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Thread)
特点:
是计算机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之一,用于描述并发执行的程序。
与进程是被包含于的关系
线程是进程中的独立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这些线程共享相同的内存空间和其他资源。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栈和局部变量等,但它们共享进程的全局变量和堆内存空间。多线程可以让程序并发执行,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响应能力。
创建线程的方式:
方式一
继承Thread类:
-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可以创建一个自定义的类,继承自Thread类。
- 在自定义的类中,重写Thread类中的run方法,定义线程的执行逻辑。
- 创建该自定义类的实例,并使用实例调用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的执行。
1.Java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类叫做Thread,此类的对象用来表示线程。创建线程并执行线程的步骤如下:
1.定义一个子类继承Thread类,并重写run方法
2.创建Thread的子类对象
3.调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启动线程后,会自动执行run方法中的代码)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2、必须重写Thread类的run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描述线程的执行任务。
for (int i = 1;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MyThread输出:" + i);
}
}
}
再定义一个测试类,在测试类中创建MyThread线程对象,并启动线程
public class ThreadTest1 {
// main方法是由一条默认的主线程负责执行。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3、创建MyThread线程类的对象代表一个线程
Thread t = new MyThread();
// 4、启动线程(自动执行run方法的)
t.start();for (int i = 1;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main输出:" + i);
}
}
}
打印结果如下图所示,我们会发现MyThread和main线程在相互抢夺CPU的执行权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不能直接去调用run方法,如果直接调用run方法就不认为是一条线程启动了,而是把Thread当做一个普通对象,此时run方法中的执行的代码会成为主线程的一部分。此时执行结果是这样的。
实现Runnable接口:
- 可以创建一个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类,该接口只定义了一个run方法。
- 在实现类中,实现run方法,定义线程的执行逻辑。
- 创建该实现类的实例,并将实例作为参数传递给Thread类的构造函数。
- 调用Thread实例的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的执行。
2.Java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Runnable接口,该接口中只有一个run方法,意思就是通过Runnable接口的实现类对象专门来表示线程要执行的任务。具体步骤如下
1.先写一个Runnable接口的实现类,重写run方法(这里面就是线程要执行的代码)
2.再创建一个Runnable实现类的对象
3.创建一个Thread对象,把Runnable实现类的对象传递给Thread
4.调用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启动线程(启动后会自动执行Runnable里面的run方法)
代码如下:先准备一个Runnable接口的实现类
/**
* 1、定义一个任务类,实现Runnable接口
*/
public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2、重写runnable的run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要执行的任务。
for (int i = 1;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输出 ===》" + i);
}
}
}
再写一个测试类,在测试类中创建线程对象,并执行线程
public class Thread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3、创建任务对象。
Runnable target = new MyRunnable();
// 4、把任务对象交给一个线程对象处理。
// public Thread(Runnable target)
new Thread(target).start();for (int i = 1;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main输出 ===》" + i);
}
}
}
运行上面代码,结果如下图所示
主线程main输出 ===》1
主线程main输出 ===》2
主线程main输出 ===》3
子线程输出 ===》1
子线程输出 ===》2
子线程输出 ===》3
子线程输出 ===》4
子线程输出 ===》5
主线程main输出 ===》4
主线程main输出 ===》5
线程创建方式2—匿名内部类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hreadTest2_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直接创建Runnable接口的匿名内部类形式(任务对象)
Runnable target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1;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1输出:" + i);
}
}
};
new Thread(target).start();// 简化形式1: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1;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2输出:" + i);
}
}
}).start();// 简化形式2: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1;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3输出:" + i);
}
}).start();for (int i = 1;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main输出:" + i);
}
}
}
线程的创建方式3
1.先定义一个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重写call方法
2.创建Callable实现类的对象
3.创建FutureTask类的对象,将Callable对象传递给FutureTask
4.创建Thread对象,将Future对象传递给Thread
5.调用Thread的start()方法启动线程(启动后会自动执行call方法)
等call()方法执行完之后,会自动将返回值结果封装到FutrueTask对象中
6.调用FutrueTask对的get()方法获取返回结果
代码如下:先准备一个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
单线程和多线程的区别
单线程和多线程是指程序中线程的数量的不同,它们之间有以下区别:
-
执行方式:
- 单线程程序只有一个执行线程,按照顺序依次执行任务。每个任务必须等待前一个任务完成后才能执行。
- 多线程程序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在独立的线程中执行。多个线程可以并发执行,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响应能力。
-
并发性:
- 单线程程序是串行执行的,每个任务按照顺序依次执行。只有一个任务在执行时,其他任务必须等待。
- 多线程程序可以并发执行多个任务,不同的线程可以同时执行不同的任务。多线程可以提高程序的并发性和吞吐量。
-
资源占用:
- 单线程程序只需要占用一个线程的资源,包括内存、CPU时间等。资源占用较少。
- 多线程程序需要占用多个线程的资源,包括内存、CPU时间等。资源占用较多。
-
编程复杂性:
- 单线程程序相对简单,因为只有一个执行线程,不需要考虑线程同步和并发控制等问题。
- 多线程程序相对复杂,因为涉及到多个线程的并发执行,需要考虑线程同步、资源共享和并发控制等问题。
-
错误处理:
- 单线程程序中的错误可能会导致整个程序崩溃,因为只有一个执行线程。
- 多线程程序中的错误可能只会影响到某个线程,其他线程仍然可以继续执行。
/**
* 1、让这个类实现Callable接口
*/
public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String> {
private int n;
public MyCallable(int n) {
this.n = n;
}// 2、重写call方法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 描述线程的任务,返回线程执行返回后的结果。
// 需求:求1-n的和返回。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n; i++) {
sum += i;
}
return "线程求出了1-" + n + "的和是:" + sum;
}
}
再定义一个测试类,在测试类中创建线程并启动线程,还要获取返回结果
public class ThreadTest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3、创建一个Callable的对象
Callable<String> call = new MyCallable(100);
// 4、把Callable的对象封装成一个FutureTask对象(任务对象)
// 未来任务对象的作用?
// 1、是一个任务对象,实现了Runnable对象.
// 2、可以在线程执行完毕之后,用未来任务对象调用get方法获取线程执行完毕后的结果。
FutureTask<String> f1 = new FutureTask<>(call);
// 5、把任务对象交给一个Thread对象
new Thread(f1).start();
Callable<String> call2 = new MyCallable(200);
FutureTask<String> f2 = new FutureTask<>(call2);
new Thread(f2).start();
// 6、获取线程执行完毕后返回的结果。
// 注意:如果执行到这儿,假如上面的线程还没有执行完毕
// 这里的代码会暂停,等待上面线程执行完毕后才会获取结果。
String rs = f1.get();
System.out.println(rs);String rs2 = f2.get();
System.out.println(rs2);
}
}
进程:(Process)
特点:
是计算机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之一,用于描述并发执行的程序。
与线程是包含于的关系
进程是计算机中运行的程序的实例.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内存空间、程序计数器、寄存器和文件描述符等资源。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线程。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 资源占用和创建开销:创建和销毁进程的开销较大,因为进程需要分配独立的内存空间和其他资源。而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较小,因为它们共享进程的资源。
- 通信和资源共享:进程之间需要用一些特定的机制(如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而线程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共享数据,因为它们共享进程的内存空间。
- 调度和切换:线程的切换比进程的切换更加轻量级,因为线程之间不需要切换内存空间和其他资源。线程调度更快,且开销更小。
- 并发性:进程之间是独立的,它们可以并发执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而线程是进程的执行单元,它们之间可以并发执行,提高单个程序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