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DO-178A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是面向软件的开发技术和开发方法的。但是,软件的开发技术更新很快,新的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这样,DO-178A很快就显得跟不上步伐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TCA决定再次修订这个标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RTCA和EUROCAE的专家们改变了制订这个标准的原则,从原来的“面向开发技术和方法”改成“面向目标”和“面向进程”。这样,他们决定完全重写这个标准。终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版本:DO-178B在1992年问世了,至今还在应用中。
现在,DO-178B早就成了国际公认的民用航空机载软件的开发标准。一架民用飞机(相对军用飞机而言)不经过“民航标准体系”的适航认证,是不可以飞行的。而这个“民航标准体系”中,针对机载软件适航认证的,就是DO-178B标准。由此可见DO-178B的重要性。
DO-178B在中国的快速传播
可以说,DO-178B问世以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中国的推广和传播是非常缓慢的。
DO-178B标准发布后,有人把它翻译成了中文。这可能是中国第一批接触DO-178B标准的人士做出的贡献了。我有幸拜读过这个翻译稿,对这些DO-178B的先驱工作者们深表敬仰,同时也对他们做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但本人窃以为当时的翻译人员缺乏对标准的深刻认识,仅从字面上和语法上把英文翻译成了中文,导致歧义、纰漏和谬误颇多。有些章节经过翻译后显得更加含混晦涩,对英文基础好的人来说,还不如直接看原文省事。这或许也是这个中文版本没有很广泛地流传开来的原因之一吧……
2003年,公司把我从法国派到中国的时候,DO-178B问世已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