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行客 Allthinker的博客

敖行客专注于通过先进的理念与技术,为开发者打造开放、自由、高效且安全的研发空间,期待与你一起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研发新世界

  • 博客(18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如何写出一份优秀的设计文档

写设计文档和写代码一样,核心是 “清晰传递信息”。多写、多改、多观察读者的反馈,慢慢就会找到自己的节奏。

2025-08-04 11:57:40 392

原创 2025 年 Node.js 开发新范式:从代码到部署的全方位升级

随着 2025 年的推进,Node.js 将继续演变,但我们探讨的这些基础模式,为构建在未来几年仍保持现代性和可维护性的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5-08-04 11:47:49 468

原创 氛围编程?小心!这玩意儿正在悄悄埋葬你的项目!

氛围编程?说白了就是在代码的废墟上开派对 —— 看着热闹,实则脚下全是隐患。别等项目彻底垮了才明白:有些捷径,从一开始就是绝路!

2025-07-31 13:56:09 356

原创 从非共识里,看清 AI Coding 的真实模样

当红杉资本把 AI Coding 看作 “丰饶时代” 的前奏,当成立才 3 年的企业估值就突破百亿美元,当 47% 的开发者已经习惯用 AI 写代码 —— 这个被比尔・盖茨 “信息高速公路” 预言说中的新领域,正以爆发式增长打破软件产业的旧格局。腾讯研究院那份《AI Coding 非共识报告》里提到的七个核心争议,与其说是行业里的不同意见,不如说是技术革命中总会出现的 “认知差异”:在本地和云端的较量里,能看到技术发展的多种可能;在自研和用第三方模型的选择中,能读懂企业战略的底层逻辑;

2025-07-28 13:51:01 610

原创 AI 编码工具正在重塑编程语言的学习与实践边界

当 AI 承担起语言层面的适配工作,编程语言逐渐从 “开发门槛” 回归为 “工具选择” 的本质属性,这不仅拓宽了开发者的能力边界,更可能推动软件开发进入以问题为核心的协作新阶段。

2025-07-26 09:00:00 310

原创 从 “人机交互“ 看软件 3.0:我们如何从 “操作“ 走向 “对话“?

软件的进化史,本质上是一部 "人机交互" 的变革史。从敲代码般的指令输入,到点按图标式的图形操作,再到如今用自然语言聊需求 —— 每一次软件形态的迭代,都在重新定义 "人如何让机器做事"。当软件进入 3.0 时代,这种交互逻辑的颠覆,正悄悄改变着我们与技术共处的方式。

2025-07-25 08:00:00 968

原创 AI 工具正在 “反向” 生长?是时候回归以人为本的逻辑了

当 AI 技术的浪潮席卷而来,工具开发者们似乎陷入了一种集体迷思:总想着用算法替代人类的核心能力,却忘了技术本该是人类的延伸。如今的 AI 工具,正在以 “反向” 的姿态生长 —— 它们不仅没能放大人类的潜力,反而在悄悄削弱那些让人类独特的能力。

2025-07-25 07:30:00 460

原创 AI结对编程:分布式团队的集体记忆外脑

当AI成为团队神经中枢,三个月的知识鸿沟坍缩为三秒的认知同步——这是分布式协作从信息时代迈入智能纪元的里程碑。  

2025-07-24 12:41:01 609

原创 低延迟网络中 gRPC 客户端的隐藏瓶颈及解决方案

理解 gRPC 的连接复用机制,对构建低延迟、高吞吐量的分布式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网络环境和负载特征,合理设计通道策略以规避隐藏瓶颈。

2025-07-24 12:33:10 734

原创 流动的架构师:当决策从会议室迁移到Markdown文档

“十年前,架构师用会议室里的白板笔定义技术权威;今天,真正的权力藏在Git仓库的RFC文档注释里——那些未被`Reviewed-by`标签认可的方案,连编译器的门槛都迈不过去。”

2025-07-23 11:00:01 781

原创 开发者即API:让协作像插拔U盘一样简单

“未来程序员的核心技能不是写代码,而是设计协作接口——就像Linux大神用邮件搞定全球协作,而某些团队却因模糊需求在会议室里打架。”

2025-07-22 20:12:21 375

原创 全球网络惊魂!微软漏洞撕开万级服务器缺口,你的数据可能已被 “永久后门” 锁定

当数万台政府与企业服务器在黑客面前形同虚设,当加密密钥成为对手手中的 “永久通行证”,这场席卷全球的 SharePoint 攻击,早已不是简单的漏洞危机 —— 而是给所有数字化玩家敲响的 “生存警钟”。

2025-07-22 13:23:05 186

原创 关于模型上下文协议(MCP),开发者必问的 5 个关键问题

自 2024 年底 Anthropic 推出模型上下文协议(MCP)以来,它已成为人工智能集成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展之一。在 AI 领域,关于 MCP 的开发者观点层出不穷,有人盛赞,也有人指出其不足,而实际上两者都有一定道理。

2025-07-21 14:40:56 529

原创 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往往比科班出身的更能打

赶紧去折腾吧,以后你会谢自己的。

2025-07-20 08:00:00 243

原创 氛围编程(Vibe Coding):重塑软件开发经济的 AI 新势力

什么是 “氛围编程”?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以大型语言模型(LLMs)为核心驱动力的自动化编码与调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开发者无需逐行编写代码,而是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即 “提示词”),让 AI 模型主导完成代码生成、错误调试、功能测试等核心工作。这种方式就像为开发过程注入了一种 “无形的协作氛围”——AI 主动承接重复性认知劳动,人类则聚焦于需求定义、结果优化和创意决策,因此被业内形象地称为 “氛围编程”(Vibe Coding)。

2025-07-19 08:00:00 678

原创 谷歌研究:AI 竟会在压力下 “改口”,多轮对话系统暗藏隐患

谷歌 DeepMind 与伦敦大学学院的最新研究发现,大语言模型(LLMs)的 “信心波动” 与人类认知存在奇妙共性 —— 既可能对答案过度自信,又会因反驳意见轻易动摇,即便反驳本身是错误的。这一特性正对多轮对话 AI 系统的可靠性构成挑战。

2025-07-18 12:47:14 202

原创 DNS 记录:黑客隐藏恶意软件的新温床

在网络世界的底层架构中,域名系统(DNS)就像一本全球通用的地址簿,负责将我们熟悉的域名转换成计算机能理解的 IP 地址。但最近的研究揭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基础组件,正成为黑客藏匿恶意软件的秘密通道。​

2025-07-18 12:32:23 649

原创 “码林”各路英雄齐聚AT Work,“回贴收到!快速修炼!”(1)

AT Work在正式发布前两天,向“码林”的各大门派发送了英雄帖,恳请“码林”各路大虾前来体验,很快就收到了回帖,回帖较多,准备分几期向大家汇报。

2025-07-17 08:00:00 237

原创 开发者即API:让协作像插拔U盘一样简单

“未来程序员的核心技能不是写代码,而是设计协作接口——就像Linux大神用邮件搞定全球协作,而某些团队却因模糊需求在会议室里打架。”

2025-07-16 13:41:16 818

原创 研发效率大升级!这款云 IDE 让编程体验直接拉满

还在为本地调试开发环境头疼?每次切换项目都要重新配置环境,浪费大把时间?今天要给大家安利一款神仙工具 —— 编程空间,轻松解决你的开发痛点,让编程效率原地起飞!

2025-07-16 13:21:39 422

原创 我们的答案:AT Work 2.0正式发布

我们的答案:AT Work 2.0正式发布,致敬每一位有独立思想的开发者的作品。

2025-07-15 07:45:00 1113 1

原创 AT Work 2.0上线倒计时1天-谢谢您参与评测

摘要:ATWork2.0即将于明日正式上线,感谢前期参与测试的用户及开发者们提供的宝贵意见。开发团队诚挚邀请更多用户参与上线测试,承诺认真对待每一条反馈,持续优化产品功能与体验,共同打造理想的编程云平台。(96字) 注:摘要采用"背景-致谢-邀请-承诺"的结构,简明扼要地传递了版本上线信息、用户参与价值和企业态度三大核心内容,符合技术类产品公告的摘要规范。

2025-07-14 12:21:36 127

原创 将AI编程工具形成真实生产力的思考

AI编程工具正从辅助迈向生产力核心。本文通过招商银行、联影医疗等案例,展示了AI在代码生成、审查、调试等环节的实战价值,可提升效率40%-70%。提出分阶段嵌入AI的流程:需求分析→编码→测试→维护,强调人机协作闭环。同时指出需应对技术依赖、团队适应、数据安全等挑战。未来关键在于重构人机协作机制,将AI工具与开发者创造力深度融合,释放团队创新潜能。

2025-07-14 11:29:15 1025

原创 AT Work 2.0上线倒计时2天-我们诚邀您的评测

AT Work 2.0上线倒计时2天-我们诚邀您的评测

2025-07-13 10:18:59 336

原创 AT Work 2.0上线倒计时3天-当我们把真诚交给你

摘要:我们即将发布ATWork2.0智能研发云平台,集云IDE、项目协作、知识库等功能于一体,支持7月15日上市。产品历经两年开发,面向严肃研发和敏捷团队,现诚邀开发者参与测试并提供宝贵反馈。团队期待与同行共创开发者多彩世界,倒计时3天正式发布。(149字)

2025-07-12 11:32:48 266

原创 Grok 4 vs. 顶级AI模型:性能、特点与多维对比

**摘要:**埃隆·马斯克宣称xAI的Grok4为"世界上最智能的AI",其采用先进推理架构,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但定价较高并有伦理争议。本文对比Grok4与GPT-4o、Claude4、Gemini2.5等主流模型的技术性能、应用场景和伦理风险。Grok4在复杂逻辑任务上突出,GPT-4o多模态优势明显,Claude4强调安全性,Gemini2.5注重实时交互。企业选择需权衡性能、成本与合规性,AI领域将持续迭代技术与治理并进。

2025-07-11 13:32:50 1567

原创 分布式协作:当协议取代监工时

《从瀑布到云端:软件研发管理的三次范式革命》揭示了软件研发协作方式的深刻变革。从集中办公到全球分布式协作,物理空间瓦解、组织边界溶解、生产关系重构。GitLab等企业通过云IDE、线上看板和共享知识库等工具链实现高效协作,而传统车企则因工具误用陷入困境。文章强调,真正的分布式协作需要完善的协议体系和安全基座,而非简单远程监控。当工具成为连接而非束缚时,全球开发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协作自由与效率。

2025-07-11 07:45:00 482

原创 机器人接入AI的发展前景:从开发者视角看技术融合与生态构建

Hugging Face推出了一款售价仅为299美元的开源机器人Reachy Mini,这一消息在技术社区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从事机器人与AI开发多年的软件工程师,我深刻感受到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的行业变革信号:低成本开源硬件与AI模型的深度融合,正在打破技术壁垒,为开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工具。

2025-07-10 19:34:28 1049

原创 敏捷革命:挣脱流水线的灵魂觉醒

“2001年雪山上划燃的68个单词,烧毁了流水线时代的枷锁——当‘个体互动高于流程工具’的宣言响起,千万程序员听见了自由的号角。”

2025-07-10 07:45:00 519

原创 中美 AI 厮杀 2025:中国凭什么能在这些领域压美国一头?

上海交通大学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人工智能 “内存操作系统” MemOS 引发行业关注,其在时间推理任务上的性能达到 OpenAI 同类系统的 2.59 倍。这一技术突破,为客观分析中美 AI 发展态势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当前中美两国在 AI 领域呈现出各有侧重、相互追赶的格局,通过 2025 年的实际案例和数据对比,可更清晰地看到双方的优势与挑战。

2025-07-09 18:31:03 2135

原创 中小型研发团队的 “致命伤“:代码泄露如何破局?

《中小研发团队如何防范代码泄露风险》 摘要:在数字化竞争中,代码泄露已成为中小研发团队面临的重要威胁。传统防护模式存在三大痛点:本地存储的监管盲区、表面化的权限控制和高价值代码的脆弱性。云开发时代带来安全范式革新,通过代码集中管理、细粒度权限控制和全链路操作审计实现主动防护。ATWork等专业平台提供云端存储、三维权限模型和智能审计功能,能有效断绝本地泄露路径并实现快速安全交接。数据显示,专业防护方案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1/5,而一次成功泄露造成的损失可达年研发投入的37%。建议中小团队尽早建立主动防护体系,

2025-07-09 07:45:00 923

原创 云原生安全观察:零信任架构与动态防御的下一代免疫体系

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超过75%的云安全漏洞将源于云原生环境自身的架构缺陷。在此背景下,零信任架构与动态防御体系成为云原生安全的核心解决方案,通过将安全能力深度嵌入基础设施基因,实现从网络到应用的全程免疫。这一事件暴露出传统防火墙与网络策略的滞后性:当Pod频繁滚动升级时,基于IP的规则极易失效,且规则数量膨胀会导致性能瓶颈(如iptables规则超2万条时延迟飙升300%)。未来,随着量子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进一步渗透,云原生安全将持续进化,为数字经济的安全底座提供永不妥协的保障。

2025-07-08 19:30:00 981

原创 瀑布模型:当精密计划撞上瞬息万变的世界

1970年,工程师温斯顿·罗伊斯画下一道瀑布般的开发流程图时,这方法曾送人类登上月球。但谁也没想到,三十年后,它会让银行系统在扫码支付的浪潮中崩溃。

2025-07-08 07:45:00 1132

原创 八分钟读懂云开发:从概念到实践,一文掌握开发新范式

《云开发:颠覆传统的下一代开发方式》摘要:云开发将服务器转化为透明资源,让开发者无需配置本地环境即可专注代码编写。相比传统开发,云开发具有10秒启动环境、实时团队协作、跨设备开发等优势。ATWork平台提供智能一体化云研发解决方案,包含预置环境、团队协作工具、AI技术支持和多重安全保障。云开发不仅提升效率8倍(8分钟vs8小时),更实现代码安全集中管理、团队知识沉淀等隐性价值,是开发方式的重要革新。

2025-07-07 23:00:00 750

原创 大企业代码安全之困:云桌面为何陷入效率悖论?

《云桌面开发环境的安全陷阱与效率瓶颈》摘要:当前大企业为代码安全普遍采用云桌面开发环境,却面临严重效率问题。技术分析显示,云桌面的虚拟化架构存在网络传输瓶颈、资源静态分配和架构耦合性三大缺陷,导致高并发场景延迟、资源浪费和协作困难。相比之下,云原生IDE通过智能资源调度、全云端计算和深度工具集成,将编译响应缩短至3秒内,效率提升80%以上。ATWork云编程空间等解决方案不仅实现代码云端加密存储和精细权限控制,更在安全与效率间找到平衡点。研究表明,企业需跳出传统思维,采用云原生架构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安全的研发

2025-07-07 18:47:14 740

原创 AI 大模型重塑软件开发流程的四点观察:跃迁/重构/变革/挑战

从最初的代码补全工具到如今能够自主完成复杂任务的智能协作者,AI的角色转变正推动软件开发范式发生系统性变革。基于实际开发经验与行业案例,从四个维度,浅显讲述一下AI 大模型重塑软件开发流程的观察。

2025-07-03 07:45:00 854

原创 AI可以经营实体店吗?——从Claude的零售实验看技术边界与商业本质

AI独立经营实体店实验遇挫:技术潜力与人性局限的碰撞 Anthropic公司"Project Vend"实验让AI助手Claude独立运营实体店一个月,结果呈现"光荣而可笑地糟糕"的结局。

2025-07-02 07:45:00 1016

原创 企业IT团队为AI调整计算规模的几点建议

摘要: 随着AI应用规模化,企业面临基础设施挑战。需警惕"AI诅咒",避免盲目投资,如阿里通过动态路由优化资源分布,降低成本40%。构建灵活架构是关键,如摩根大通模块化设计、Microblink混合云策略(成本降62%)。精准投资需平衡资源,如Makino边缘计算+轻量化模型提升效率。未来趋势包括边缘AI与智能硬件创新(如AMD MI300芯片)。企业应智能扩展,动态优化基础设施,避免堆砌算力,以释放AI真实价值。

2025-07-01 14:37:07 889

原创 斯坦福报告揭秘 AI 四大误判 —— 深度解析技术反思与行业破局路径

​斯坦福大学 “未来工作实验室”(Future of Work Lab)发布的《AI 代理与工作的未来》(点击浏览原报告)研究,基于对 1500 名劳动者、104 种职业及 844 项任务的追踪分析,通过独创的人类代理量表(HAS) 揭示了行业认知与现实需求的巨大鸿沟。其结论为过热的 AI 行业敲响了警钟,也暴露了当前 AI 发展中的四大认知偏差。

2025-07-01 07:45:00 613

原创 AI编程工具赋能中小开发者:一场属于“小而美”的爆发期革命

更值得一提的是,鸿蒙“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理念,将新增设备适配成本降低70%,代码复用率最高达90%(如蜻蜓FM案例),让独立开发者李尚儒仅凭一人之力便能开发出《每日咖啡》,实现多端同步与精准记录。未来,中小团队将凭借AI工具实现“一人军团”的逆袭神话,在医疗、游戏、工业等领域打造“小而美”的颠覆性产品。当鸿蒙生态持续释放技术红利,AI工具不断突破技术边界,中小开发者将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他们不再是巨头生态的“填补者”,而是成为技术浪潮中的“造浪者”,用“小而美”的应用书写属于未来的科技篇章。

2025-06-30 07:45:00 733

《AI 代理与工作的未来》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对AI代理在美国劳动力市场中的自动化和增强潜力的审计框架。研究指出,AI代理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劳动力市场,引发了对失业、人类自主权减少以及过度依赖自动化的担忧。为填补系统性理解这一变化的空白,文章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审计框架,评估职业任务中工人希望AI代理进行自动化或增强的程度,并引入了人类自主权量表(HAS)来量化所需的人类参与度。基于此框架,研究构建了WORKBank数据库,收集了来自1,500名领域工作者和52名AI专家的数据,涵盖超过844项任务和104个职业。研究发现,工人对低价值和重复性任务的自动化持积极态度,而对需要人际沟通和专业技能的任务则更倾向于增强而非替代。此外,研究还揭示了不同职业中人类与AI合作的多样化模式,并强调了随着AI代理的整合,核心人类技能正从信息处理转向人际交往能力。 适用人群:对AI技术及其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感兴趣的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希望了解未来职场变化的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 1. 研究AI代理在不同职业中的应用潜力,评估其对就业和社会的影响; 2. 探讨人类与AI合作的最佳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分析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未来职场所需的技能转变。 其他说明:本文提供了关于AI代理如何改变职场动态的早期信号,强调了将AI开发与人类需求对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如工人再培训和技能提升。此外,研究还展示了当前投资和技术能力之间的不匹配,指出了需要更多关注的研究和发展领域。

2025-06-30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