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CV大牛何恺明正式官宣入职谷歌!
已更新的个人主页上,明确写着:兼职谷歌DeepMind杰出科学家。
与此同时,他依然保留MIT EECS终身教授的身份。
个人主页:https://people.csail.mit.edu/kaiming/
这位CV领域的传奇人物,因提出ResNet而名震江湖,彻底改变了深度学习的发展轨迹,成为现代AI模型的基石。
如今,这位「学界+业界」双轨并行的跨界大神,再次用行动证明了他的无限可能!
对于谷歌DeepMind而言,何恺明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
他的技术专长,涵盖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核心领域,学术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有目共睹。
Demis Hassabis曾公开表示,AGI可能在未来5-10年内实现。
何恺明的到来,无疑将助力这一终极目标的加速实现。
从高考状元到被引量超 71 万的 AI 学者
2003 年,何恺明以标准分 900 分获得广东省高考总分第一,被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录取。在清华物理系基础科学班毕业后,他进入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汤晓鸥。何恺明曾于 2007 年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视觉计算组实习,实习导师为孙剑博士。
2011 年博士毕业后,何恺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任研究员。2016 年,何恺明加入 Facebook 人工智能实验室,任研究科学家。2024 年,何恺明加入 MIT,成为该校一名副教授。
何恺明的研究曾数次得奖。2009 年,当时博士研究生在读的何恺明参与的论文《基于暗原色的单一图像去雾技术》拿到了国际计算机视觉顶会 CVPR 的最佳论文奖。
2016 年,何恺明凭借 ResNet 再获 CVPR 最佳论文奖,此外,他还有一篇论文进入了 CVPR 2021 最佳论文的候选。何恺明还因为 Mask R-CNN 获得过 ICCV 2017 的最佳论文(Marr Prize),同时也参与了当年最佳学生论文的研究。
根据 Google Scholar 的统计,截至今天,何恺明的研究引用次数超过 71 万次。
此外,加入 MIT 后,何恺明开设的课程广受学生欢迎,可参考:
那些年,恺明发表过的「神作」
说起恺明大神的作品,最有名的就是 ResNet 了。这篇论文发表于 2016 年,迄今引用已经超过 28 万多。根据 《自然》 杂志的一篇文章,这是二十一世纪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
《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在 2016 年拿下了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 CVPR 的最佳论文奖。
同样是大神级别的学者李沐曾经说过,假设你在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有一半的可能性就是在使用 ResNet 或它的变种。
何恺明有关残差网络(ResNet)的论文解决了深度网络的梯度传递问题。这篇论文是 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 Google Scholar Metrics 中所有研究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并建立了现代深度学习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在 Transformers、AlphaGo Zero、AlphaFold 中) )。
如今大模型都在使用的 transformer 的编码器和解码器,里面都有源自 ResNet 的残差链接。
2021 年 11 月,何恺明以一作身份发表论文《Masked Autoencoders Are Scalable Vision Learners》,提出了一种泛化性能良好的计算机视觉识别模型,同样是刚刚发表就成为了计算机视觉圈的热门话题。
一个初入 AI 领域的新人,在探索的过程中看到很多重要研究主要作者都是何恺明,经常会不由得感到惊讶。何恺明虽然长期身处业界,但科研态度一直被视为标杆 —— 他每年只产出少量一作文章,但一定会是重量级的,几乎没有例外。
我们也经常赞叹于何恺明工作的风格:即使是具有开创性的论文,其内容经常也是简明易读的,他会使用最直观的方式解释自己「简单」的想法,不使用 trick,也没有不必要的证明。这或许也将成为他在教学领域独特的优势。
今年的成果
前段时间,何恺明还联手Yann LeCun共同发现了一种没有归一化层的Transformer,仅用9行代码就实现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研究还被CVPR 2025录用。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3.10622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jiachenzhu/DyT
今年2月,他带队将大自然中的「分形」概念注入AI,提出了「分形生成模型」(fractal generative models)。
并且,在像素级图像生成上,团队验证了新方法的强大——
首次将逐像素建模的精细分辨率的计算效率,提升了4000倍。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2.17437
上个月,何恺明又联手CMU团队,提出了系统且高效的一步生成建模框架MeanFlow,无需预训练就能让AI生图一步到位。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5.13447
他的研究经验的创新能力,将为谷歌DeepMind未来大模型研发注入更多的可能和动力。
参考资料:
https://people.csail.mit.edu/ka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