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数组初识

一、数组定义

type[] =arryname;
type arrname=[];

以上是java中数组的定义的两种方式;建议使用第一个。因为她的可读性比较高,有更好的语义。

type[]与type类型完全不同,因为前者是引用类型,二后者是数据类型。

数组是一个引用类型的变量,在开始定义时候,还没指向一个确定的有效的内存空间。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对数组进行初始化。

二、数组的初始化

java中数组必须要初始化,不能之开辟空间但是不进行初始化。初始值的获取有两种

第一:系统自己分配。

第二:程序员自己分配。

1.静态初始化(由系统来分配数组的长度)

arrayname=new type[]{1,3,4,5....};
type [] arrayname={1,2,3,4...}

这里的type就是数组元素的数据类型,这里面的值的类型也要与type一样。第二种是简化的初始化,不过这个需要在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完成后才能简化。

2.动态初始化(指定长度)

arrayname=new type[length];

这里需要自己输入一个int类型的length长度。与之前一样,数组中值的类型与定义的保持一致。

int[]prices=new int[5];
//定义和初始化同时完成,使用动态初始化
//在初始化的时候,元素的类型是定义数组时类型的子类
Object [] books=new String[3];

3.使用动态初始化数组时的值

1.整型(byte,short,char,int)数组元素的值为0

2.浮点型(float,double)数组的初始值为0.0

3.字符型(char)数组元素的值为"\u0000".

4.布尔类型(boolean)数组元素的值为false

三、使用数组

java的数组索引值是从0开始的,最大索引长度为数组长度-1,由此可知通过java中的arraname.length可以得到数组的长度,所以我们可以通过for循环来操作数组。

我们可以完成2道练习题:1.给定一个数组,通过for循环来实现,从大到小来排序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 arr={1,2,3,4,5};
for (int i=0,j=arr.length;i<j;i++,j--){

int temp=arr[i];arr[i]=arr[j];arr[j]=temp;

}
//打印出结果
for (int=0;i<arr.length;i++){
System.out.print(arr[i]+"")

}
}


}

因为题目中的要求是,从大到小来排序,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数组中第一个索引与最后一个索引互换,直到俩个索引值相等取消互换。i是第一个j是最后一个,每一个循环后i自增1j自减1,直到两个相等时,结束循环。

2.给定一个数组,要求每一次运行时,得到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与上一题相似,只不过是要在指定的数组长度中,生成随机的索引值。

public class test4 {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arr={1,2,3,4,5};
Random r= new Random();
int num= r.nextln(arr.length);
for (int i=0;i<arr.length;i++){
int temp=arr[i];arr[num]=arr[j];arr[j]=temp;
//实现交换数字
}
//打印出结果
for (int j =0 ;j<arr.length;j++){
System.out.print(arr[j]+" ")}
//这里不使用println 可以把结果打印在一行上



 

}
}

四、总结

以上就是java数组的基础使用部分,下一期会深入介绍java数组中内存的知识。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Java数组的基础知识,我需要整理相关的知识点,并确保内容结构清晰。首先,我应该从数组的基本概念开始,包括定义、特点以及声明方式。然后,需要涵盖数组的初始化和赋值方法,比如静态初始化和动态初始化,可能还要提到二维数组的处理,因为引用[1]中的例子展示了二维数组的使用。 接下来,用户可能对数组的常见操作感兴趣,比如遍历、修改元素以及数组长度获取。引用[2]中的代码示例展示了遍历数组并根据条件修改元素,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如何操作数组元素。另外,需要注意Java数组允许非等长的二维数组,如引用[1]中的例子所示,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点。 还要提到数组的索引和越界问题,以及如何访问和修改元素。引用[3]和[4]中的内容可能涉及到数组初始化和访问,需要整合这些信息。例如,逐个初始化数组元素的方法,或者在使用System.out.println时如何处理数组引用,引用[4]提到会自动调用toString方法,但实际输出可能需要注意数组的字符串表示。 此外,用户可能需要了解数组的常见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比如性能考虑或内存管理。不过作为基础知识,可能不需要深入这些方面,但简要提及会更好。需要确保回答覆盖了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中的关键点,并正确引用标记。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基于已解释的内容,确保问题能够引导用户进一步学习,比如数组的遍历方法、越界异常、二维数组特性以及动态初始化等。检查所有LaTeX格式是否正确,尤其是数学表达式和代码块是否符合要求。确保使用中文回答,结构清晰,分点明确,帮助用户逐步理解Java数组的基础知识。</think>### Java数组基础知识详解 #### 一、数组基础概念 数组是存储**固定数量同类型元素**的线性数据结构,通过索引$[i]$访问元素,索引从$0$开始[^3]。 **特点**: 1. 内存连续分配,访问效率高 2. 长度固定,创建后不可改变 3. 支持基本类型和对象类型 #### 二、数组声明与初始化 1. **声明方式** ```java int[] arr1; // 推荐写法 int arr2[]; // C风格写法(合法但较少用) ``` 2. **静态初始化**(声明时赋值) ```java int[] arr = {1,2,3}; // 一维数组 int[][] matrix = {{1,2}, {3,4,5}}; // 二维数组允许不等长[^1] ``` 3. **动态初始化**(指定长度后赋值) ```java int[] arr = new int[5]; // 创建长度为5的数组 arr[0] = 1; // 逐个初始化[^3] ``` #### 三、核心操作示例 1. **遍历与修改** 引用[2]中的练习实现: ```java int[] array = {1,2,3,4,5,6,7,8,9,10};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if (array[i] % 2 == 0) { array[i] /= 2; // 偶数变为1/2 } else { array[i] *= 2; // 奇数扩大两倍 } } ``` 2. **多维数组访问** 根据引用[1]示例: ```java int[][] a = {{1,2}, {3,4,9,5,8}, {5,6}}; System.out.println(a[1][4]); // 输出8(第二行第五个元素) ``` #### 四、关键注意事项 1. **数组越界** 访问索引超过`length-1`会抛出`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2. **长度获取** 使用`.length`属性(注意不是方法): ```java System.out.println(arr.length); // 输出数组长度 ``` 3. **对象数组特性** 存储引用类型时实际存放的是对象指针,如引用[4]中`System.out.println()`会自动调用元素的`toString()`方法。 $$ \text{数组内存地址计算公式:} \quad \text{Address}[i] = \text{BaseAddress} + i \times \text{ElementSiz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