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
文章平均质量分 62
待补充
Muko_0x7d2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展开
-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特点:共享一根信道。原创 2024-01-08 23:39:19 · 411 阅读 · 2 评论 -
3.2 点对点协议PPP
字节填充:原创 2024-01-07 21:55:40 · 370 阅读 · 2 评论 -
3.1 数据链路层概述
链路(link)是结点间的物理通道,无源的物理线路,中间无任何其他交换结点数据链路(data link)是节点间的逻辑通道,是把实现控制数据传输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即链路+协议数据链路层:负责通过一条链路从一个结点向物理链路直接相连的相邻结点传送帧帧: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封装网络层的数据报。原创 2024-01-07 11:45:00 · 608 阅读 · 2 评论 -
2.6宽带接入技术
目录2.6宽带接入技术2.6.1 ADSL技术ADSL 调制解调器ADSL的组成第二代ADSLxDSL2.6.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HFC网具有双向传输功能,扩展了传输频带机顶盒与电缆调制解调器(set-top box)2.6.3 FTTx技术光配线网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d)2.6宽带接入技术2.6.1 ADSL技术ADSL 调制解调器ADSL的组成第二代ADSLxDSL2.6.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HFC网具有双向传输原创 2024-01-03 11:21:17 · 433 阅读 · 2 评论 -
2.5数字传输系统
两种数字信道:T1-T4记忆口诀:光纤线路的多路复用技术绿线左边是美国SONET标准,右边是国际SDH标准原创 2024-01-02 21:55:57 · 502 阅读 · 1 评论 -
2.4信道复用技术
可让N个用户各使用一个时隙,或让更多的用户轮流使用这N个时隙。(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由于计算机数据有突发性,时分复用会导致信道利用率不高。原创 2024-01-02 19:49:53 · 559 阅读 · 2 评论 -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光波的波段。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的。原创 2024-01-01 22:29:29 · 438 阅读 · 2 评论 -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是对某一事实的不经解释并赋予一定含义的数字、字母、文字等符号及其组合的原始表达,是运送消息的实体,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正交振幅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是指能向人们表达客观物质运动和主观思维活动的文字、符号、数据、语音和图像等。是在源点与终点之间传递消息或者信息,但信息和消息有着不同的概念。(比如电信号、光信号等),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是指包含在消息中对通信者有意义的那部分内容,:让信号可以在相应信道中传输。最基本的三种调制方法。原创 2023-12-31 18:16:27 · 1109 阅读 · 2 评论 -
2.1物理层基本概念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的意义,定义接线器的每一引脚(针,Pin)的作用。: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电路特性,例如电压范围、阻抗、传输速率等。: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功能: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物理层。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位置:网络体系结构最底层。原创 2023-12-11 22:17:00 · 428 阅读 · 2 评论 -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抽象分层、统一标准。原创 2023-12-09 00:01:24 · 420 阅读 · 1 评论 -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P.S:因为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额定的,所以传播时延相当于由信道长度来决定。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原创 2023-12-06 16:17:41 · 1154 阅读 · 1 评论 -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计算机网络的多中国类别原创 2023-12-06 00:45:13 · 398 阅读 · 1 评论 -
1.3互联网的组成
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原创 2023-12-04 06:18:45 · 1455 阅读 · 1 评论 -
1.2互联网概述
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原创 2023-12-04 06:16:42 · 411 阅读 · 1 评论 -
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互联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原创 2023-12-04 06:13:12 · 530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