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程调度。又称为低级调度。按照某种方法私策略从就绪队列中选取一个进程给CPU。
1.3.8典型的调度算法
-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CFS)
-
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
从后备队列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估计运行时间最短的作业,将他们调入内存运行。
- 短进程优先(SPF)调度算法
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一个估计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将处理机分配给它,使之立即执行。
优先级调度算法
根据能否抢占进程,可将调度算法分为:
(1)非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
(2)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
根据进程创建后其优先级是否可以改变,分为:
(3)静态优先级。优先级在创建进程时确定且在进程的整个运行期间保持不变。
(4)动态优先级。可动态调整优先级。
-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主要用于作业调度,该算法是对FCFS调度算法和SJF调度算法的种综合平衡,同时考虑每个作业的等待时间和估计的运行时间。在每次进行作业调度时,先计算后备作业队列中每个作业的响应比,从中选出响应比最高的作业投入运行。
(1)当作业的等待时间相同时,则要求服务时间越短,其响应比越高,有利于短作业。
(2)当要求服务时间相同时,作业的响应比由其等待时间决定,等待时间越长,其响应比越高,因而它实现的是先来先服务
(3)对于长作业,作业的响应比可以随等待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其等待时间足够长时,其响应比便可升到很高,从而也可获得处理机。克服了饥饿状态,兼顾了长作业。
6.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7.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的实现思想如下:
(1)应设置多个就绪队列,并为各个队列赋予不同的优先级,第1级队列的优先级最高,第2级队列次之,其余队列的优先级逐次降低。
(2)赋予各个队列中进程执行时间片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在优先级越高的队列中,每个进程的运行时间片就越小。例如,第2级队列的时间片要比第1级队列的时间片长1倍…第计1级队列的时间片要比第i级队列的时间片长1倍。
(3)当一个新进程进入内存后,首先将它放入第1级队列的末尾,按FCFS原则排队等待调度。当轮到该进程执行时,如它能在该时间片内完成,便可准备撤离系统;如果它在一个时间片结束时尚未完成,调度程序便将该进程转入第2级队列的末尾,再同样地按FCFS原则等待调度执行;如果它在第2级队列中运行一个时间片后仍未完成,再以同样的方法放入第3级队列如此下去,当一个长进程从第1级队列依次降到第n级队列后,在第n级队列中便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运行。
(4)仅当第1级队列为空时,调度程序才调度第2级队列中的进程运行;仅当第1(i-1)级队列均为空时,才会调度第i级队列中的进程运行。如果处理机正在执行第i级队列中的某进程时又有新进程进入优先级较高的队列(第1(i-1)中的任何一个队列),则此时新进程将抢占正在运行进程的处理机,即由调度程序把正在运行的进程放回到第i级队列的末尾,把处理机分配给新到的更高优先级的进程。
2各模块伪码算法
磁盘调度算法共分四种: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算法、扫描调度(SCAN)算法、循环扫描(C-SCAN)算法。故本设计有一个主函数定义模块和四个调度算法模块,共计五个模块,如图2.1所示。
图2.1程序流程图
2.1定义函数部分主要代码
此模块为整个程序代码段的主函数。它主要定义了其它的四个程序子模块。分别是: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算法、扫描调度(SCAN)算法、循环扫描(C-SCAN)算法。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FCFS(int
a[],int n);
void SSTF(int
a[],int n);
void SCAN(int
a[],int n);
void CSCAN(int
a[],int n);
2.2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
这是一种简单的磁盘调度算法。它根据进程请求访问磁盘的先后次序进行调度,磁头访问序列不变,依次读出。此算法的优点是公平、简单,且每个进程的请求都能依次得到处理,不会出现某一进程的请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但此算法由于未对寻道进行优化,致使平均寻道时间可能较长。
优点:简单,公平;
缺点:效率不高,相邻两次请求可能会造成最内到最外的柱面寻道,使磁头反复移动,增加了服务时间,对机械也不利。
输入磁道号,按先来先服务的策略输出磁盘请求序列,求平均寻道长度,输出移动平均磁道数,如图2.2所示。
部分主要代码:
void FCFS(int
a[],int n)
{
int sum=0,j,i,first=0,now;
cout<<“请输入当前磁道号:”;
cin>>now;//确定当前磁头所在位置
cout<<“磁盘调度顺序为:”<<endl;
for(
i=0;i<n;i++){
cout<<a[i]<<"
";}
for(i=0,j=1;j<n;i++,j++){
first+=abs(a[j]-a[i]);}
sum+=first+abs(now-a[0]);
cout<<endl;
cout<<"移动的总磁道数为: "<<sum<<endl;}
图2.2 先来先服务算法流程图
2.3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算法部分主要代码
该算法选择这样的进程,其要求访问的磁道与当前磁头所在的磁道距离最近,以使每次的寻道时间最短,将磁道序号由小到大排列,将当前磁头位置虚拟插入,找出位置所在。判断左右两端哪个位置距离该位置较近,即为下一个访问号,并据此方向至最大值或最小值,接着磁头方向转变,跳过已访问过的磁道,顺势完成后半部分的调度。但这种调度算法却不能保证平均寻道时间最短,优先选择距当前磁头最近的访问请求进行服务,主要考虑寻道优先。
优点:改善了磁盘平均服务时间,相较于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有更好的寻道性能,使每次的寻道时间最短。
缺点:造成某些访问请求长期等待得不到服务,易造成某个进程发生“饥饿”现象。
将磁道号用冒泡法从小到大排序,输出排好序的磁道序列,输入当前磁道号,根据前磁道在已排的序列中的位置,选择扫描的顺序,求出平均寻道长度,输出移动的平均磁道数,如图2.3所示。
部分主要代码:
for(i=0;i<n;i++)
for(j=i+1;j<n;j++)
{
if(a[i]>a[j])
{
te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