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存的花费
1)每个Java对象,都有一个对象头,会占用16个字节,主要是包括了一些对象的元信息,比如指向它的类的指针。如果一个对象本身很小,比如就包括了一个int类型的field,那么它的对象头实际上比对象自己还要大。
JAVA对象 = 对象头 + 实例数据 + 对象填充(补余用的,用于保证对象所占空间是8个字节的整数倍)
2)Java的String对象,会比它内部的原始数据,要多出40个字节。因为它内部使用char数组来保存内部的字符序列的,并且还得保存诸如数组长度之类的信息。而且因为String使用的是UTF-16编码,所以每个字符会占用2个字节。比如,包含10个字符的String,会占用60个字节。
3)Java中的集合类型,比如HashMap和LinkedList,内部使用的是链表数据结构,所以对链表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使用了Entry对象来包装。Entry对象不仅有对象头,还有指向下一个Entry的指针,通常占用8个字节。
4)元素类型为原始数据类型(比如int)的集合,内部通常会使用原始数据类型的包装类型,比如用Integer来存储元素。
下面将从 Spark 中内存管理的概述开始,然后我们讨论可以采取的特定策略,以更有效地使用内存。特别是,我们将描述如何确定对象的内存使用情况,以及如何改进它——通过更改数据结构或以序列化格式存储数据。然后我们将介绍调整 Spark 的缓存大小和 Java 垃圾收集器。
2. 内存管理
Spark的内存可以大体归为两类:execution(运行内存)和storage(存储内存),前者包括shuffles、joins、sorts和aggregations所需内存,后者包括cache和节点间数据传输所需内存;
Spark1.6及以后,引入的统一内存管理机制,与静态内存管理的区别在于存储内存和执行内存共享同一块空间,可以动态占用对方的空闲区域,提供更好的性能。此种方式使得我们不需要修改内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