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网行动中,作为蓝队人员,为了防御,检测攻击与应急响应,安全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蓝队需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安全设备与工具,帮助我们实现威胁检测与防御。
一、边界防护类设备
1、防火墙(Firewall)
○功能:控制网络流量,阻断非法访问,支持IP/端口过滤、应用层协议识别等。
○高级能力:下一代防火墙(NGFW)可集成IPS、威胁情报、深度包检测(DPI)等功能。
2、Web应用防火墙(WAF)
○功能:防御Web漏洞攻击(如SQL注入、XSS、CC攻击),保护网站和API接口安全。
3、入侵防御系统(IPS)
○功能:实时检测并阻断网络层攻击(如DDoS、漏洞利用、恶意扫描)
二、检测与分析类设备
1、全流量威胁检测系统(NDR)
○功能:通过镜像流量分析网络行为,检测隐蔽隧道、APT攻击、异常通信等。
○典型工具:流量探针(如科来、Wireshark)、网络流量回溯系统。
2、沙箱(Sandbox)
○功能:对可疑文件、邮件附件进行隔离分析,识别未知恶意软件。
3、威胁情报平台(TIP)
○功能:整合外部威胁情报(如恶意IP、域名、哈希值),提升威胁响应速度。
三、终端防护类设备
1、终端检测与响应(EDR)
○功能:监控主机进程、文件、注册表等行为,实现恶意程序溯源与阻断。
2、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IDS)
○功能:检测服务器异常登录、提权操作、敏感文件篡改等行为。
3、防病毒软件(AV)
○功能:基础防御已知病毒、木马,需定期更新特征库。
四、日志与审计类设备
1、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
○功能:聚合防火墙、IDS、终端等日志,进行关联分析,生成安全告警。
○典型产品:Splunk、ELK(开源)、奇安信NGSOC。
2、数据库审计系统
○功能:监控数据库敏感操作(如SQL注入、越权访问),防止数据泄露。
五、应急响应类工具
1、漏洞扫描器
○功能:定期扫描系统漏洞(如未修复的CVE、弱口令),提供修复建议。
○工具示例:Nessus、Goby、OpenVAS。
2、取证与溯源工具
○功能:在攻击发生后提取日志、内存镜像、恶意样本,分析攻击路径。
○工具示例:Volatility、Autopsy、取证塔。
3、网络隔离设备
○功能:快速隔离受感染主机或网段,防止横向渗透。
六、其他辅助设备
1、网络测绘与资产管理
○工具示例:网络资产发现系统(如Fofa、Shodan)、CMDB,用于梳理暴露面。
2、欺骗防御系统(蜜罐)
○功能:部署伪装服务(如Honeypot),诱捕攻击者并记录攻击手法。
3、零信任设备(ZTNA)
○功能:基于身份的动态访问控制,减少内部横向移动风险。
七、协同与自动化平台
1、安全编排与自动化响应(SOAR)
○功能:自动化处置告警(如封禁IP、下发防火墙策略),提升响应效率。
2、协同作战平台
○功能:在护网期间实现多团队协同(如漏洞通报、事件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