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负能量,守护内心净土》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情绪的冲击,其中负能量犹如无形的阴霾,若不加以防范,可能会悄然侵蚀我们的心灵与生活。
“过度共情,可能会出现‘共情疲劳’。就像长期超负荷运动会造成肌肉损伤一样,过度使用你的共情能力,很可能会给你的身体和情绪造成负面影响。”《读者》2021 年第 11 期中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过度卷入他人负面情绪的危害。正如长期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导致肌肉损伤,过度投入他人的情感世界,牺牲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会让我们身心俱疲。
曾看过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徒弟问师傅:“如果有人指着你骂你会怎么处理?”师傅回答:“我就静静地看着他骂,看他暴跳如雷口不择言,看他愤怒的火焰在燃烧。”这种处理方式蕴含着智慧。当一个人向我们输送负能量时,意味着他自身已被负能量所充斥。若我们选择回应,便与他产生连接,进而被拖入其负面的能量磁场。故而,一个人若想改变命运,最佳途径便是永不回复负能量。
所有的负能量,最终都需自己埋单。设想一下,若不小心被毒蛇咬伤,谁会拿着棒子追着蛇跑,非要将其打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却会成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