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创业不死法则:别信 AGI 神话,抓牢场景才是王道

新星杯·14天创作挑战营·第17期 10w+人浏览 490人参与

图片

作为敖行客Allthinker的创始人,过去三年带领团队从AT Work落地到“思链”认知引擎迭代,我在AI商业化的浪潮中最深的感悟是:这门技术或许真的被“炒作”到了接近危险的程度。当整个行业都在谈论AGI将重塑世界时,我们更想从研发场景的实战经验出发,聊聊AI的真实价值与隐藏的陷阱。

图片

AI热潮的两种可能:

泡沫还是精心设计的叙事?

当下的AI市场,在我看来无非两种走向。最好的情况是“良性泡沫”——投资人和从业者都高估了技术的短期价值,就像2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一样。但与当年不同的是,如今AI市场的头部集中度极高,一旦泡沫破裂,冲击会比以往更猛烈。

更值得警惕的是另一种可能:那些手握巨额资本的玩家,其实清楚AI的真实边界,却依然鼓吹其“万能性”。这种带着复杂动机的叙事,远比单纯的泡沫更危险。而我们在研发智能体落地的过程中,恰恰一次次印证了这种叙事与现实的割裂。

图片

研发场景的真相:

AI不是“颠覆者”,而是“补位者”

很多人对AI的期待是“端到端全自动化”,但在研发领域,这种期待早已被现实击碎。我们早期曾尝试开发“全自动代码生成部署工具”,投入半年研发资源后发现,真实场景中产品经理的模糊需求、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团队的协作习惯,没有一项是纯AI能搞定的。

那些妄图用AI实现“全流程替代”的企业大多失败,而聚焦具体痛点的小应用反而能成。就像我们的AT Work平台,从不是为了取代程序员,而是帮他们把80%的重复劳动——比如接口代码生成、常见bug修复——自动化,让技术人专注于架构设计、创新研发这些核心价值工作。

图片

AI创业的教训:

投入与回报的平衡才是生死线

搭建多模态AI中台、优化研发场景模型、维护数据质量,每一步的投入都远超传统软件项目。更关键的是,AI产品的“ROI(投资回报率)”极难量化——你没法精确计算“减少30%协作成本”背后的直接收益。

这也是很多AI项目失败的核心原因:只盯着技术先进性,却忽略了商业化本质。敖行客能活下来,关键在于从第一天就锚定“研发效率提升”这个可落地的指标。

反观那些鼓吹“颠覆行业”的AI项目,大多陷入“投入越大,亏损越多”的怪圈。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方向错了——AI从来不是魔法,而是需要和行业场景深度绑定的“高效工具”。脱离场景谈技术,就像没有地基的高楼,再华丽也终会倒塌。

图片

AI的终极价值:

让技术回归“为人服务”的本质

总有人问“AI会取代多少程序员”。我的答案始终是:真正有价值的AI,从来不是“取代者”,而是“赋能者”。我们服务的企业中,没有一家因为用了AT Work裁员,反而有团队因为效率提升,扩招了创新研发岗。

至于行业热捧的AGI,我更愿意把它看作“科幻愿景”而非“商业目标”。现在宣称“AGI将重塑所有工作”的说法,未免太过夸张。AI的进化是循序渐进的,当下更该关注的,是如何让技术精准解决行业痛点。

回望敖行客的创业路,我们从不是AI热潮的“追随者”,而是研发场景的“深耕者”。我们坚信,AI的下一个风口不在概念炒作,而在垂直领域的“降本增效”;技术的终极价值,不是创造多少宏大叙事,而是让每个从业者都能从繁琐劳动中解放,创造更多创新可能。

图片

- 智慧链接 思想协作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