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保研-运筹学知识点整理

本文详细梳理了运筹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夏令营保研复习中的关键知识点,涵盖线性规划模型、解的情况分析、退化问题、标准型转化、松弛变量与影子价格、单纯形法、对偶问题、运输问题模型、整数规划等,适合备考者查阅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夏令营保研运筹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 1、线性规划模型构成要素
    四要素:决策变量、资源常量、约束系数、价值系数、二关系:约束关系、目标函数关系

  • 2、线性规划几种解的情况
    最优解:所有非基变量的检验数<=0
    无穷多最优解:有非基变量的检验数<=0,又存在某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0
    无界解:有一个非基变量的检验数>0,但此时没有换出变量

  • 3、什么是线性规划问题退化情况,会引起什么样后果
    退化问题是指在线性规划中,单纯形表中的基本可行解中出现一个或多个基变量等于零时,或者按最小比值来确定换出基的变量时,存在两个以上相同最小比值的线性规划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模型中存在多余的约束,使多个基本可行解对应同一顶点。这时有可能出现单纯形法迭代的循环。

  • 4、线性规划标准型有什么要求,如何把一般的线性规划转化为标准形式
    (1)目标函数最大化
    (2)等式约束(加非负松弛变量、减非负剩余变量)
    (3)决策变量为非负约束(若存在无约束变量,则令x_k=x_k1-x_k2)
    (4)资源常量非负

  • 5、松弛变量、剩余变量、人工变量的作用和区别
    人工变量法可以得到初始基可行解(对所有约束条件是非负的不等式及等式约束情况,若不存在单位矩阵时,采用人造基方法,即对不等式约束减去一个非负的剩余变量后,再加上一个非负的人工变量)

  • 6、影子价格概念及经济意义
    单位资源微小变化所引起的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变化的比值,即梯度(拉格朗日乘子在最优化时候的值)
    影子价格反映资源对目标函数的边际贡献,即资源转换成经济效益的效率;
    影子价格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
    影子价格反映了资源的边际使用价值

  • 7、单纯形法涉及的几个概念

  • 8、单纯形法的解题过程

  • 9、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 10、灵敏度分析
    在最终单纯形表中,对目标函数的变量系数cx、约束方程中常数项、约束方程系数矩阵A、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四种情况进行灵敏度分析。
    百分之百法则:如果目标函数的系数同时变动,计算出每一系数变动量占该系数允许变动量的百分比(允许增加、允许减少分别对待);将各个系数的变动百分比相加,如果所得的和不超过百分之一百,最优解不会改变;如果超出百分之一百,则不能确定最优解是否改变。

  • 11、根据线性规划问题写出对偶问题

  • 12、对偶价格的含义
    当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时,增加的数量就是改进的数量,所以影子价格就等于对偶价格;
    当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时,改进的数量应该是减少的数量,所以影子价格即为负的对偶价格。

  • 13、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
    (1)对称性:对偶问题的对偶是原问题
    (2)弱对偶性:若Xba是原问题的可行解,Yba是对偶问题的可行解,则存在CXba<=Yba
    (3)无界性:若原问题(对偶问题)为无界解,则其对偶问题(原问题)无可行解
    (4)若Xba是原问题的可行解,Yba是对偶问题的可行解,当CXba=Yba时,X和Y是最优解
    (5)对偶定理:若原问题有最优解,那么对偶问题也有最优解;且目标函数值相等

  • 14、对偶单纯形法的解题思路,以及与单纯形法的区别

  • 15、大M法、两阶段法(确定初始可行基或求初始基本可行解)
    M为任意大正数,要实现目标函数最大化,必须把人工变量从基变量换出
    两阶段法:(1)构造仅含人工变量的目标函数和要求实现最小化,若得到w=0,则说明原问题存在基可行解,否则无可行解,停止计算。(2)将第一阶段计算得到的最终表,除去人工变量。将目标函数行的系数,换原问题的目标函数系数,作为第二阶段计算的初始表

  • 16、运输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模型包含m*n个变量,(m+n)个约束方程

  • 17、如何将产销不平衡问题转化为产销平衡问题
    产大于销时,增加一个假想的销地(实际是储存)
    销大于产时,增加一个假想的产地

  • 18、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步骤

  • 19、整数规划与线性规划的可行域、解的关系
    整数规划的松弛问题为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 整数规划的最优解 (得到上界)
    整数规划的任一可行解 <= 整数规划的最优解 (得到下届)

  • 20、求解整数规划的方法-分支定界法(以及割平面法的基本思想)
    割平面法求解整数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先不考虑整数约束条件,求松弛问题的最优解,如果获得整数最优解,即为所求,运算停止.如果所得到最优解不满足整数约束条件,则在此非整数解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约束条件重新求解.这个新增加的约束条件的作用就是去切割相应松弛问题的可行域,即割去松弛问题的部分非整数解(包括原已得到的非整数最优解).而把所有的整数解都保留下来,故称新增加的约束条件为割平面.当经过多次切割后,就会使被切割后保留下来的可行域上有一个坐标均为整数的顶点,它恰好就是所求问题的整数最优解.即切割后所对应的松弛问题,与原整数规划问题具有相同的最优解。

  • 21、如何用隐枚举法求解0-1规划和匈牙利法求解指派问题
    分支定界法也是一种隐枚举法
    先通过试探的方法找一个可行解,算出相应的目标函数值后,增加一个约束条件(过滤条件)

  • 22、加权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
    优先因子(优先等级)与权系数

  • 23、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阶段、状态、决策、策略、状态转移方程、指标函数和最优值函数

  • 24、最优化原理
    最优化原理也称最优性原理。指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理论。这个原理的实质是多阶段决策过程具有这样的性质,即不管过去的过程如何,只从当前的状态和系统的最优化要求出发,作出下一步的最优决策。

  • 25、动态规划解决资源分配问题、背包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系统可靠性问题

  • 26、求解最短路的Dijkstra

  • 27、最小生成树的概念
    一个有n个结点的连通图的生成树是原图的极小连通子图,且包含原图中的所有n个结点,并且有保持图连通的最少的边。最小生成树可以用kruskal(克鲁斯卡尔)算法或prim(普里姆)算法求出。

  • 28、求解最小生成树的算法
    避圈法(Kruskal、Prim)
    破圈法

  • 29、用网络图论求解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 30、对策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
    局中人(有权决定自己行动方案的对策参加者)、策略集(可供局中人选择的一个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方案)、赢得函数(支付函数)

  • 31、矩阵对策的最优纯策略的解法

  • 32、当赢得矩阵中的元素有小于零的值时,该怎么处理,处理后的最优解与原问题的最优解有何关系

  • 33、优超原则及其应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ZFour_X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