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2章物理层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①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②物理层的作用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③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物理层规程。

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①机械特性: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等。

②电气特性:电压范围。

③功能特性:某一电平的电压意义。

④过程特性: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数据在计算机内部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但数据在通信线路上的传输方式一般都是串行传输(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因此物理层还要完成传输方式的转换。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传输系统和目的系统。

源系统一般包括: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够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调制器。

目的系统一般包括: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把它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解调器。终点: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数字比特流,然后把信息输出。

传输系统位于源系统和目的系统之间,可以是简单的传输线,也可以是复杂网络系统。

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数据通常是有意义的符号序列。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信号可分为:①模拟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②数字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称为码元。

2.2.2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信道一般都是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三种基本方式:①单向通信。②双向交替通信。③双向同时通信。

来自信源的信号常称为基带信号。

调制:①基带调制:仅仅对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使它能够与信道特性相适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