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长史
目录
一、网络发展史
人类使用的语言-----抽象语言
抽象语言-------电脑---加工车间---二进制
应用层:人机交互 抽象语言------编码
表示层:编码--------二进制
网络层:IP 互联网协议 IP地址----逻辑地址
介质访问控制层:驱动 逻辑
物理层:CPU GPU
数据传递 存储介质
最好的传输方式-----人类第一次提出了想要组件网络的概念
人类最早的网络----对等网
增大网络--------当今互联网的程度
1.节点增加(HUB集线器为物理层设备,仅对电流进行加压和传导,任意接口进入的电流,均会被集线器使用自带供电,加压后延其他所有接口导出。)
2.距离延长 ---中继器(放大器-- 使用独立的供电,进行电压恢复–纯物理加压–属于物理层–由于其不对电波的波形进行修改,故不能无限延长传输距离)波形失帧
网线---------RJ-45双绞线 --------100M
节点增加------拓扑
直线型拓扑
环形拓扑
树状拓扑
波环型/全网状
星型拓扑
节点增加的机器-----HUB集线器
HUB集线器为物理层设备,仅对电流进行加压和传导,任意接口进入的电流,均会被集线器使用自带供电,加压后延其他所有接口导出。
导致的问题:
1、不安全
2、延时很大— 产生大量的垃圾信息
3、冲突问题— 排队 CSMA/CD
4、地址需求— 唯一, 格式统一
MAC地址— 网卡芯片的ID,出厂烧录 全球唯一 由于存储在网卡芯片的控制程序中,而控制程序属于介质访问控制层,介质层的简称为MAC,故称其成MAC地址;
48位二进制构成 在应用层使用 16进制标识
ipconfig/all-------查看电脑的所有地址信息
源MAC 目标MAC
冲突问题:相似电流会互相吸引 碰撞随后抵消
解决方案:
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排队机制— 没有完全解决冲突,且大大降低了通讯效率;
机制解析:
1.首先使用监听功能,当发现有消息在传输时,停止自身消息发送,进行等待,随时准备进入下一阶段。
2.当前消息发送完成时,立刻发送自身消息。
3.当消息相撞时,会给彼此发送一个阈值,因为这个阈值是随机发送的,所以一定会有大小之分,当阈值到期时,再次发送自身消息。
结论:虽然解决了一定的冲突问题,但是延时大大上升。
网络增大的核心要求:
1.无限的传输距离
2.完全没有冲突 --- 所有的节点可以同时去收发自己的数据
3.形成单播 --- 一对一的传输
网桥 --- 交换机:属于介质访问控制层 --- 控制物理层 二进制与电流间的转换
作用:
1、提供端口密度 — 继承集线器的功能 — 同时连接多个节点
2、无限的传输距离 — 识别、存储功能、读写功能
3、彻底解决冲突 — 识别、存储 — 二进制可被存储和记录
4、实现单播转发 — 节点之间一对一通讯
二、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交换机的工作过程:1.当数据帧进入交换机后,交换机会首先查看该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将该MAC地址与进入接口形成映射关系,随后记录在本地的MAC地址表中,随后根据路由表查看目标MAC地址,若路由表存在记录,则直接按照路由表记录转发即可。
2.若本地MAC地址表中不存在目标MAC地址的记录,则执行泛洪。
泛洪:向除了进入接口以外的所有接口进行发送
速率公式:(带宽/8)85%
对等网—变大 --> 无限的传输距离 单播 无冲突 --> 网桥(交换机 )------- 二层设备 识别MAC地址,认识则单播,不认识则泛洪 --------泛洪区域越大,则网络越卡 —> 路由器 — 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都是一个泛洪范围的终点–> internet 协议–>IP 地址–>ARP -->广播–>广播域(洪泛域)
家用路由器(软路由)
IP地址:逻辑地址 — 临时地址 存在V4/V6两个版本
IPV4:32位二进制构成 — 在应用层使用点分十进制显示(8位一分) 存在网络位和主机位的区分;网络位用于代表所在范围,主机位用于代表在范围内的编号,选用点分十进制标识
二进制 十进制
00000000 0
00000001 1
00000010 2
00000100 4
00001000 8
00010000 16
00100000 32
01000000 64
10000000 128
192.168.1.1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1
192.168.1.0 255.255.0.0
192.168.2.0 255.255.0.0
子网掩码:用于规范IP地址网络位和主机位的东西
子网掩码特性:32位二进制构成,由连续的1和连续的0构成,连续的1对应网络位,连续的0对应主机位。
例:192.168.1.0 255.255.0.0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0
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192.168.2.0 255.255.0.0
11000000.10101000.00000010.00000000
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
192.168.1.0 255.255.255.0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
三、ARP协议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 通过一种地址找到另一种地址的协议
广播 – 二层广播 – 一对所有(所有:泛洪区域内的所有节点)–终端故意发送数据包时,将目标MAC地址设定为全1(该MAC地址网络中不存在),迫使交换机泛洪该数据到整个泛洪范围。
广播域=====泛洪区域 广播行为(主动) 不等于 泛洪行为(被动)
ARP缓存表:180s
MAC地址表的老化时间:300s
免费ARP/无故ARP:用于自检,检查广播域中是否有跟自己地址冲突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