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A的类型:
第一类LSA:router LSA,每台路由器都会产生,描述区域内部与路由器直连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这台路由器所有直连的链路类型和链路开销等信息,并向邻居传播。(只在始发区域内传播)
第二类LSA:network LSA,由DR产生,描述连接到一个特定的广播网络或者NBMA网络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包含在该网络上连接的所有路由器以及掩码信息,记录这一网段上所有路由器的router ID(包括DR自己的)只在区域内传播。P2P和P2MP不产生。
第三类LSA:summary LSA,由ASBR产生,将所连区域内的链路信息以子网的形式传播到相邻的区域。本质上是将第一类和第二类的LSA收集起来以路由子网的形式传播。直接传递的是路由子网信息,不是链路状态描述,因此,不会运用SPF算法进行计算,直接作为路由条目加入路由表中。
第四类LSA:ASBR Summary-LSA,由ABR产生,描述的目标网段是一个ASBR的Router ID。第四类LSA不会主动产生,触发条件为ABR收到一个五类LSA,意义在于让区域内部路由器知道如何到达ASBR。
第五类LSA:AS External-LSA,由ASBR产生,描述到达AS外部的路由信息。该类LSA一旦产生,将在整个OSPF系统范围内扩散(特殊区域除外)。AS外部的路由信息来源一般是通过路由引入的方式,将外部路由在OSPF路由域内部发布。第五类LSA传递也都是路由信息,而不是链路状态信息。路由器在处理第五类LSA的时候,也不会运用SPF算法,而是作为路由条目加入路由表中。
第五类 LSA 携带的AS外部路由信息分为两种:
第一类外部路由(Type1):是指接收到路由的可信程度较高,并且和OSPF自身路由的开销具有可比性,所以到第一类外部路由的开销等于本路由到相应的ASBR的开销与 ASBR到该路由目的地址的开销之和。
第二类外部路由(Type2):是指接收路由的可信度比较低,所以OSPF协议认为从ASBR到自治系统之外的开销远远大于在自治系统之内到达ASBR的开销。所以计算路由开销时将主要考虑前者,即到第二类外部路由的开销等于ASBR到该路由目的地址的开销。如果计算出开销值相等的两条路由,再考虑本路由器到相应的ASBR的开销。
在第五类LSA中专门有一个E位标识引入的是第一类外部路由还是第二类外部路由。默认情况下ospf引入的都是第二类外部路由。
Forwarding Address(转发地址):FA地址随第五类LSA通告给其它路由器,以表明到达这条外部路由需要经过自己,其它路由器通过OSPF路由计算可以得知如何到达该ASBR(此时就需要第四类LSA协助),这个FA地址通常为0.0.0.0。在一定条件下FA地址可以为非0.0.0.0的IP地址,其它路由器如果存在到达该IP地址的合法路由,则可以通过该地址到达目的地而不一定要经过ASBR,从而达到路径优选的目的。
- 通常在5类LSA中,FA填写为0.0.0.0,满足以下条件时,FA设置为非0:
- OSPF在下一跳接口启动
- 下一跳接口非静默端口
- 下一条接口非P2P或P2MP接口
- FA设置为非0的目的时路径优选
有四类一定有五类,当五类为空时ASBR不产生四类LSA。
第七类LSA:NSSA LSA,描述的是在NSSA区域引入的AS外部路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