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软件设计师包含两个考试科目: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两个科目都是机考。 基础知识考试题型为客观选择题,共计75道选择题; 应用技术考试题型为问答题,共六道大题,有必做题和选做题,要求考生回答五道试题,其中前四题为必做题,后面两题是选做题。 根据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要求,应用技术要求考生掌握C语言和C++、Java中的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所以后面两题一个是JAVA代码,一个是C++代码,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一题,根据说明填写代码空白处的字句。 在考前一定要对软考有正确的认识,软件设计师考核不是考编程,而是考功能设计。 这点对于复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看看这些年的试题,基础知识主要是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 应用技术是以考功能设计为主。 所以复习时要特别注意相关能力的培养。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难度不高,但是知识点广泛,题型固定且侧重点明确。 我总结了下攻略的要点,在准备时谨记: 通识:软件设计师并不难,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就更容易些,考点都是专业课中学过的内容,但是涉及面非常广。所考内容不深,但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仍然有一定的挑战~~~~!!!! 中级软件设计师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级别,主要考察考生的软件设计能力。这个级别的考试分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两部分,旨在测试考生在软件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设计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技能。 【基础知识】 这部分考试,主要涵盖计算机系统知识、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技术、网络与通信、软件工程、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试题形式为客观选择题,总计75道题目,要求考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开发流程、编程语言原理等有扎实的理解。 1. 计算机系统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等内容,理解计算机如何执行程序和管理资源。 2. 数据结构与算法:熟悉常见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及其操作,以及基础算法(排序、搜索等)。 3. 数据库技术:掌握关系数据库模型,SQL语句的基本操作,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 4. 网络与通信:理解TCP/IP协议栈,网络层次结构,以及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 5. 软件工程:理解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以及相关的方法论和工具。 6. 法律法规:了解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产权、安全、隐私保护等相关法规。 【应用技术】考试则更注重实践,题型为问答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考生需要掌握至少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或Java,并能根据需求编写或修改代码。 1. 面向对象编程:理解类、对象、继承、多态、封装等概念,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 2. 代码分析与设计:根据给定的需求,分析问题,设计合理的程序结构,填充或修改代码。 3. 软件设计:理解软件设计模式,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等,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模式。 4. 功能设计:重点考核功能设计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出满足功能的软件架构。 复习策略: 1. 系统学习:按照考试大纲系统地复习各个知识点,确保覆盖所有可能的考点。 2. 做题练习:通过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 3. 实践操作:通过编程练习提升实际编程和设计能力,尤其是面向对象编程。 4. 法规理解:了解并记忆相关法规,特别是对软件开发和使用有直接影响的部分。 5. 时间管理:模拟考试环境,训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避免因时间紧张导致的失分。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考生,建议提前准备,投入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实践,以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同时,不要忽视软件设计的实践环节,这是考试的重点,也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通过系统的复习和实践,即使是中级软件设计师考试,也完全有可能顺利通过。
一、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