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几乎所有教你如何写Introduction的,都告诉你有一种叫做“漏斗式”的方法,我理解的漏斗式写作方法就是依次写好这5个部分,已达到逐层聚焦的作用:
①大背景大帽子:例如汽车保有量逐年提高,排放问题日益凸显。
②文献综述:通常有三方向导向(结果导向、方法导向和理论导向),技巧是把引用文献的摘要换个说法表述,如果引用文献较多,建议把类似的放在一起说,也可以列个表格。
③提出未知/存在问题:比如已有研究结果不一致、理论计算公式不准确、模型参数设置不合理、研究内容覆盖度不够,又出现了新问题等等,总之就是“挑前人的刺儿”!
④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及研究目的
⑤高度概括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即材料与方法部分精炼
材料与方法/相关背景
1相关背景研究
1.1分区调度
在符合ARINC653标准的分区操作系统中,分区有两层概念,一层是空间分区,另一层是时间分区。
空间分区可以将内存划分为互不重叠的内存区域,使得每个分区都有自己独有的存储空间,程序在分区中运行时可以将虚拟地址映射到独有存储空间的物理地址,从而减少不同分区内程序之间的相互干扰。
时间分区是指系统时间被分为多个时间窗口,每个分区占用至少一个时间窗口。通过时间分区的方法使得不同分区运行时间可预测,提高分区内程序运行的实时性、准确性、可预测性。
在符合ARINC653标准的系统中任务调度使用两层调度的方法,上层调度为分区间调度,下层调度为分区内调度。
分区间调度的基本单位是分区,通过分区参数设计【3】、时间片算法的改进等对调度算法进行改进和提高。
分区内调度类似于单核实时操作系统中使用的调度算法,如最早截止时间优先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最低松弛度优先算法等幻。
1.2多核架构调度目前操作系统有三种多核架构处理方式,每种架构调度有不同的要求和方法。
①对称多处理(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SMP)架构:一个操作系统实例同时管理多个处理器核,应用任务可以在不同处理器之间进行迁移。SMP结构的操作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共享,每个任务都可以被任意一个CPU执行,任务之间可以通过共享内存进行高效通信。
②非对称多处理(A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AMP)
架构:每个处理器核上运行独立操作系统实例,各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独占的资源,其他资源由其他系统专享或者分配给各个系统专用,每个处理器核上运行的程序与在一个单独操作系统上运行类似。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