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夏令营保研运筹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
1、线性规划模型构成要素
四要素:决策变量、资源常量、约束系数、价值系数、二关系:约束关系、目标函数关系 -
2、线性规划几种解的情况
最优解:所有非基变量的检验数<=0
无穷多最优解:有非基变量的检验数<=0,又存在某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0
无界解:有一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0,但此时没有换出变量 -
3、什么是线性规划问题退化情况,会引起什么样后果
退化问题是指在线性规划中,单纯形表中的基本可行解中出现一个或多个基变量等于零时,或者按最小比值来确定换出基的变量时,存在两个以上相同最小比值的线性规划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模型中存在多余的约束,使多个基本可行解对应同一顶点。这时有可能出现单纯形法迭代的循环。 -
4、线性规划标准型有什么要求,如何把一般的线性规划转化为标准形式
(1)目标函数最大化
(2)等式约束(加非负松弛变量、减非负剩余变量)
(3)决策变量为非负约束(若存在无约束变量,则令x_k=x_k1-x_k2)
(4)资源常量非负 -
5、松弛变量、剩余变量、人工变量的作用和区别
人工变量法可以得到初始基可行解(对所有约束条件是非负的不等式及等式约束情况,若不存在单位矩阵时,采用人造基方法,即对不等式约束减去一个非负的剩余变量后,再加上一个非负的人工变量) -
6、影子价格概念及经济意义
单位资源微小变化所引起的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变化的比值,即梯度(拉格朗日乘子在最优化时候的值)
影子价格反映资源对目标函数的边际贡献,即资源转换成经济效益的效率;
影子价格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
影子价格反映了资源的边际使用价值 -
7、单纯形法涉及的几个概念
-
8、单纯形法的解题过程
-
9、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
10、灵敏度分析
在最终单纯形表中,对目标函数的变量系数cx、约束方程中常数项、约束方程系数矩阵A、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四种情况进行灵敏度分析。
百分之百法则:如果目标函数的系数同时变动,计算出每一系数变动量占该系数允许变动量的百分比(允许增加、允许减少分别对待);将各个系数的变动百分比相加,如果所得的和不超过百分之一百,最优解不会改变;如果超出百分之一百,则不能确定最优解是否改变。 -
11、根据线性规划问题写出对偶问题
-
12、对偶价格的含义
当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时,增加的数量就是改进的数量,所以影子价格就等于对偶价格;
当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时,改进的数量应该是减少的数量,所以影子价格即为负的对偶价格。 -
13、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
(1)对称性:对偶问题的对偶是原问题
(2)弱对偶性:若Xba是原问题的可行解,Yba是对偶问题的可行解,则存在CXba<=Yba
(3)无界性:若原问题(对偶问题)为无界解,则其对偶问题(原问题)无可行解
(4)若Xba是原问题的可行解,Yba是对偶问题的可行解,当CXba=Yba时,X和Y是最优解
(5)对偶定理:若原问题有最优解,那么对偶问题也有最优解;且目标函数值相等 -
14、对偶单纯形法的解题思路,以及与单纯形法的区别
-
15、大M法、两阶段法(确定初始可行基或求初始基本可行解)
M为任意大正数,要实现目标函数最大化,必须把人工变量从基变量换出
两阶段法:(1)构造仅含人工变量的目标函数和要求实现最小化,若得到w=0,则说明原问题存在基可行解,否则无可行解,停止计算。(2)将第一阶段计算得到的最终表,除去人工变量。将目标函数行的系数,换原问题的目标函数系数,作为第二阶段计算的初始表 -
16、运输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模型包含m*n个变量,(m+n)个约束方程 -
17、如何将产销不平衡问题转化为产销平衡问题
产大于销时,增加一个假想的销地(实际是储存)
销大于产时,增加一个假想的产地 -
18、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步骤
-
19、整数规划与线性规划的可行域、解的关系
整数规划的松弛问题为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 整数规划的最优解 (得到上界)
整数规划的任一可行解 <= 整数规划的最优解 (得到下届) -
20、求解整数规划的方法-分支定界法(以及割平面法的基本思想)
割平面法求解整数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先不考虑整数约束条件,求松弛问题的最优解,如果获得整数最优解,即为所求,运算停止.如果所得到最优解不满足整数约束条件,则在此非整数解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约束条件重新求解.这个新增加的约束条件的作用就是去切割相应松弛问题的可行域,即割去松弛问题的部分非整数解(包括原已得到的非整数最优解).而把所有的整数解都保留下来,故称新增加的约束条件为割平面.当经过多次切割后,就会使被切割后保留下来的可行域上有一个坐标均为整数的顶点,它恰好就是所求问题的整数最优解.即切割后所对应的松弛问题,与原整数规划问题具有相同的最优解。 -
21、如何用隐枚举法求解0-1规划和匈牙利法求解指派问题
分支定界法也是一种隐枚举法
先通过试探的方法找一个可行解,算出相应的目标函数值后,增加一个约束条件(过滤条件) -
22、加权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
优先因子(优先等级)与权系数 -
23、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阶段、状态、决策、策略、状态转移方程、指标函数和最优值函数 -
24、最优化原理
最优化原理也称最优性原理。指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理论。这个原理的实质是多阶段决策过程具有这样的性质,即不管过去的过程如何,只从当前的状态和系统的最优化要求出发,作出下一步的最优决策。 -
25、动态规划解决资源分配问题、背包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系统可靠性问题
-
26、求解最短路的Dijkstra
-
27、最小生成树的概念
一个有n个结点的连通图的生成树是原图的极小连通子图,且包含原图中的所有n个结点,并且有保持图连通的最少的边。最小生成树可以用kruskal(克鲁斯卡尔)算法或prim(普里姆)算法求出。 -
28、求解最小生成树的算法
避圈法(Kruskal、Prim)
破圈法 -
29、用网络图论求解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
30、对策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
局中人(有权决定自己行动方案的对策参加者)、策略集(可供局中人选择的一个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方案)、赢得函数(支付函数) -
31、矩阵对策的最优纯策略的解法
-
32、当赢得矩阵中的元素有小于零的值时,该怎么处理,处理后的最优解与原问题的最优解有何关系
-
33、优超原则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