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群算法(带约束处理)——Python&Matlab实现

粒子群算法思想来源于实际生活中鸟捕食的过程。假设在一个n维的空间中,有一群鸟(m只)在捕食,食物位于n维空间的某个点上,对于第i只鸟某一时刻来说,有两个向量描述,一个是鸟的位置向量,第二个是鸟的速度。假设鸟能够判断一个位置的好坏,所谓“好坏”,就是离食物更近了还是更远了。鸟在捕食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鸟群中的其他鸟的位置决定自己的速度,根据当前的位置和速度,可以得到下一刻的位置,这样每只鸟通过向自己和鸟群学习不断的更新自己的速度位置,最终找到食物,或者离食物足够近的点。

粒子群是比较经典的有自适应过程的算法,类似的有蝙蝠算法、布谷鸟算法、蜂群算法等,某个粒子的移动会参考历史最优和当前最优,可以通过设置c1、c2表示两者的重要程度,每个粒子移动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速度也会收到w的影响,以上三者共同决定粒子下一步到达的位置。

2.1.2 更新规则

PSO初始化为一群随机粒子(随机解)。然后通过迭代找到最优解。在每一次的迭代中,粒子通过跟踪两个“极值”(pbest,gbest)来更新自己。在找到这两个最优值后,粒子通过下面的公式来更新自己的速度和位置。

其中:f为当前适应度函数的平均值;v为粒子速度;x为粒子位置;rand()为介于(0,1)之间的随机数;c1、c2是学习因子,通常c1=c2=2;best为当前最优解;bestx为历史最优解。

公式(1)的第一部分称为**【记忆项】,表示上次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影响;公式(1)的第二部分称为【自身认知项】,是从当前点指向粒子自身最好点的一个矢量,表示粒子的动作来源于自己经验的部分;公式(1)的第三部分称为【群体认知项】,是一个从当前点指向种群最好点的矢量,反映了粒子间的协同合作和知识共享。粒子就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同伴中最好的经验来决定下一步的运动。以上面两个公式为基础,形成了PSO的标准形式。**

公式(2)和 公式(3)被视为标准PSO算法

2.1.3 惩罚项

惩罚项。它的思想类似线性规划内点法,都是通过增加罚函数,迫使模型在迭代计算的过程中始终在可行域内寻优。

在粒子群算法中,每一步迭代都会更新 Pbest 和 Gbest,虽然可以将有约束问题转换为无约束问题进行迭代求解,但是问题的解 xi依然存在不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因此需要编制一些规则来比较两

个粒子的优劣,规则如下

1.如果两个粒子 xi 和 xj 都可行,则比较其适应度函数 f(xi)和f(xj),值小的粒子为优。

2.当两个粒子 xi 和 xj 都不可行,则比较惩罚项 P(xi)和 P(xj), 违背约束程度小的粒子更优。

3.当粒子 xi 可行而粒子 xj 不可行,选可行解。对于粒子的上下限约束 可以体现在位置更新函数里,不必加惩 罚项。 具体思路就是遍历每一个粒子的位置,如果超除上下限,位置则更改为上下限中的任何一个位置

2.2 程序框图


2.2.1 伪代码

2.2.2 程序框图

### 使用粒子群算法实现最小化目标函数 #### MATLAB 实现方法 为了利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求解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在MATLAB环境中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构建PSO模型并执行优化过程[^1]: - **初始化参数**:定义种群大小、最大迭代次数以及惯性权重等关键参数。 - **创建个体结构体数组**:每一个个体代表一个可能解决方案,其中包含速度向量与位置坐标;同时记录当前最佳和个人历史最好位置。 ```matlab % 初始化设置 options = optimset('Display','iter'); nvars = 2; % 假设是一个二维空间中的问题 LB = [-5,-5]; UB = [5,5]; PopulationSize = 30; MaxIter = 100; % 定义适应度函数句柄 fitnessfcn = @(x)(sum(x.^2)); % 执行PSO寻优操作 [x,fval] = particleswarm(fitnessfcn,nvars,LB,UB,options); disp(['找到的最佳解为:',num2str(x)]); disp(['对应的最低代价(适应度):',num2str(fval)]); ``` 此段代码展示了如何配置基本选项并通过`particleswarm()`内置命令调用来启动搜索流程。这里采用了一个简单的二次型作为测试用的目标函数\(f(\mathbf{x})=\sum_{i=1}^{d}{x_i^2}\),适用于验证算法性能。 #### Python 实现方案 对于Python环境下的应用实例,则可借助第三方库PySwarm简化编程工作流。下面给出一段完整的脚本说明怎样运用该工具包完成相似的任务[^4]: ```python from pyswarm import pso def objective_function(X): """自定义待优化的目标函数""" x, y = X return (x - 3)**2 + (y + 2)**2 lb = (-10, -10) # 下界限制 ub = (+10, +10) # 上界限制 optimal_solution, optimal_value = pso(objective_function, lb, ub) print("Optimized Solution:", optimal_solution) print("Minimum Value Found:", optimal_value) ``` 上述例子中选择了另一个不同的凸面抛物面方程作为研究对象,并指定了更宽泛的位置范围约束条件。\((-∞,+∞)\)内的任意实数都可能是合法输入变量取值之一。经过一系列探索之后返回了使给定表达式的输出达到极小化的那一对数值及其对应的结果。 #### 性能评估标准 当讨论到具体案例时提到,在大约一千轮循环结束之际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解答——最优坐标的估计落在\((0,0)\)附近,而此时所关联的成本几乎降到了零点上下浮动很小的程度内[^3]。这样的结论证明了即便面对复杂场景下难以解析处理的情况,只要适当调整控制因子就能让PSO发挥出色的表现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