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所限,本文只提供部分资料内容,完整资料请看下面链接
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AI_data_cloud/89644480
资料解读:【55页PPT】智慧方案智慧医疗行业解决方案
详细资料请看本解读文章的最后内容
传统医疗现状与挑战
当前我国医疗体系面临着诸多结构性难题。从人力资源角度看,尽管2013至2019年间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从405.8万增长至612.9万,年均增长34.5万人,但医师工作负担并未减轻。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医院医师日均负担诊疗7.0人次,住院床日2.5日,工作压力持续加大。
护理服务方面同样存在效率问题。护士工作时间分配显示,大量时间被间接护理任务占据,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占比不足。这种资源配置失衡导致医护服务质量难以提升。
传统医疗信息化建设存在四大痛点:一是成本过高,包括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和升级成本;二是技术落后,许多医院仍在使用WAP等过时技术;三是服务模式陈旧,难以适应现代医疗需求;四是缺乏可信环境,仅依靠基础安全设备无法满足医疗数据保护要求。
这些系统性缺陷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社会问题,亟需通过智慧化转型加以解决。
智慧医疗政策与行业趋势
国家层面已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促进了二级以上医院的信息共享;《国家网络安全法》强化了医疗数据容灾备份要求;电子病历建设通知加快了医疗机构数字化进程。
行业标准方面,《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等文件构建了完整的标准体系。分级诊疗和医联体政策明确要求到2020年形成完善体系,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基层机构全部参与。
"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提出了14项具体措施,涵盖医疗服务、数据互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等领域。配套的便民惠民通知推出30条具体措施,旨在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就医难题。
技术发展趋势呈现五大转变:从线下为主转向线上线下协同;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从人工操作转向自动处理;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分析;从诊疗服务驱动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管理驱动。
智慧医疗架构与业务体系
智慧医疗采用基于数字平台的医疗数据中台架构,通过统一平台整合各类医疗应用。其技术底座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撑。
智慧医疗业务可分为三大板块:
- 智慧互联网应用:包括就医服务平台、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医联体云平台等;
- 智慧医疗应用:涵盖医疗云、5G+医疗、数字病房等十类场景化解决方案;
- 智慧医院管理:包含平安医院建设和能耗管理系统。
互联网医疗应用已实现全流程线上线下融合,包括智能自诊、预约挂号、在线支付、报告查询等便民服务。在线问诊支持图文和视频两种形式,覆盖从患者端到医生端的完整流程。支付方式实现多元化,支持窗口、自助设备、诊间支付及医保脱卡支付。药事服务通过电子处方流转实现全程管控,确保用药安全。
创新应用场景解析
5G技术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远程机器人超声可实现院内床旁、医联体间甚至急救场景的远程操控,音视频数据同步传输。5G+4K手术转播支持万级并发学习观看,延时低于0.1秒,促进医疗教学资源共享。
ICU探视系统整合患者资料显示、可视对讲、探视监管等功能,改善重症患者家属沟通体验。数字病房通过智能交互屏实现信息随时获取,提升护理效率。分诊导医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优化就诊流程,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婴儿防盗系统通过电子腕带实现多重防护:剪断报警、出口报警,并通过声光多种方式提醒医护人员。医护对讲系统扩展为多功能服务平台,支持呼叫对讲、信息查询、服务评价等患者服务,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医嘱查询、用药确认等专业功能。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打破信息孤岛,通过统一标准和安全交换平台,实现跨机构业务协同,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辅助卫生行政管理决策。
智慧医院管理解决方案
智慧平安医院建设包含十大子系统:高清视频监控、智能门禁、人脸识别、公共广播、智能巡更、信息发布、智慧停车、一键报警、对讲调度和舆情监控。视频监控覆盖门诊大厅、急诊区、住院部等重点区域,以及调解室、危险品库等特殊场所。
一卡通系统实现梯控认证、门禁考勤、闸机通行等统一管理,支持外部访客APP自助注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打击号贩子、防范医闹事件,并在重要区域实现刷脸准入。智慧停车系统具备出入口管控、反向寻车、超速提醒等智能化功能。
信息发布系统部署于门诊大厅、宣传走廊等区域,支持人脸签到、属性识别等智能应用。多媒体报告厅配备最轻量级人脸签到方案,实现精准人员管理。
能耗管理系统涵盖智能照明、新风空调和给排水三大板块。病房照明实现场景化自动调节,门诊大厅采用光线恒定控制。空调系统根据环境参数自动调节运行状态。给排水系统监测各类水池水位,实现智能启停泵控制。
典型案例分析
番禺中心医院区域医疗平台采用"医院本地机房+IDC机房+天翼云"的混合云架构,分院不再自建系统,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该方案促进了分级诊疗政策落地,构建了"1+3+X"区域医疗云模式,为医院互联互通认证奠定基础。
广医二院远程医疗云平台以影像为入口,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实现"社区拍片,三甲诊断"的服务模式。该平台已连接海珠区18家社区医院,通过云PACS实现数据共享交换。
5G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远程手术指导。阳山县人民医院与某省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5G实时传输4K手术视频,实现精确的远程技术帮扶。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中,5G网络支撑的远程会诊平台成为首个开通的医疗系统,实现与北京301医院的高清视频连线。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医疗服务形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为破解"看病难"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接下来请您阅读下面的详细资料吧





35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