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python条件判断语句(if-elif-else)

目录

一、基本语法elif-else

1.单个if语句

2.if-else语句

3.if-elif-else语句

4.python代码缩进问题

1.为什么Python需要缩进?

2.缩进规则

5.示例

代码1:

代码2:

代码3:

与逻辑运算符结合:

二、嵌套语句

1.嵌套条件判断的基本结构

代码1:简单的嵌套if语句

代码2:多层嵌套

2.嵌套条件判断的注意事项

3.总结

三、三元运算符

1.语法

2.代码

3.总结


条件判断是编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允许程序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路径。条件判断的意义在于实现逻辑分支,从而使程序能够根据输入数据或运行时的状态做出相应的决策。

在python中,条件判断是通过if语句来实现的。条件判断允许程序根据某些条件的真假来执行不同的代码块。python提供了ifelif(可选)和else(可选)语句来实现条件判断。

一、基本语法elif-else

1.单个if语句

if condition:
    # 如果条件为True,执行这里的代码

2.if-else语句

if condition:
    # 如果条件为True,执行这里的代码
else:
    # 如果条件为False,执行这里的代码

3.if-elif-else语句

if condition1:
    # 如果condition1为True,执行这里的代码
elif condition2:
    # 如果condition1为False且condition2为True,执行这里的代码
else:
    # 如果所有条件都为False,执行这里的代码

4.python代码缩进问题

在Python中,缩进是语言语法的一部分,用于表示代码块的层次结构。与其他语言(如C、Java)使用大括号{}来定义代码块不同,Python使用缩进来区分代码块的开始和结束。缩进是Python代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代码的可读性,还决定了代码的逻辑结构。

1.为什么Python需要缩进?

可读性:缩进使代码结构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

语法要求:Python解释器通过缩进来识别代码块的层次结构。

一致性:统一的缩进风格有助于团队协作和代码维护。

2.缩进规则

  1. 缩进单位

    • Python允许使用空格或制表符(\t)进行缩进。

    • 推荐使用空格,因为制表符在不同编辑器中的显示可能不一致。

    • Python 3中,建议使用4个空格作为缩进单位

  2. 缩进层次

    • 每个逻辑块必须保持一致的缩进。

    • 缩进层次的变化表示代码块的开始和结束。

  3. 混合使用空格和制表符

    • 不推荐混合使用空格和制表符,这可能导致缩进错误。

    • 如果需要,可以通过编辑器将制表符自动转换为空格。

5.示例

代码1:

age = 18
if age >= 18:
    print("You are an adul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