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蓝最近在研究一种浮点数的表示方法:RR 格式。对于一个大于 00 的浮点数 dd,可以用 RR 格式的整数来表示。给定一个转换参数 nn,将浮点数转换为 RR 格式整数的做法是:
- 将浮点数乘以 2n2n;
- 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
输入格式
一行输入一个整数 nn 和一个浮点数 dd,分别表示转换参数,和待转换的浮点数。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表示答案:dd 用 RR 格式表示出来的值。
数据范围
用 ll 表示将 dd 视为字符串时的长度。
对于 50%50% 的评测用例:1≤n≤101≤n≤10,1≤l≤151≤l≤15。
对于 100%100% 的评测用例:1≤n≤10001≤n≤1000,1≤l≤10241≤l≤1024;保证 dd 是小数,即包含小数点。
输入样例:
2 3.14
输出样例:
13
样例解释
3.14×22=12.563.14×22=12.56,四舍五入后为 13。
代码+解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mul函数是用来*2然后进位
void mul(vector<int>&A,int b)
{
//用来表示进位
int t=0;
for(int i=0;i<A.size();i++)
{
t+=A[i]*b;
A[i]=t%10;
t/=10;
}
//检测t是否还有值
if(t)
A.push_back(t);
}
//add函数是用来小数点四舍五入的
void add(vector<int>&A,int b)
{
//用来表示进位
int t=1;
//i从b开始是因为从个位开始进位
for(int i=b;i<A.size();i++)
{
t+=A[i];
A[i]=t%10;
t/=10;
}
//检测t是否还有值
if(t)
A.push_back(t);
}
int main()
{
int n;
string b;
//用cin会将空格表示下次输入的标志
cin>>n>>b;
//reverse(b.begin(),b.end())是将开始和结尾调换-->如12.34--变成--34.21
reverse(b.begin(),b.end());
//b.find('.')是将小数点所在的下标找出
int dot=b.find('.');
vector<int>B;
//这里c相当于每次循环就把b的下标从小到达的值给c,然后c去判断是否为 '.',如果不为就把c的值转化为整型然后再给B
for(auto c:b)
{
if(c!='.')
{
B.push_back(c-'0');
}
}
//n--是用来表示进行了多少次*2
while(n--)
{
mul(B,2);
}
//if判断用来检测是否小数后一位>=5
//为什么:比如n=12.345--->经过转换变成543.21--->dot=3--->但是我们要找小数点后一位--->可知dot-1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
//接着通过对应下标的整数进行判断
if(B[dot-1]>=5)
add(B,dot);
//因为之前进行对调,所以这里要反向输出
for(int i=B.size()-1;i>=dot;i--)
cout<<B[i];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