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识css
(一)样式
1.行内样式
- 写在标签的style属性中
- 语法:
-
<h1 style="color:red;font-size:60px;">欢迎来到尚硅谷学习</h1>
- 注意点:
- 1. style 属性的值不能随便写,写要符合 CSS 语法规范,是 名:值; 的形式。
- 2. 行内样式表,只能控制当前标签的样式,对其他标签无效。
2.内部样式
- 写在 html 页面内部,将所有的 CSS 代码提取出来,单独放在 <style> 标签中。
- 语法:
<style>h1 {color: red;font-size: 40px;}</style>
- 注意:<style>标签一般都在<head>标签中
3.外部样式
- 写在单独的 .css 文件中,随后在 HTML 文件中引入使用
- 语法:
1. 新建一个扩展名为 .css 的样式文件,把所有 CSS 代码都放入此文件中
h1{color: red;font-size: 40px;}
2. 在 HTML 文件中引入 .css 文件
<link rel="stylesheet" href="./xxx.css">
- 注意点:
1. <link> 标签要写在 <head> 标签中。2. <link> 标签属性说明:
- href :引入的文档来自于哪里。
- rel :( relation :关系)说明引入的文档与当前文档之间的关系。
3. 外部样式的优势:样式可以复用、结构清晰、可触发浏览器的缓存机制,提高访问速度 ,实现了结构与样式的完全分离。4. 实际开发中,几乎都使用外部样式,这是最推荐的使用方式!
3.样式表优先级
- 优先级规则:行内样式 > 内部样式 = 外部样式
1. 内部样式、外部样式,这二者的优先级相同,且:后面的 会覆盖 前面的(简记:“后来者居上”)。2. 同一个样式表中,优先级也和编写顺序有关,且:后面的 会覆盖 前面的(简记:“后来者居上”)。
(二)语法规范
1.构成
CSS 语法规范由两部分构成:
- 选择器:找到要添加样式的元素。
- 声明块:设置具体的样式(声明块是由一个或多个声明组成的),声明的格式为: 属性名: 属性 值;
备注1:最后一个声明后的分号理论上能省略,但最好还是写上。备注2:选择器与声明块之间,属性名与属性值之间,均有一个空格,理论上能省略,但最好还是写上。
2.注释的写法:
/* 给h1元素添加样式 */h1 {/* 设置文字颜色为红色 */
color: red;
/* 设置文字大小为40px */font-size: 40px}
二、基础知识
(一)基本选择器
1.通配选择器
- 作用:可以选中所有的 HTML 元素。
- 语法:
* {属性名: 属性值;}
2.元素选择器
- 作用:为页面中 某种元素 统一设置样式。
- 语法:
标签名 {属性名: 属性值;}
/* 选中所有h1元素 */
h1 {
color: orange;
font-size: 40px;
}
/* 选中所有p元素 */
p {
color: blue;
font-size: 60px;
}
3 .类选择器
- 作用:根据元素的 class 值,来选中某些元素。
- class 翻译过来有:种类、类别的含义,所以 class 值,又称:类名。
- 语法:
.类名 {属性名: 属性值;}
- 举例:
- 注意点:
4.ID选择器
- 作用:根据元素的 id 属性值,来精准的选中某个元素。
- 语法:
#id值 {属性名: 属性值;}
- 注意:
id 属性值:尽量由字母、数字、下划线( _ )、短杠( - )组成,最好以字母开头、不要包含空格、区分大小写。一个元素只能拥有一个 id 属性,多个元素的 id 属性值不能相同。一个元素可以同时拥有 id 和 class 属性。
(二)复合选择器
1 .交集选择器
- 注意:
1. 有标签名,标签名必须写在前面。2. id 选择器、通配选择器,理论上可以作为交集的条件,但实际应用中几乎不用 —— 因为没有意义。3. 交集选择器中不可能出现两个元素选择器,因为一个元素,不可能即是 p 元素又是 span 元素。4. 用的最多的交集选择器是:元素选择器配合类名选择器,例如: p.beauty 。
2.并集选择器
- 注意:
1. 并集选择器,我们一般竖着写。
2. 任何形式的选择器,都可以作为并集选择器的一部分 。
3. 并集选择器,通常用于集体声明,可以缩小样式表体积。
3. HTML元素间的关系
分为:①父元素、②子元素、③祖先元素、④后代元素、⑤兄弟元素。
1. 父元素:直接包裹某个元素的元素,就是该元素的父元素。
2. 子元素:被父元素直接包含的元素(简记:儿子元素)。
3. 祖先元素:父亲的父亲......,一直往外找,都是祖先。
4. 后代元素:儿子的儿子......,一直往里找,都是后代。
5. 兄弟元素:具有相同父元素的元素,互为兄弟元素。
4.后代选择器
5.子代选择器
6.兄弟选择器
7.属性选择器
- 作用:选中属性值符合一定要求的元素。
- 语法:
1. [属性名] 选中具有某个属性的元素。2. [属性名="值"] 选中包含某个属性,且属性值等于指定值的元素。3. [属性名^="值"] 选中包含某个属性,且属性值以指定的值开头的元素。4. [属性名$="值"] 选中包含某个属性,且属性值以指定的值结尾的元素。5. [属性名*=“值”] 选择包含某个属性,属性值包含指定值的元素。
8.伪类选择器
一、动态伪类
二、结构伪类
常用的:
1. :first-child 所有兄弟元素中的第一个。
2. :last-child 所有兄弟元素中的最后一个。
3. :nth-child(n) 所有兄弟元素中的第 n 个。
4. :first-of-type 所有同类型兄弟元素中的第一个。
5. :last-of-type 所有同类型兄弟元素中的最后一个。
6. :nth-of-type(n) 所有同类型兄弟元素中的 第n个 。
关于 n 的值:
1. 0 或 不写 :什么都选不中 —— 几乎不用。2. n :选中所有子元素 —— 几乎不用。3. 1~正无穷的整数 :选中对应序号的子元素。4. 2n 或 even :选中序号为偶数的子元素。5. 2n+1 或 odd :选中序号为奇数的子元素。6. -n+3 :选中的是前 3 个
三、否定伪类
:not(选择器) 排除满足括号中条件的元素
四、UI伪类
1. :checked 被选中的复选框或单选按钮。
2. :enable 可用的表单元素(没有 disabled 属性)。
3. :disabled 不可用的表单元素(有 disabled 属性)。
五、目标伪类(了解)
:target 选中锚点指向的元素。
六、语言伪类(了解)
:lang() 根据指定的语言选择元素(本质是看 lang 属性的值)。
七、伪元素选择器
八、选择器优先级(权重)
(三)三大特性
1.层叠性
2.继承性
3.优先级
(四)CSS常用属性
1.像素的概念
- 概念:我们的电脑屏幕是,是由一个一个“小点”组成的,每个“小点”,就是一个像素(px)。
- 规律:像素点越小,呈现的内容就越清晰、越细腻。
2.颜色的表示
3.字体属性
字体大小
字体族
字体风格
字体粗细
字体符合写法
4.CSS文本属性
文本颜色
文本间距
文本修饰
文本缩进
文本对齐_水平
文本对齐_垂直
vertical-align

5.CSS列表属性
列表相关的属性,可以作用在 ul 、 ol 、 li 元素上

6.CSS表格属性
边框相关属性(其他元素也能用):

表格独有属性(只有 table 标签才能使用):

7.CSS背景属性
(五)盒子模型
1.CSS长度单位
2.元素的显示模式
3. 总结各元素的显示模式
4. 修改元素的显示模式
通过 CSS 中的 display 属性可以修改元素的默认显示模式,常用值如下:

5. 盒子模型的组成
CSS 会把所有的 HTML 元素都看成一个盒子,所有的样式也都是基于这个盒子。1. margin(外边距): 盒子与外界的距离。2. border(边框): 盒子的边框。3. padding(内边距): 紧贴内容的补白区域。4. content(内容):元素中的文本或后代元素都是它的内容

6. 盒子内容区(content)
7. 盒子内边距(padding)
8. 盒子边框(border)
9. 盒子外边距_margin
margin 注意事项

margin 塌陷问题

margin 合并问题

10. 处理内容溢出
11. 隐藏元素的方式
12. 布局小技巧
(六)浮动
1. 元素浮动后的特点
2. 解决浮动产生的影响
元素浮动后会有哪些影响

解决浮动产生的影响(清除浮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