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类型
前后端分离项目用Json,进行跨语言交互
介绍
Json是存储和交换文本信息的语法,是轻量级的文本数据交换格式,类似xml,Json比XML更小,更快,更易解析,主要是用来代替XML的,所以现在接口数据传输都采用Json方式进行。
接口
接口这个定义其实推广泛,但是这里我们经常说的是数据接口,数据接口指的是后台写好一个网址,只要别人运问这个网址,就能获得相应的教据。
在上面的包中,可以看到POST请求数据部分是这样的{"cate_id":"6809635626661445640"},与之前看到的数据POST请求数据格式不同,这就是JSON数据。
name=vince&submit=%E6%9F%A5%E8%AF%A #pikachu GET请求携带数据格式
name=vince&submit=%E6%9F%A5%E8%AF%A #pikachu POST请求携带数据格式
{"cate_id":"6809635626661445640"} POST请求携带数据格式
id=1 -->
{"id":1} -->
服务端:
if content-type=='json':
$a=$_POST['json']--{"id":1)
$a["id"]--1
if content-type == 'urlencoded':
$_POST['id']--1
Json
简单来说,json就是各个开发语言直接传输数据的数据格式。为什么要json呢,因为各个语言在处理数据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或者说处理方式,不用语言之间的数据是不能互相使用的。
比如js的字符申数据(请求体中的数据)交给python语言,python是不认识这个字符串的,所以大家互相传输数据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第三方数据格式,比如XMI或者json等,就相当于中介一样,大家先将自己语言中的数据转换为json格式的,再传递给其他语言,其他语言再通过json操作,将json数据转换为自己语言的数据类型,这样就可以进行后续处理了。
Json数据的格式
格式
数据在键值对中(键值对也成为属性名和属性值)
数据由逗号分隔(最后一个数据后面不能有逗号)
大括号保存对象(在有些语言中叫做字典)
中括号保存数组(在有些语言中称之为列表)
类型
数字(整数成浮点数){"age":30, "xx":"123"}
字符串(在双引号中){"uname":"yang"}
逻辑值(true 或 false) ("flag":true }
数组(在中括号中) {"sites":[{"name":"yang"},{"name": "ming"}]}
对象(在大括号中)JSON 对象在大括号({})中书写:
null {"runoob":null }
注意
属性值如果是字符串,必须要双引号,不能用单引号
不能使用十六进制值
最后一组键值对后面不能有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