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放滤波电路是利用运算放大器(运放)的高增益、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等特性,结合电容、电阻等无源元件构成的滤波电路,能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选择通过或抑制。下面从其原理、类型以及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原理
运放滤波电路主要基于 RC(电阻 - 电容)滤波原理,并借助运放增强性能。在 RC 滤波电路中,电容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呈现不同的容抗(XC=2πfC1 ,其中 f 是信号频率,C 是电容值),频率越高,容抗越小;电阻的阻值不随频率变化。通过合理配置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就能让电路对不同频率的信号产生不同的响应。
运放接入电路后,能起到以下作用:
- 提高带负载能力:运放的低输出阻抗特性,使得滤波电路在连接负载后,输出电压不易受负载变化的影响,保证滤波效果的稳定性。
- 提升增益:可以根据需求设置运放的增益,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满足后级电路对信号幅度的要求。
- 隔离前后级电路:高输入阻抗特性使运放能够减少前级电路的负载效应,避免后级电路对前级电路的干扰,保证各级电路独立稳定工作。
类型
- 低通滤波器(LPF):允许低频信号通过,抑制高频信号。典型的一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由一个电阻、一个电容和一个运放组成,信号从电阻输入,电容连接在运放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随着信号频率升高,电容容抗减小,更多信号通过电容反馈到反相输入端,使输出信号幅度逐渐减小。二阶或高阶低通滤波器能实现更陡峭的过渡带,更有效地抑制高频信号。
- 高通滤波器(HPF):与低通滤波器相反,允许高频信号通过,抑制低频信号。一阶有源高通滤波器中,电容与电阻的位置和低通滤波器中相反,信号从电容输入,电阻连接在运放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当信号频率降低时,电容容抗增大,信号衰减加剧,从而实现高通滤波功能。
- 带通滤波器(BPF):只允许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抑制该范围之外的信号。一般由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组合而成,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高于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两者之间的频率范围即为通带。
- 带阻滤波器(BEF,又称陷波滤波器):抑制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让该范围之外的信号通过。常见的是基于双 T 网络的有源带阻滤波器,通过调整双 T 网络的参数以及运放的反馈电阻,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有效抑制。
应用
- 音频处理:低通滤波:用于去除音频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比如在音响系统中,滤除超出音频范围(一般认为 20Hz - 20kHz )的高频干扰,使声音更加纯净。高通滤波:去除音频信号中的低频噪声,如交流电源产生的 50Hz 或 60Hz 工频干扰,同时还能避免低频信号对扬声器的过度驱动,保护扬声器。带通滤波:在均衡器中,通过设置不同频段的带通滤波器,对不同频率范围的声音信号进行提升或衰减,以满足不同的音效需求。
- 传感器信号处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往往夹杂着各种噪声。例如,温度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可能会受到周围电磁环境的干扰,通过低通滤波器可以滤除高频噪声,得到更准确的温度信号;应变片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中可能存在低频的机械振动干扰,使用高通滤波器可去除低频噪声,提取有用的应变信号。
- 电源电路: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会存在高频开关噪声,使用低通滤波器可以滤除这些高频噪声,使输出的直流电压更加稳定,为后级电路提供纯净的电源。
- 通信系统:在无线通信中,带通滤波器用于从众多频率的信号中选取特定频段的信号进行处理,滤除其他频段的干扰信号;带阻滤波器则可用于抑制特定频率的干扰信号,如在 GSM 通信系统中,抑制与工作频段相近的干扰信号,保证通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