到的头文件
#include <arpa/inet.h>
3.1htonl()函数
函数原型:uint32_t htonl(uint32_t hostlong)
- hostlong是主机字节顺序表达的32位数,htonl中的h–host主机地址,to–to,n–net网络,l–unsigned long无符号的长整型(32位的系统是4字节);
- 函数返回值是一个32位的网络字节顺序;
- 函数的作用是将一个32位数从主机字节顺序转换成网络字节顺序。
3.2htons()函数
函数原型:uint16_t htons(uint16_t hostlong)
- hostlong是主机字节顺序表达的16位数,htons中的h–host主机地址,to–to,n–net网络,s–signed 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