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 - 全连接层
多层感知机十分适合处理表格数据,行对应样本,列对应特征
通过将图像数据展平成一维向量而忽略了每张图像的空间结构信息。
猫狗分类
使用一个还不错的相机采集RGB图片(3600万个像素)使用 100 个神经元单隐含层的 MLP ,模型有 36 亿个参数远超过地球上的狗和猫的数量
平移不变性
不管检测对象出现在图像中的哪个位置,神经网络的前面几层都应该对相同的图像区域具有相似的反应。
局部性
神经网络的前面几层应该只探索输入图像中的局部区域,而不过度在意图像中相隔较远的区域的关系。
卷积层将输入和卷积核进行交叉相关,加上偏移后得到输出
核矩阵和偏移是可学习的参数
核矩阵的大小是超参数
填充和步幅
总结
填充和步幅可以改变输出的高度和宽度
填充在输入周围添加额外的行/列,增加输出的高度和宽度
步幅是每次滑动核窗口时的行/列的步长,可以成倍的减少输出形状
填充和步幅可用于有效地调整数据的维度
多个输入和输出通道
彩色图像可能有 RGB 三个通道
转换为灰度会丢失信息
多个输入通道
每个通道都有一个卷积核,结果是所有通道卷积结果的和
池化层
平均池化层:将最大池化层中的“最大”操作替换为“平均”
最大池化层
平均池化层
学习表征
浅层学习:不涉及特征学习,其特征主要靠人工经验或特征转换方法来抽取
表示学习:如果有一种算法可以自动地学习出有效的特征,并提高最终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那么这种学习就可以叫作表示学习
通常需要从底层特征开始,经过多步非线性转换才能得到。
通过构建具有一定“深度”的模型,可以让模型来自动学习好的特征表示(从底层特征,到中层特征,再到高层特征),从而最终提升预测或识别的准确性。
AlexNet架构
1. AlexNet比相对较小的LeNet5要深得多。AlexNet由⼋层组成:五个卷积层、两个全连接隐藏层和一个全连接输出层。
2. AlexNet使⽤ReLU⽽不是sigmoid作为其激活函数。
总结
• AlexNet的架构与LeNet相似,但使⽤了更多的卷积层和更多的参数来拟合大规模的ImageNet数据集。
• 今天,AlexNet已经被更有效的架构所超越,但它是从浅层⽹络到深层网络的关键一步。
• 新加入了Dropout、ReLU、最大池化层和数据增强
VGG网络
•AlexNet比LeNet更深入更大,以获得更强性能
•能不能更大更深?
•选项
•更多稠密层(开销太大)
•更多的卷积层
•将卷积层组合成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