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ava语言特点
- 跨平台性:通过Java虚拟机(JVM)实现“一次编写,到处运行”。不同操作系统上安装对应的JVM,字节码文件(.class)就能在其上运行。
- 面向对象:支持封装、继承、多态等特性,使代码更具模块化、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
- 健壮性:内置自动的垃圾回收机制(GC),处理内存管理,减少内存泄漏问题;有异常处理机制,增强程序稳定性。
- 安全性:去掉了指针等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的特性,提供字节码校验、安全管理器等机制,防止恶意代码对系统的攻击。
(二)Java开发环境搭建
1. 安装JDK(Java Development Kit)
- 下载对应操作系统的JDK安装包,运行安装程序,按提示操作。
- 配置环境变量:在系统环境变量中,新建 JAVA_HOME 变量,值为JDK安装路径;在 Path 变量中添加 %JAVA_HOME%\bin ,用于系统识别Java命令。
2. 常用开发工具
- 命令行工具: javac 用于编译Java源文件(.java)生成字节码文件(.class); java 用于运行字节码文件。
- 集成开发环境(IDE):如Eclipse、IntelliJ IDEA等,提供代码编辑、编译、调试、项目管理等一站式功能,提高开发效率。
二、数据类型与运算符
(一)基本数据类型
1. 数值型
- 整数类型: byte (8位,取值范围 -128 ~ 127)、 short (16位)、 int (32位,常用)、 long (64位,声明时常在值后加 L ,如 100L ) 。
- 浮点类型: float (32位,声明时常在值后加 F ,如 3.14F )、 double (64位,默认浮点类型,如 3.14 ) 。
2. 字符型: char (16位,用于表示单个字符,用单引号括起来,如 'a' ,可存储Unicode字符 )。
3. 布尔型: boolean (只有 true 和 false 两个值 )。
(二)引用数据类型
- 类(class):是对象的模板,定义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 接口(interface):一种特殊的抽象类型,定义行为规范。
- 数组:相同数据类型元素的集合。
(三)运算符
1. 算术运算符: + 、 - 、 * 、 / 、 % (取余)、 ++ (自增)、 -- (自减) 。
2. 赋值运算符: = 及扩展赋值运算符如 += 、 -= 等 。
3. 比较运算符: == 、 != 、 > 、 < 、 >= 、 <= ,结果为 boolean 类型。
4. 逻辑运算符: && (逻辑与)、 || (逻辑或)、 ! (逻辑非) 。
5. 位运算符: & (按位与)、 | (按位或)、 ^ (按位异或)、 ~ (按位取反)、 << (左移)、 >> (右移) 。
三、流程控制语句
(一)条件语句
1. if语句
- 单分支: if (条件表达式) { 执行语句; } ,当条件表达式为 true 时,执行大括号内语句。
- 双分支: if (条件表达式) { 执行语句1; } else { 执行语句2; } ,条件为 true 执行语句1,否则执行语句2。
- 多分支: if (条件表达式1) { 执行语句1; } else if (条件表达式2) { 执行语句2; }... else { 执行语句n; } ,按顺序判断条件,满足则执行对应语句。
2. switch语句
- 语法: switch (表达式) { case 值1: 执行语句1; break; case 值2: 执行语句2; break;... default: 执行语句n; } 。表达式结果与 case 后的值匹配时,执行对应语句, break 用于跳出 switch 结构, default 是所有 case 都不匹配时执行的部分。
(二)循环语句
1. for循环
- 语法: for (初始化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 更新表达式) { 循环体语句; } 。先执行初始化表达式,再判断条件表达式,为 true 则执行循环体,然后执行更新表达式,重复此过程直到条件为 false 。
2. while循环
- 语法: while (条件表达式) { 循环体语句; } 。条件表达式为 true 时,一直执行循环体语句。
3. do - while循环
- 语法: do { 循环体语句; } while (条件表达式); 。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表达式,为 true 则继续执行循环体。
(三)跳转语句
- break语句:用于跳出当前所在的循环结构( for 、 while 、 do - while )或 switch 结构。
- continue语句:用于跳过本次循环中剩余的语句,直接开始下一次循环。
四、方法
(一)方法的定义与调用
1. 定义: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 方法体语句; return 返回值; } 。修饰符如 public 、 private 等控制方法访问权限;返回值类型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或 void (无返回值);参数列表用于传递数据。
2. 调用:若方法有返回值,可将其赋值给对应类型变量,如 int result = add(3, 5); ;若无返回值,直接写方法名及参数调用,如 printHello(); 。
(二)方法重载
- 概念:在一个类中,方法名相同,参数列表(参数个数、类型、顺序)不同,与返回值类型无关。例如: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public double add(double a, double b) {
return a + b;
}
(三)参数传递
- 值传递:对于基本数据类型,传递的是变量值的副本。方法内对副本的修改不会影响原始变量的值。
- 引用传递:对于引用数据类型,传递的是对象的引用(地址值)。方法内通过引用对对象的属性等进行修改,会影响到原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