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 市场占有率非常的大,是一种动态的路由协议,多数用于园区网
OSPF
运营商网络:ISIS
网络三门槛 OSPF ---->BGP------->MPLS VPN----VXLAN,EVPEN,SR SRV6
IE证只是一个敲门砖,不要梦想着启到一个决定性的坐用
为什么需要动态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
路由器之间共同遵循的一种工作机制,用于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运行的协议要相同
,不同的路由协议工作机制是不同的,不可公用
协议工作区域的理解:
A公司使用RIP进行组网,协议组网的范围:工作区域:自治系统
B公司运行OSPF OSPF管理的范围就是一个工作区域
注:由同一个组织管理的网络的设备的集合
IGP协议:RIP OSPF ISIS
EGP协议:BGP 、整个互联网都是在EGP的管理下互联互通的
EGP协议在内网用起来没有IGP那么灵活那么简单
不同自治系统之间协议不同,要用到EGP协议交互:BGP
自治合作,不同的自治系统互联EGP
IGP适合内部较为简单的路由
实现企业内部互联互通通常使用IGP 不同自治系统交互采用EGP
RIP已淘汰
路由协议是一种规则,大家都需要遵循才可以相互通信,未设置RIP协议的路由不能相互通信
(RIP,彼此互相交换路由信息)
RIP运行的设备本身是不做路由计算的,别人告诉是多少就是多少
- 跳数距离是由发送方进行发送的30秒更新一次
- 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周期性的泛洪自己的路由表。通过路由的交互,每台路由器都从相邻的路由器学习到路由,并且加载进自己的路由表中。
- 对于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而言,路由器并不清楚网络的拓扑,只是简单的知道要去往某个目的方向在哪里,距离有多远。这即是距离矢量算法的本质。::只传递路由信息不传拓扑信息
路由信息:网络号,掩码,开销
拓扑信息:网络的组成结构
RIP的开销最大值15 大于15就认为是无穷大,网络的直径不能超过15
每30S更新一次路由信息对路由器带来的负载太大
网络拓扑:网络的结构,网络中有哪些路由器,他们之间是怎样连接的,连接的地址及掩码,链路类型
链路状态:OSPF
链路状态:用于描述网络拓扑信息和路由信息的
拓扑:就是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链路组成
路由器通过LSA(链路状态通告)来描述拓扑 LSA:链路状态通告
Router-ID 路由器身份标识符,每台路由器的Router ID都要保证唯一性 OSPF中通过不同的Router ID来区分不同的路由器
每台路由器都存在对网络拓扑的描述能力,并且彼此交换链路信息,想知道最短路径自己都可以算出来,相邻路由器秩序定期交换链路状态信息
链路:拓扑
状态:拓扑图中的参数都是可以变的
- 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通告的的是链路状态而不是路由表。运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路由器之间首先会建立一个协议的邻居关系,然后彼此之间开始交互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链路状态通告)。
A=B=C A=C
- 每台路由器都会产生LSAs,路由器将接收到的LSAs放入自己的LSDB(Link State DataBase,链路状态数据库)。路由器通过LSDB,掌握了全网的拓扑。
判断链路状态是否一致
看网络属于网络的取值和序列号
- 每台路由器基于LSDB,使用SPF(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进行计算。每台路由器都计算出一棵以自己为根的、无环的、拥有最短路径的“树”。有了这棵“树”,路由器就已经知道了到达网络各个角落的优选路径。
无环:百分之百解决环路
树:确保每个网络都是最短路径
SPF:最短路径优先
OSPF 先知道有环,才能去实现无环,
如果是开销相同的,会自动做负载分担,如果不是开销相同的,会把开销大的路径自动砍掉,用开销小的
每台路由器都计算出一棵以自己为根的、无环的、拥有最短路径的“树”
一旦状态发生变化就会重新执行SPF计算
先画轮廓再去细描
RIB表
OSPF大框架工作机制
相邻的路由器之间都要去运行OSPF协议,通过SPF算法计算路径
路由器通过LSA(链路状态通告)来描述拓扑 LSA:链路状态通告
1、建立邻居关系-----2、进行链路状态信息交换(LSA)(路由器已自己为根算出一颗无环的最短路径树)---------3、进行SPF最短路径计算----------4、生成路由表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