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类加载器,类加载器有哪些?
1、什么是类加载器?
类加载器负责加载所有的类,其为所有被载入内存的类生成一个 java.lang.Class 实例对象。
2、类加载器有哪些?
JVM 有三种类加载器:
(1)启动类加载器
该类没有父加载器,用来加载 Java 的核心类,启动类加载器的实现依赖于底层操作系统,属于虚拟机实现的一部分,它并不继承自 java.lang.classLoader。
(2)扩展类加载器
它的父类为启动类加载器,扩展类加载器是纯 java 类,是 ClassLoader 类的子类,负责加载 JRE 的扩展目录。
(3)应用程序类加载器
它的父类为扩展类加载器,它从环境变量 classpath 或者系统属性 java.lang.path 所指定的目录中加载类,它是自定义的类加载器的父加载器。
2、说一下类加载的执行过程?
当程序主动使用某个类时,如果该类还未被加载到内存中,JVM 会通过加载、连接、初始化 3 个步骤对该类进行类加载。
1、加载
加载指的是将类的 class 文件读入到内存中,并为之创建一个 java.lang.Class 对象。
类的加载由类加载器完成,类加载器由 JVM 提供,开发者也可以通过继承 ClassLoader 基类来创建自己的类加载器。
通过使用不同的类加载器可以从不同来源加载类的二进制数据,通常有如下几种来源:
- 从本地文件系统加载
- 从 jar 包加载
- 通过网络加载
- 把一个 Java 源文件动态编译,并执行加载
2、连接
当类被加载之后,系统为之生成一个对应的 Class 对象,接着进入连接阶段,连接阶段负责将类的二进制数据合并到 JRE 中。
类连接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1)验证
文件格式验证
元数据验证
字节码验证
符号引用验证
(2)准备
为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默认初始值。
(3)解析
将类的二进制数据中的符号引用替换成直接引用。
3、初始化
为类的静态变量赋予初始值。
3、JVM 的类加载机制是什么?
JVM 类加载机制主要有三种:
1、全盘负责
类加载器加载某个 class 时,该 class 所依赖的和引用其它的 class 也由该类加载器载入。
2、双亲委派
先让父加载器加载该 class,父加载器无法加载时才考虑自己加载。
3、缓存机制
缓存机制保证所有加载过的 class 都会被缓存,当程序中需要某个 class 时,先从缓存区中搜索,如果不存在,才会读取该类对应的二进制数据,并将其转换成 class 对象,存入缓存区中。
这就是为什么修改了 class 后,必须重启 JVM,程序所做的修改才会生效的原因。
4、什么是双亲委派模型?
如果一个类收到了类加载请求,它并不会自己先去加载,而是把这个请求委托给父类的加载器执行,如果父加载器还存在其父加载器,则进一步向上委托,依次递归,请求将最终到达顶层的启动类加载器,如果父类加载器可以完成父加载任务,就成功返回,如果父加载器无法完成加载任务,子加载器才会尝试自己去加载,这就是双亲委派模型。
双亲委派模式的优势:
- 避免重复加载;
- 考虑到安全因素,java 核心 api 中定义类型不会被随意替换,假设通过网络传递一个名为 java.lang.Integer 的类,通过双亲委派模式传递到启动加载器,而启动加载器在核心 Java API 中发现同名的类,发现该类已经被加载,就不会重新加载网络传递的 Integer 类,而直接返回已加载过的 Integer.class,这样可以防止核心 API 库被随意篡改。
5、怎么判断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
1、引用计数算法
(1)判断对象的引用数量
通过判断对象的引用数量来决定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
每个对象实例都有一个引用计数器,被引用 + 1,完成引用 - 1;
任何引用计数为 0 的对象实例可以被当做垃圾回收;
(2)优缺点
优点:执行效率高,程序受影响较小;
缺点:无法检测出循环引用的情况,导致内存泄漏;
2、可达性分析算法
通过判断对象的引用链是否可达来决定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
如果程序无法再引用该对象,那么这个对象肯定可以被回收,这个状态称为不可达。
那么不可达状态如何判断呢?
答案是 GC roots,也就是根对象,如果一个对象无法到达根对象的路径,或者说从根对象无法引用到该对象,该对象就是不可达的。
以下三种对象在 JVM 中被称为 GC roots,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
(1)虚拟机栈的栈帧
每个方法在执行的时候,JVM 都会创建一个相应的栈帧(操作数栈、局部变量表、运行时常量池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