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DeepSeek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智能搜索与分析系统。它通过深度学习模型理解数据的上下文语义,实现更智能化的搜索与分析。具体来说,DeepSeek利用深度神经网络(DNN)对数据进行建模,能够自动提取数据的特征,并理解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模型特别适用于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像和音频,使得DeepSeek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epSeek官网:https://www.deepseek.com/
二、发展历程
2024年12月,视觉模型DeepSeek-VL2、全新系列模型DeepSeek-V3首个版本相继发布并同步开源。
2025年1月15日,DeepSeek官方App正式发布,上线平台包括苹果App Store等。用户安装后即可免费与DeepSeek-V3模型互动交流。
2025年2月,云南白药集团、连连数字、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大连市超级计算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或机构宣布已完成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或应用。
2025年2月15日,有媒体透露,微信搜一搜在测试接入DeepSeek-R1。
2025年2月16日,百度搜索宣布将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
三、《DeepSeek与AI幻觉》介绍
清华大学出品DeepSeek第五版:《DeepSeek与AI幻觉》
这篇文档主要探讨了AI幻觉现象,特别是与DeepSeek相关的内容。
文章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团队撰写,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四、主要内容
1.什么是AI幻觉:解释了AI幻觉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如事实性幻觉和忠实性幻觉。
事实性幻觉:AI生成的内容与现实世界事实相矛盾。例如,当被问及“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座”时,如果AI回答“深圳塘朗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这就明显与事实不符。
忠实性幻觉:AI的回答偏离用户的要求,或生成的内容与提供的背景信息不符。例如,如果用户要求AI“讲解一下龙飞凤舞”,但AI回答了与问题不相关的内容,或者在一个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上下文中,AI将春节描述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实际上春节与屈原无关),这就构成了忠实性幻觉。
2.DeepSeek为什么会产生幻觉:分析了模型产生幻觉的原因,包括数据偏差、泛化困境、知识固化和意图误解等。
3.AI幻觉评测:通过一系列测试评估不同大模型的幻觉率,并对比各模型的表现。
4.如何减缓AI幻觉:提出了减少幻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5.AI幻觉的创造力价值:讨论了幻觉在某些场景下的潜在积极意义。
文中还提供了多个案例,展示了DeepSeek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以及OpenAI的Whisper系统在医疗领域的表现,突出了AI幻觉的实际影响。此外,文档详细分析了AI幻觉的风险,如信息污染、信任危机、控制欠缺和安全漏洞等,并介绍了推理能力与幻觉率之间的关系。
五、内容速览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后,对话框回复"QHDS5",获取完整版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