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收购】【AI人才】
Acquihire:收购一家初创公司,主要是为雇佣其团队,多半出现在初创公司“快倒闭”、公司价值不大、但团队能力还不错的“场景”;
AI 领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交易结构:一种介于收购与招聘之间、同时具备两者特征却又不完全相同的替代方式:“雇佣了核心团队获得知识产权授权,授权费给到还作为独立运作的公司和投资人,不收购公司和剩下的员工”
类似收购,这里会涉及公司股权交易的若干问题,股东权利(授权费用如何分配)、未归属的股权如何处理(是否可以加速归属)、法律意义上的收入类型(普通收入还是资本所得)
获取团队策略:谁在 AI 中胜出,市值可能会多上万亿,为此花几亿美元,聘个团队不贵,关键人才极稀缺,只有极少数人,曾在大规模 AI 项目中,积累真正的经验、直觉;
AI技术资产非常贬值:去年领先的模型,今年就过时,老代码价值可能为负。真正值钱的是:谁能用最新模型,构建用户“真正想要”的产品。
Windsurf被谷歌通过 HALO “收购”:最重要的不是客户、收入,而是能识别机会、组织团队、将模型“不断转化”为产品的团队:
这里补充Windsurf收购信息参考(来自于智谱清言)
Windsurf的收购始末堪称一场硅谷资本与人才争夺的“大戏”,从最初的估值30亿美元到最终被拆分收购,整个过程充满戏剧性转折。以下是事件的详细梳理:
1. 收购谈判破裂:OpenAI与微软的矛盾
2025年5月,OpenAI与AI编程独角兽公司Windsurf传出收购谈判,估值高达30亿美元。Windsurf被视为生成式AI浪潮中最具价值的初创企业之一,其年经常性收入(ARR)一度超过1亿美元,拥有350家大企业客户和数十万日活跃用户。然而,7月11日,谈判突然破裂。主要原因在于OpenAI与微软之间的合作条款冲突:微软作为OpenAI的主要投资者,有权共享其知识产权。这意味着,如果OpenAI收购Windsurf,其技术成果可能间接落入微软手中,而Windsurf并不希望其核心技术被竞争对手使用。因此,OpenAI未能就这一条件获得微软的同意,导致交易告吹。
2. 谷歌截胡:24亿美元的人才与技术许可协议
OpenAI收购谈判破裂后,谷歌迅速介入,以24亿美元达成了与Windsurf的技术许可协议,并采取“人才收购”(Acqui-hire)策略,挖走了Windsurf的CEO 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以及少数核心研发团队。谷歌并未收购Windsurf的股份,而是支付了非独占的技术许可费用,旨在获得Windsurf的创新技术,同时将核心人才纳入谷歌DeepMind团队。
这一交易对Windsurf的普通员工来说是一场“背刺”。大部分员工既失去了OpenAI股权的潜在机会,也未能从谷歌的24亿美元中获益,公司上下弥漫着“背叛”的情绪,部分员工甚至因此哭泣。
3. Cognition闪电收购:剩余团队的归宿
谷歌交易公布后,Windsurf剩余的250名员工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然而,仅一个周末后,竞争对手Cognition宣布收购Windsurf的剩余股权、产品和知识产权。Cognition是一家由华人创办的AI编程公司,其明星产品Devin号称“世界首个AI软件工程师”,在AI编程领域已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Cognition的收购金额未公布,但据Bloomberg报道,在9位数美元区间,同时将获得Windsurf银行账户中剩余的超过1亿美元资金。
Cognition的收购方案对员工非常友好:所有员工的期权将加速兑现,100%的员工获得经济参与,这为动荡中的团队带来了些许安慰。Windsurf的临时CEO Jeff Wang表示,Cognition是“将Windsurf带入下一阶段的完美搭档”,双方的技术整合将带来更强大的开发体验。
4. 事件背后的行业影响与反思
(1)AI初创公司的护城河问题
Windsurf在收购过程中显得非常被动,其护城河并不稳固。虽然Windsurf在AI编程工具领域拥有一定的开发者体验优势,但其核心技术依赖于OpenAI的GPT和Anthropic的Claude等底层大模型。随着巨头们进入AI编程市场,Windsurf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例如,Anthropic在OpenAI收购谈判期间切断了Windsurf对Claude模型的访问权限,进一步削弱了其业务能力。
(2)硅谷信任危机与人才争夺
这场收购案暴露了硅谷创业生态的信任危机。Windsurf的创始团队在关键时刻选择了与巨头合作,却将普通员工置于不利境地,引发了舆论的广泛批评。同时,巨头们为争夺顶尖人才不惜血本,这种“分拆式”收购模式或将成为AI初创公司退出的新常态。
(3)AI编程市场的竞争格局
此次收购进一步加剧了AI编程工具市场的竞争。Windsurf的竞争对手如Cursor、GitHub Copilot等也在快速崛起。而Cognition通过收购Windsurf,获得了强大的技术团队和用户基础,有望在AI编程领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5. 总结:一场资本与信任的博弈
Windsurf的收购始末不仅是一家初创公司的兴衰史,更是硅谷AI生态重塑的缩影。从OpenAI的谈判破裂到谷歌的人才挖角,再到Cognition的闪电收购,Windsurf的命运在短短72小时内经历了多次反转。这场事件折射出AI初创公司在巨头夹缝中生存的艰难,以及硅谷信任危机下,资本与人才博弈的残酷现实。
对于整个AI编程市场而言,这场收购案也预示着行业整合加速,竞争将更加激烈。Windsurf的教训或许值得所有初创公司深思:在追求资本与技术的合作时,如何平衡员工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将是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