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模块概念和应用启动相关类(HAP、HAR、HSP、AbilityStage、UIAbility、WindowStage、window)

目录

鸿蒙模块概念

HAP

entry

feature

har

shared

使用场景

HAP、HAR、HSP介绍

HAP、HAR、HSP开发

应用的启动

AbilityStage

UIAbility 

WindowStage

Window

拉起应用到显示到前台流程


鸿蒙模块概念

HAP

hap包是手机安装的最小单元,1个app包含一个或多个hap包。对应到代码工程中是一个module,每个module会有一个module.json5文件作为该module的配置文件,在src/main/文件夹下。

module.json5文件中根据module/type属性来区分模块的类型。有entry(应用主模块)、feature(应用的动态特性模块)、har(静态共享包模块)、shared(动态共享包模块)。

entry

应用的主模块,作为应用的入口,提供了应用的基础功能,配置有UIAbility。

feature

应用的动态特性模块,作为应用能力的扩展,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设备类型进行选择性安装,通常也配置有UIAbility。

应用程序包可以只包含一个基础的entry包,也可以包含一个基础的entry包和多个功能性的feature包。

har

静态共享包(har),可以包含代码、C++库、资源和配置文件。通过har可以实现多个模块或多个工程共享ArkUI组件、资源等相关代码。可以发布到OHPM中心仓,供其他应用使用。编译后静态共享包不存在了,会被拆分到使用的位置,通常不带有UIAbility。

注意:不能在har中定义单例对象,har在打包时会在不同的hap中打包两份,无法实现单例。

文档中心

shared

用来配置动态共享包(hsp),可以包含代码、C++库、资源和配置文件,通过hsp可以实现代码和资源的共享。hsp不支持独立发布,而是跟随其宿主应用的APP包一起发布,与宿主应用同进程,具有相同的包名和生命周期。编译后正常生成一个hsp包,通常不带有UIAbility。

使用场景

多个hap/hsp共用的代码和资源放在同一个hsp中,可以提高代码、资源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同时编译打包时也只保留一份HSP代码和资源,能够有效控制应用包大小。

hsp在运行时按需加载,有助于提升应用性能。

HAP、HAR、HSP介绍

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harmonyos-guides-V14/hap-package-V14

HAP、HAR、HSP开发

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harmonyos-guides-V13/ide-har-V13

应用的启动

这里需要用到4个类:AbilityStage、UIAbility、WindowStage、window。

AbilityStage

HAP的运行时类。提供在HAP加载的时候,通知开发者,可以在此进行该HAP的初始化(如资源预加载,线程创建等)能力。

常用生命周期有:onCreate(应用创建时调用)、onDestroy(应用正常销毁时调用,应用程序异常退出或被终止将不会被调用)、onConfigurationUpdate(环境变化通知接口,发生全局配置变更时回调)

文档中心

UIAbility 

 系统调度的基本单元,为应用提供绘制界面的窗口。每一个UIAbility组件实例都会在最近任务列表中显示一个对应的任务。一个应用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UIAbility组件。

常用生命周期有:onCreate(冷启动,UIAbility实例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下被创建完成后进入该生命周期回调)、onWindowStageCreate(WindowStage创建后调用)、onForeground(应用进入前台)、onBackground(应用从前台转到后台)、onWindowStageWillDestroy(WindowStage即将销毁时调用)、onWindowStageDestroy(WindowStage销毁后调用)、onNewWant(热启动,UIAbility实例已经启动并在前台运行过,由于某些原因切换到后台,再次启动该UIAbility实例)、onBackPressed(侧滑退出,返回true为不销毁UIAbility实例,false为销毁)。

文档中心

WindowStage

窗口管理器。管理各个基本窗口单元,即Window实例。窗口实例通过WindowStage.on('windowStageEvent',(data)=>{})对窗口事件进行监听。有SHOWN(应用进入前台,可交互状态)、ACTIVE(应用处于前台获焦状态,可交互状态)、INACTIVE(应用处于前台失去焦状态,可交互状态)、HIDDEN(应用进入后台,不可交互状态)、PAUSED(前台应用进入多任务中心,不可交互状态)、RESUMED(应用从多任务中心到前台,回复可交互状态)。其中data==window.WindowStageEventType.SHOWN判断应用状态。

文档中心

Window

当前窗口实例,窗口管理器管理的基本单元。需通过WindowStage上的方法getMainWindow()、getTopWindow()、getLastWindow()、createWindow()等获取实例,然后再调用该实例上的方法设置窗口属性。

文档中心

拉起应用到显示到前台流程

主线程加载hap包代码,根据module.json5中指定的module/srcEntry路径创建AbilityStage(可以不用配置,系统会隐式创建)实例,在AbilityStage中系统会根据module.json5中指定的module/abilities/srcEntry路径创建UIAbility实例,UIAbility在onForeground(进入前台)生命周期之前会创建一个WindowStage实例,然后进入onWindowStageCreate生命周期,在该生命周期中可以拿到windowStage实例,并在其loadContent方法中选择挂载的页面组件。

下面是用户打开应用到侧滑退出的流程图: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144输出通道可切换电压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涵盖系统总体架构、FPGA硬件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以及系统集成方案。系统由上位机控制软件(PC端)、FPGA控制核心和高压输出模块(144通道)三部分组成。FPGA硬件设计部分详细描述了Verilog代码实现,包括PWM生成模块、UART通信模块和温度监控模块。硬件设计说明中提及了FPGA选型、PWM生成方式、通信接口、高压输出模块和保护电路的设计要点。上位机软件采用Python编写,实现了设备连接、命令发送、序列控制等功能,并提供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用于方便的操作和配置。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硬件设计和编程基础的电子工程师、FPGA开发者及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多通道电压输出的实验环境或工业应用场景;②帮助用户理解和掌握FPGA在复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PWM控制、UART通信及多通道信号处理;③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平台,用于测试和验证不同的电压源控制算法和策略。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内容,建议读者先熟悉FPGA基础知识和Verilog语言,同时具备一定的Python编程经验。在阅读过程中,应结合硬件电路图和代码注释,逐步理解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此外,实际动手搭建和调试该系统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设计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