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小技巧,虽然不常用,但很有用。 1、当用telnet访问另外一台工作站时,回格键不能用,Del键变成了回格键,如何使回格键恢复使用? 用如下命令:Stty erase ^H 2、当用telnet登录另外一台工作站时,如何使登录工作站的图形界面显示在本机上? 使用如下方法: 在telnet之前,先使用以下命令 #set |grep DIS 用于查本机终端编号,如5.0 #xhost +登录机主机名或IP地址 在telnet之后,使用: #DISPLAY=本机主机名或IP地址:本机终端编号 #export DISPLAY 3、当root口令忘记时,怎么办?如何登录到root? 办法如下: 利用SOLARIS的启动盘来启动,然后把硬盘mount上去,修改硬盘上原etc目录下的shadow文件, 把root下的密码用一已知的用户密码代替,该密码就成为了root用户密码;或者干脆删除密码,变成无密码。然后重新启动主机,用该已知的用户密码就可登录root用户。 步骤如下: 1.把你的solaris光盘放进cdrom 2.键入stop+a 3.当出现'ok'字样时,键入boot cdrom -s 4.cd /tmp/root 5.mkdir /tmp/root/xxx (xxx是什么鬼东西就无关紧要了) 6.mount /dev/dsk/c0t0d0s0 /tmp/root/xxx (在这里c0t0d0s0是你的root盘) 7.运行csh 8.setenv TERM vt220 9.cp /tmp/root/xxx/etc/shadow /tmp/root/xxx/shadow/shadow.bak 10.vi /tmp/root/xxx/shadow,并且将root项里的password域删除即可。 11.重启动,你就可以以无密码的root登陆了,这时更改你的密码。 4、如何动态改变SWAP区的大小? 方法是:先用mkfile建一个空文件,然后用Swap 命令即可;具体步骤,举例说明如下:如利用/export/home磁盘片中的空间,把swap区扩大200m(当然你可以要求更大): a)、 #mkdir /export/home/swap #cd /export/home/swap 该步可以没有,只是为了把扩充的交换区文件放在一个统一的目录(/export/home/swap)里面。 b). #mkfile SIZEm swap1.file (SIZE大小根据你的需求,该例中是200;swap1.file是一个SIZEm的空文件,名称可以随便你自己定) c). #swap -a /export/home/swap/swap1.file (把交换区扩充SIZEm) d).建立/etc/rc2.d/S99swap并将第三步的内容写入。 (该步使系统重新启动时,可以自动把扩充的交换空间加上;如果没有该步,在系统重新启动后,需要手工加上,否则交换空间不会扩充)。 5、DOS文本文件到SOLARIS下的使用问题 如果在DOS下编的脚本文件,在SOLARIS下使用时,需要做一下变换,方法如下:在SOLARIS下用vi编辑器打开文件,按“shift+:”键进入命令模式,键入“1,$s/^M//g”,其中 ^ 是control+V键,M是control+M键。 6、内部网站上的Answerbook启动,用: /etc/init.d/ab2mgr start 7、当修改了SUN主机的PROM配置,想恢复缺省配置时,一个方法是直接用键盘敲入命令,但当输入设备设为非键盘时,该方法不行,请在重新启动机器时,按住“Stop+N”键,即恢复所有缺省配置。 8、answerbook的安装,进入……/product目录后,用如下命令:pkg -d . 9、SUN U60只能在单用户模式下运行,如何恢复? 问题描述: 为了将工作站设为从DHCP动态分配IP,并且将主机名由"unknown"改为原名 修改了/etc/init.d/rootusr,将dhcpinfo后面三行(不是四行)注释掉; hostname=`/sbin/dhcpinfo Hostname` # case $? in # 0) [ -z "$hostname" ] && hostname='unknown' ;; # 2) try_dhcp=no ;; esac 重启后,提示: /sbin/rcs:ysntax error at line 143 : 'esac' unexpected INIT:cannot creat /var/adm/utmp or /var/adm/utmpx INIT:SINGLE USER MODE 输入root口令后,只能运行在单用户模式,且vi、ls等都不能用(#vi:not found) 如何才能打开/etc/init.d/rootusr文件进行修改,恢复正常状态。 解决方法: 请找一个SOLARIS的安装启动盘,使用以下方法可以修改rootusr文件,步骤如下: (1).把你的solaris光盘放进cdrom (2).键入stop+a (3).当出现'ok'字样时,键入boot cdrom -s (4).cd /tmp (5).mkdir /tmp/xxx (xxx是什么东西无关紧要,随便取一个名字,如test) (6).mount /dev/dsk/c0t0d0s0 /tmp/xxx (在这里c0t0d0s0是你的root盘) (7).运行csh ( .setenv TERM vt220 (9).vi /tmp/xxx/etc/init.d/rootusr,把esac那行也注释掉即可。 (10).把solaris光盘拿出,reboot,重启动即可。 10、当无法显示图形界面时,如何解决? 运行Xhost + 主机名。 设置环境变量DISPLAY,DISPLAY=:0.0; export DISPAY 11、访问权限限制: 如果要限制root从远程登录,应修改/etc/default/login文件,加入一条“console=/dev/console”; 在使用ftp时,如果要限制root权限,应修改/etc/ftpusers文件,加入“root”即可 12、如何在命令行显示目录? 用惯了DOS的伙计刚用Unix时最想干的事情就是想把Unix搞得像DOS一些, 其中的一条就是把Unix的提示符设置成$p$g那样的。下面就说一说做的方法。 不同的SHELL设置的方法不同,比较方便的是GNU bash(Bourne Again Shell) 和ksh(Korn Shell)以及tcsh(csh的增强版,Linux中的csh就是到tcsh的一个 符号连接)。普通的sh(Bourne Shell)和csh设置比较罗嗦。下面就一个一个的 说各种Shell的设置方法: ksh: 由于ksh把提示符变量PS1作为一个特殊的变量看待,cd的时候ksh会自动更 新PS1的值所以只要简单的把当前路径对应的环境变量$PWD加到PS1里就行了: PS1='$PWD $ ' sh: 由于Bourne Shell只把PS1作为一个普通的变量,而且不支持别名,因此无 法完美地实现DOS中相同的功能,解决的方法是重新定义一个命令(比如xcd) 将其实现为一个函数: xcd() { cd $* ; PS1="`pwd` $ "; } 然后每次用xcd切换目录。 csh: csh虽然不对提示符变量$prompt作特殊处理,但它支持别名,可以修改一下 cd的语义,使其自动修改提示符: alias setprompt 'set prompt="${cwd}% "' setprompt# to set the initial prompt alias cd 'chdir /!* && setprompt' bash: bash提供了一些特殊的变量来支持提示符的设置,/w表示当前路径,并把 等同于$HOME的部分替换成~,以缩短提示符的长度。 PS1='/w $ ' Linux中是把hostname也加上了: PS1='/h:/w $ ' # /h 表示hostname 为了更象DOS,可以把不同的命令分得更清楚,我通常加上一个换行符: PS1=' /h:/w $ ' tcsh: tcsh的做法类似于bash,只不过变量的名字不同: set prompt='%~ ' # %~ 表示当前路径 13、如何修改屏幕分辨率? 首先,在/dev/fbs中得到图形卡类型; 然后用/usr/sbin下的相关配置命令,如ffbconfig/afbconfig等; 以 ffbconfig为例,使用#ffbconfig -prconf,获得可使用的分辨率和当前分辨率; 使用#ffbconfig -res 所选分辨率 now,即可设置为需要的分辨率; 可能会出现部分屏幕图象混乱,用LOGOUT重新登录一次即可。 14 Java BBS (Jive) Startup 说明(SUNLIBRARY 上的论坛) 在10.105.31.13上 (1). 启动Oracle a) su b) ******** c) svrmgrl e) SVRMGRL> connect internal f) SVRMGRL> startup g) SVRMGRL> quit h) lsnrctl start (2). 启动Tomcat a) su b) ******** c) cd /export/home/suneng/jakarta-tomcat-3.2.1/bin d) ./startup.sh 15、SUNRAY安装与配置 使用光盘中的utinstall命令安装软件,选缺省值即可。安装完成后,进行配置: (1)、使用/opt/SUNWut/sbin/utconfig命令,使用缺省值。 (2)、使用/opt/SUNWut/sbin/utadm -a hme1,远程管理选“Y”,使用缺省值。 16、固定IP配置: 修改或创建/etc目录下的以下文件:hosts, nodename, hostname.hme0, netmasks, defaultrouter。如果有dhcp.hme0文件,请删除该文件。然后reboot即可。 如果不想reboot,则使用以下命令: (1) ifconfig hme0 plumb (2) ifconfig hme0 10.105.31.111 up (3) ifconfig hme0 netmask 255.255.252.0 (4) route add default 10.105.31.254 17、SOLARIS重新安装时,用CDROM启动安装,在OK状态下敲入一个a,显示N个a,为什么? 因为安装软件的版本比较老,用新版本的安装软件即可 。 18、有些SUN工作站配置多INTERFACE(多IP),这样缺省情况下SUN就会发送路由信息,这些路由信息会被WIN98的计算机学到,造成路由表混乱,导致网络不通等问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取消SUN的路由转发功能: 1,在/etc目录下创建一个叫notrouter的空文件 touch /etc/notrouter 2,重启动计算机后就可以了 这种操作不会影响SUN工作站的正常使用 OpenSolaris/Solaris中文FAQ Wikipedia,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来自: OpenSolaris中国社区 URL: http://www.opensolaris.org/os/community/chinese_users 声明: 本文可自由拷贝、分发、修改及再创作; 任何问题/回答/建议/勘误请mail至讨论组以帮助和回馈社区; 讨论组: opensolaris-chinese-faq AT googlegroups.com 注: 1. 本文档只覆盖Solaris 9及以后的平台上的常见问题 2. S9/10/11 分别对应目前Solaris的发行版本9/10/11 3. x86/x32/x64/Sparc 分别对应x86包括32和64位/IA32专有/AMD64或EMT64位专有/Sparc等特定平台 目录 [隐藏] 1 一般讨论 1.1 OpenSolaris和Solaris的区别? 1.2 Solaris有那些主要版本? 1.3 Sun OS和Solaris有什么区别? 1.4 OpenSolaris的版本有哪些? 1.5 OpenSolaris是GPL的吗? 1.6 学习OpenSolaris/Solaris有哪些可用的资源? 2 系统安装 2.1 如何得到和安装Solaris? 2.2 安装Solaris对硬件有什么要求? 2.3 如何让安装一个Solaris/Windows XP/Linux共存的操作系统? 2.4 VMware 5.5版本上,Solaris安装停止在skipped interface pcn0就不动了? 2.5 安装后,显示分辨率太低,如何调整分辨率啊? 3 使用/管理/配置 3.1 OpenSolaris有PDF阅读器吗? 3.2 如何查看OpenSolaris/Solaris的版本信息? 3.3 如何查看系统内核是32位的还是64位的? 3.4 如何查看系统中CPU的数目? 3.5 为什么不能在/home下创建目录? 3.6 如何查看solaris下安装了有几块硬盘? 3.7 如何在Solaris下使用USB存储设备? 3.8 如何察看Solaris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 3.9 如何修改主机名? 3.10 如何修改IP地址? 3.11 Solaris下如何修改mac地址? 3.12 Solaris下如何给机器添加一个新硬件? 3.13 忘记了root密码,如何解决? 3.14 使用FTP时,不能以root用户登录系统,应修改什么配置文件? 3.15 Solaris下如何修改网卡的传输模式呢? 3.16 如何使用串口做系统控制台? 3.17 /目录的空间满了,怎么扩容? 3.18 Solaris如何设置ADSL拨号上网? 3.19 DNS客户端的设置 4 应用程序开发 4.1 Solaris下如何安装gcc编译器? 5 内核和驱动程序开发 5.1 Solaris是微内核操作系统吗? 5.2 Solaris上有什么样的内核级调试器? 5.3 哪里可以找到Solaris下的usb驱动程序的开发资料? [编辑] 一般讨论 [编辑] OpenSolaris和Solaris的区别? 本质上,Solaris和OpenSolaris的关系和Redhat和Linux的是类似的。 Sun以CDDL License开放了Solaris最新的开发版源代码,这就是OpenSolaris,目前OpenSolaris是和Solaris 11(Nevada)保持代码同步的。 [编辑] Solaris有那些主要版本? Solaris目前的开发版本是11(nevada),正式版本是10。以前的还有2.5/2.6/7/8/9等。 每月5号,Sun会发布一个开发版本叫做Solaris Express。 类似于Windows的Service pack,Sun还会定期推出基于主板本之上的Update版本。 例如,Solaris 10的第一个Update版本是Solaris 10 update 1。 Solaris按支持平台可分为x86和Sparc版本,其中x86版本支持32位和64位。Sparc也有32(较早的机器)和64位之分。 [编辑] Sun OS和Solaris有什么区别? 简单得说,Sun OS是Solaris的其中一个部分。 Solaris是SOE - Solaris Operating Environment的缩写,它包括以下主要部件: 1.SunOS - 系统内核 (版本号是5.x) 2.Windowing - 桌面环境JDS/CDE [编辑] OpenSolaris的版本有哪些? [编辑] OpenSolaris是GPL的吗? OpenSolaris和GNU/Linux不同,它是以CDDL License发布的。 CDDL是一种新的Open Source的License,与GPL相比,它的条款更宽松,更具有优越性。 关于CDDL的细节,你可以访问:CDDL License FAQ [编辑] 学习OpenSolaris/Solaris有哪些可用的资源? [编辑] 系统安装 [编辑] 如何得到和安装Solaris? Sun的官方站点提供Solaris 10 免费下载,有DVD和CD格式: http://www.sun.com/software/solaris/get.jsp (服务器在国外), 需要Sun Online Account账号(免费注册)。 Sun的中国技术社区gceclub也提供Solaris 10 免费下载: http://gceclub.sun.com.cn/download.html (服务器在国内),需要gceclub Account账号(免费注册)。 安装方法参考这个网页 http://blog.gceclub.sun.com.cn/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1&blogId=4 你可以选择中文安装。 [编辑] 安装Solaris对硬件有什么要求? Solaris 10的对硬件配置最低标准是: 256MB的内存 (如果使用PXE启动,需要512MB) 2G的硬盘空间 120MHZ的X86(X64)的芯片或者250MHZ的SPARC芯片 DVD或者CD-ROM驱动器 [编辑] 如何让安装一个Solaris/Windows XP/Linux共存的操作系统? [编辑] VMware 5.5版本上,Solaris安装停止在skipped interface pcn0就不动了? [x86]: 大概是Solaris显卡检测的问题,引导的时候,安装方式那里选择文本方式安装即可。 [编辑] 安装后,显示分辨率太低,如何调整分辨率啊? [X86] 可以使用kdmconfig. 如果你不熟悉Xorg的Xserver,你可以选择使用Xsun,接着该命令会引导你设置显卡,分辨率等。 Xorg的Xserver,就需要你另外配置xorg.conf或者通过使用xorgconfig命令来配置。 [编辑] 使用/管理/配置 [编辑] OpenSolaris有PDF阅读器吗? Solaris Express on sparc集成了Acrobat Reader,但是最新的Acrobat Reader目前不支持Solaris x86。 不过有一个4.05版 可以在Solaris x86上,看一般的PDF文档和中文都没有问题: http://download.adobe.com/pub/adobe/acrobatreader/unix/4.x/sunx86-ar-405.tar.gz http://download.adobe.com/pub/adobe/acrobatreader/unix/4.x/chsfont.tar.gz http://download.adobe.com/pub/adobe/acrobatreader/unix/4.x/chtfont.tar.gz [编辑] 如何查看OpenSolaris/Solaris的版本信息? 通常的“uname -a"命令就可以知道Solaris的版本: 想知道是哪一个Solaris Update版本,可以查看/etc/release文件。 对于曾经使用过Opensolaris的BFU升级的用户,应该查看/etc/motd文件。 [编辑] 如何查看系统内核是32位的还是64位的? isainfo -b [编辑] 如何查看系统中CPU的数目? 用psrinfo(1M)就可以查看。由于多内核/多线程技术的广泛采用,要查出物理CPU的数目可以使用-vp参数,例如: # psrinfo -vp The physical processor has 32 virtual processors (0-31) UltraSPARC-T1 (cpuid 0 clock 1000 MHz) UltraSPARC-T1的CPU共有8内核,每内核4个线程,因此如果单用-v参数看到的CPU数目是32个,而不是1个。 [编辑] 为什么不能在/home下创建目录? Solaris的用户目录应该创建在/export/home下,不建议直接使用/home。 这是因为Solaris的/home目录是由automounter控制的,只有automounter可以在这个目录下创建文件。如果不希望automounter管理/home目录,可以在删除/etc/auto_master文件中包含"/home"的那行,并且运行automount -v让设置生效,当然reboot也可以。 [编辑] 如何查看solaris下安装了有几块硬盘? format命令可以看有几块物理盘 Searching for disks...done AVAILABLE DISK SELECTIONS: 0. c0t0d0 /pci@1f,4000/scsi@3/sd@0,0 1. c0t1d0 /pci@1f,4000/scsi@3/sd@1,0 2. c0t2d0 /pci@1f,4000/scsi@3/sd@2,0 3. c0t3d0 /pci@1f,4000/scsi@3/sd@3,0 4. c2t0d0 /pci@6,4000/scsi@4/sd@0,0 5. c2t1d0 /pci@6,4000/scsi@4/sd@1,0 6. c2t2d0 /pci@6,4000/scsi@4/sd@2,0 Specify disk (enter its number): 0 selecting c0t0d0 [disk formatted] 随便选一个盘 再按Q退出就可以了 [编辑] 如何在Solaris下使用USB存储设备? [S11|S10u1]: OpenSolaris可以自动检测并mount USB存储设备上的文件系统。 [S10]: 如果该USB设备已经存在文件系统,且Solaris支持该文件系统,可以直接mount该文件系统。以FAT32文件系统为例,首先要了解USB设备的路径: # rmformat Looking for devices... 1. Logical Node: /dev/rdsk/c3t0d0p0 Physical Node: /pci@0,0/pci1028,151@1d,7/storage@4/disk@0,0 Connected Device: HTS42404 0M9AT00 Device Type: Removable 然后,直接mount该设备: # mount -F pcfs /dev/dsk/c3t0d0p0:c /mnt [编辑] 如何察看Solaris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 [S9|S10|S11]: 看物理内存用prtconf,在x86和sparc都通用的: # prtconf -vp | grep Mem Memory size: 2047 Megabytes 再有就是vmstat了: # vmstat 1 看vmstat的输出时,从第2行开始看,如果sr列数值比较大,就表明内存紧张。 Solaris 9开始,可以使用mdb来查看内存: # echo ::memstat | mdb -k 如需要看具体那个进程占用内存的情况可以使用:prstat -a 另外还有GNU的top命令(top需要从 www.sunfreeware.com 上下载安装) [S8]:Solaris 8的mdb命令没有::memstat命令,需要从 www.solarisinternals.com 下载,然后运行如下命令装入::memstat: # mdb -k >::load memory >::memstat 就可以看你真实的物理内存的占用情况了。 [编辑] 如何修改主机名? 新手可以使用sys-unconfig 也可以修改以下文件: /etc/inet/hosts /etc/hostname.xxx(xxx代表你的网卡的名称) /etc/nodename /etc/inet/ipnodes(ipv6协议使用的主机文件) 然后重新启动即可。 [编辑] 如何修改IP地址? 新手可以使用sys-unconfig 也可以修改以下文件: /etc/hosts /etc/hostname.xxx /etc/defaultrouter(默认网关) /etc/netmasks(掩码) 然后重新启动系统,或者用ifconfig 来添加临时的IP地址.用route add default xxx.xxx.xxx.xxx来添加临时的默认网关. [编辑] Solaris下如何修改mac地址? 用ifconfig 命令即可修改mac地址,假设接口名为nge0,要将mac地址修改为0:1:2:3:4:5,可以运行如下命令: ifconfig nge0 ether 0:1:2:3:4:5 [编辑] Solaris下如何给机器添加一个新硬件? [Sparc|X86]:添加好新硬件后,启动系统后,执行drvconfig或者devfsadm即可检测到新硬件。例如,添加新的硬盘,在硬盘加好后,执行一下drvconfig disks或者devfsadm。 另外,可以在关机或重启系统时,设置开机检测新硬件,然后关闭电源,再添加或更换硬件。 # touch /reconfigure;init 0 任何时候,给重启命令制定-r选项,即可在启动时检测硬件。 # reboot -- -r 第三方的设备是需要相应厂家的驱动程序,可以读设备的说明书进行安装. [Sparc]:关掉电源添加SUN相应的设备后,启动时按住stop+A(SUN键盘),ctrl+break(PC键盘)进入OBP提示符ok下,然后boot -r 某些支持动态配置和热插拔的硬件的Sparc服务器,可以用cfgadm和devfsadm在不停机状态下增加硬件,详见手册。 [X86]:关掉电源添加相应的设备后,启动时输入b -r [编辑] 忘记了root密码,如何解决? [S10u1|S11]:新版本的Solaris系统采用grub作为引导程序,因此不需要光盘引导: 1. 首先,在grub的菜单中选择fail safe的选项引导系统 2. 引导后,系统会提问是否mount根分区到/a上,选择是 3. 按照前面的方法编辑/a/etc/shadow文件,保存、重启系统。 [S9|S10]:用solaris的software1/2光盘引导系统,修改口令即可。 · 首先要用光盘引导系统: [X86]:x86没有OBP,只需要设置BIOS或者通过引导菜单,选择从CDROM上引导系统。 [Sparc]:任何时候通过Stop+a(SUN键盘)或者ctrl+break(PC键盘)进入到OBP提示符下输入: ok boot cdrom -s · 然后,mount根分区,打开shadow文件: mount /dev/dsk/c0t0d0s0 /mnt (这里假设你的硬盘上的/区是/dev/dsk/c0t0d0s0) vi /mnt/etc/shadow · 最后,编辑shadow文件,把root用户的密码删除,保存文件、重新启动后,就不会有口令了。 [编辑] 使用FTP时,不能以root用户登录系统,应修改什么配置文件? 打开文件 /etc/ftpusers,如果有root,注释掉就可以了。 [编辑] Solaris下如何修改网卡的传输模式呢? 用ndd /dev/hme /? 看到的link_mode是只读的不能修改.但是可以观看. ndd -get /dev/hme link_mode 1 = Full Duplex (FDX) 0 = Half Duplex (HDX) [编辑] 如何使用串口做系统控制台? [编辑] /目录的空间满了,怎么扩容? 这个比较麻烦.如果没有引入卷管理方式的话,扩容/一般认为不能这样做. 因为在分配柱面的地址没有办法做到. SDS上增加可以用growfs veritas上:vxresize 或者vxassist [编辑] Solaris如何设置ADSL拨号上网? 一、系统基本设置 # touch /etc/ppp/pppoe.if 重启系统后会创建拨号相关的文件 # touch /etc/gateways 重启后会添加IP路由功能 # touch /etc/hostname.hme1 重启后会添加上第二块网卡,该网卡如果已经添加,那么可省去此步。通过ifconfig -a可以查看该网卡是否启用。该网卡hme1是和adsl modem相连的网卡。 # echo "nameserver 202.96.134.133" >; /etc/resolv.conf 添加上离你最近的DNS服务器,重启生效,可以在此文件中添加多个DNS server。 # cp /etc/nsswitch.dns /etc/nsswitch.conf 此步骤的目的是修改/etc/nsswitch.conf,当然直接改动/etc/nsswitch.conf。 二、PPPOE基本设置 确认系统中已经安装上如下的软件: SUNWpppd - Solaris PPP Device Drivers SUNWpppdr - Solaris PPP configuration files SUNWpppdt - Solaris PPP Tunneling SUNWpppdu - Solaris PPP daemon and utilities SUNWpppdx - Solaris PPP 64-bit (ONLY needed for SPARC's with 64-bit kernels) 如果没有,那么从solaris的第二张安装光盘盘中进行补装。有两个ppp的大软件包,选上即可。 # reboot -- -r 重新进入系统之后,going on....... # ls /dev | grep ppp 确认存在sppp和sppptun # grep sppp /etc/name_to_major sppp 146 sppptun 147 编辑拨号配置文件 # vi /etc/ppp/peers/bohao 添加如下几行 sppptun plugin pppoe.so connect "/usr/lib/inet/pppoec hme1" #hme1是与MODEM相连的网卡 persist #自动重播 user "USERNAME" # username noauth noipdefault noccp novj noaccomp nopcomp defaultroute 存盘退出由于你的ISP需要对你进行密码验证,所以你还要编辑一下密码文件,但是ISP可能用到的文件是/etc/ppp/chap-secrets和/etc/ppp/pap-secrets 因此分别要到这两个文件中的最后一行中追加: username * password 我要提醒的是:上行中的字段之间是TAB键分割的,而不是空格。到此为止,配置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拨号。绑定网卡 # sppptun plumb pppoed hme1 # sppptun plumb pppoe hme1 # sppptun query 检查是否绑定成功 # /usr/lib/inet/pppoec -i hme1 探测与hme1相连的ISP网卡的MAC地址信息,主要是确保物理线路是否存在问题。 # /usr/bin/pppd call bohao bohao为/etc/ppp/peers的一个拨号配置文件。 # ifconfig -a 验证是否出现sppp0的网口,如果网络不畅,此处可能需要等一段时间。 可以把上述的操作简单的写成一个教本,开机自动执行。 # vi /etc/rc2.d/S48bohao 添加如下几行 sppptun plumb pppoed hme1 sppptun plumb pppoe hme1 /usr/bin/pppd call bohao 存盘退出 # chmod u+x /etc/rc2.d/S48bohao 到此,服务器的拨号设置告一段落。 (转自CU网友nimysun) [编辑] DNS客户端的设置 1. /etc/resolv.conf文件,用于记录DNS服务器的地址和域名 若文件不存在就创建一个新文件。 # vi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192.168.2.1 2./etc/nsswitch.conf文件,用于记录主机名的搜索顺序等信息 找到hosts:起始的行,将其修改为: vi /etc/nsswitch.conf ................ hosts: files dns [编辑] 应用程序开发 [编辑] Solaris下如何安装gcc编译器? [S10|S11] Solaris10以后,gcc缺省安装在/usr/sfw/bin目录下。因此,只需要设置好环境变量即可: PATH=/usr/sfw/bin:/usr/ccs/bin:$PATH; export PATH [S9] 另外,还可以到大名鼎鼎的sunfreeware或者blastwave.org去直接下载二进制文件来安装 [编辑] 内核和驱动程序开发 [编辑] Solaris是微内核操作系统吗? [编辑] Solaris上有什么样的内核级调试器? [S10|S11]:主要有mdb、kmdb和dtrace。 Solaris较早版本的内核调试器是adb和kadb。Solaris 8开始,有了mdb,Solaris 10后,kadb被kmdb取代。除了mdb和kmdb以外,内核开发人员还可以利用强大的dtrace来调试内核。 mdb和kmdb类似于windows的ICE或者linux的kdb。不同的是,这些都是solaris操作系统自带,不需要额外安装。 有了这些工具,动态观察内核的状态、设置断点,修改内核数据都成为可能。 [编辑] 哪里可以找到Solaris下的usb驱动程序的开发资料? Solaris 下的有USB DDK,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地址: http://developers.sun.com/solaris/developer/support/driver/usb.html 站点上面有文档,还有USB DDK下载地址,还有USB skeleton drivers。 另外,还有一个介绍ugen的白皮书: http://developers.sun.com/solaris/developer/support/driver/docs/usbups_whitepaper.html 取自" http://wiki.gceclub.sun.com.cn/index.php/OpenSolaris/Solaris%E4%B8%AD%E6%96%87FAQ " 2.安装界面显示很多"口口"样子的乱码 解决办法:查看locale输出 # locale LANG=en_US.UTF-8 LC_CTYPE=zh_CN.GB18030 LC_NUMERIC="en_US.UTF-8" LC_TIME="en_US.UTF-8" LC_COLLATE="en_US.UTF-8" LC_MONETARY="en_US.UTF-8" LC_MESSAGES="en_US.UTF-8" LC_PAPER="en_US.UTF-8" LC_NAME="en_US.UTF-8" LC_ADDRESS="en_US.UTF-8" LC_TELEPHONE="en_US.UTF-8" LC_MEASUREMENT="en_US.UTF-8" LC_IDENTIFICATION="en_US.UTF-8" LC_ALL= 执行#export LC_CTYPE=en_US.UTF-8 然后重新调用安装程序. oracle8.1.7 for solarisx86 个人感觉,有可能是oracle对solaris x86平台的支持原因,相对来说oracle在solaris x86平台上的安装最麻烦,只要稍一出错安装就会中断不能继续。本人在win2k和linux平台上的初次安装都非常顺利,基本一次就能成功,但是在solaris平台上却是问题不断,整整花去了我六个工作日的时间。其实,按照正确的步骤安装好后solaris x86平台也是非常稳定的,只是很多细节的地方solaris要求的比较苛刻,所以造成了solaris x86平台的安装比较困难。下面我把本人安装过程中的经验写出来,给大家借鉴一下,应该能够保证安装一次性顺利完成。写作此文的过程中参考了网上的一些文档,在此对这些作者表示感谢! 软件:solaris8 x86(02/02) oracle8.1.7 for solarisx86 硬件:AMD K6-2 450M CPU,MVP3 mainboard,128M mem,10G harddisk,TNT2 M64 16M videocard,intel82557 10/100M netcard(呵呵,配置够低级的吧) 系统环境:完全OEM方式安装solaris8,剩余空间建议至少4G以上,交换分区至少400M以上(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少于400M安装不能正常完成) 一、安装前环境设置 1、首先以root用户建立oracle用户和管理组。oracle官方文档建议建立两个管理权限组,一个作为数据库管理组dba,一个安装组件管理组orainst组。以很多资深DBA的经验来看建立一个dba组即可。 #groupadd dba #useradd -d /export/home/oracle -g dba -m oracle #passwd oracle 2、指定oracle运行时的网络连接端口号 #vi /etc/services 最后增加两行 orasrv 1525/tcp oracle listener 1521/tcp 3、设定系统运行参数 #vi /etc/system 在set后增加一段 set semsys:seminfo_semmni=315 set semsys:seminfo_semmsl=300 set semsys:seminfo_semmns=630 set semsys:seminfo_semopm=315 set semsys:seminfo_semvmx=32767 set shmsys:shminfo_shmmax=4294967295 set shmsys:shminfo_shmmni=315 set shmsys:shminfo_shmseg=10 set shmsys:shminfo_shmmin=1 4、以oracle用户身份登录,指定oracle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 $mkdir /export/home/oracle/data 5、编辑oracle用户的配置文件,设定oracle环境变量 $vi /export/home/oracle/.profile DISPLAY=10.0.0.1:0.0 # 此处IP为启动图形界面机器的地址 export DISPLAY ORACLE_HOME=/export/home/oracle/oracle/product/8.1.7 export ORACLE_HOME ORACLE_BASE=/export/home/oracle export ORACLE_BASE ORACLE_SID=orcl export ORACLE_SID NLS_LANG=AMERICAN_AMERICA.ZHS16GBK export NLS_LANG PATH=.:/bin:/usr/bin:/sbin:/usr/sbin:/usr/css/bin:/usr/local/bin:/usr/proc/bin ORACLE_HOME/bin ORACLE_HOME/admin/bin ORACLE_HOME/lib export PATH LD_LIBRARY_PATH=.:/lib:/usr/lib:/usr/local/lib:/usr/share/lib:/usr/ccs/lib ORACLE_HOME/lib ORACLE_HOME/rdbms/lib:/usr/java/lib export LD_LIBRARY_PATH 完成以上工作后对机器reboot,使设置生效。 二、开始安装 选择英文图形界面后以oracle用户身份登录。据说以中文安装有可能出现问题,所以最好选择英文方式。 1、插入oracle安装光盘 2、运行安装程序 $/cdrom/cdrom0/runInstaller 出现oracle图形安装界面,按next继续 注意 2.安装界面显示很多"口口"样子的乱码 解决办法:查看locale输出 # locale LANG=en_US.UTF-8 LC_CTYPE=zh_CN.GB18030 LC_NUMERIC="en_US.UTF-8" LC_TIME="en_US.UTF-8" LC_COLLATE="en_US.UTF-8" LC_MONETARY="en_US.UTF-8" LC_MESSAGES="en_US.UTF-8" LC_PAPER="en_US.UTF-8" LC_NAME="en_US.UTF-8" LC_ADDRESS="en_US.UTF-8" LC_TELEPHONE="en_US.UTF-8" LC_MEASUREMENT="en_US.UTF-8" LC_IDENTIFICATION="en_US.UTF-8" LC_ALL= 执行#export LC_CTYPE=en_US.UTF-8 然后重新调用安装程序. 如果提示DISPLAY 问题,可以在root环境下 #xhost + 然后再回来安装 3、输入oracle的安装目录,选择默认即可;locate java框不要用默认值,填入/usr/java;next出现unix group框,填入dba,可能会提示你在root下去执行一个脚本;next出现oracle_base路径设置框,用默认值/export/home/oracle;next出现oracle_data路径设置框,这是本地oracle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可以设置为/export/home/oracle/data. 4、选择安装方式,有typical和custom可以选择,如果硬盘空间足够建议安装所有组件 5、出现oracle产品安装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next,oracle开始安装 6、如果机器配置较低此时将是漫长的等待,休息休息先;安装完成100%后系统出现提示,/oracle/orainst/install.log安装日志文件提示OK 7、弹出Setup Privileges窗口,按要求su成root用户运行指定的root.sh可执行文件;出现提示 Are these setting correct (y/n):输入y回车;Enter the full pathname of the local bin directory (y/n):此处输入/usr/bin回车,最好不要用默认的/usr/local/bin 8、设置/var/opt/oracle/oratab文件的链接 $ln -s /var/opt/oracle/oratab /etc/oratab 9、创建net8连接参数与数据库,此处不需特别的设置,按提示完成即可,漫长的等待。 10、如果想使用dbstart和dbshut脚本启动和关闭数据库,修改/var/opt/oracle/oratab最后一行 orcl:/export/home/oracle/oracle/product/8.1.7:N 将N改成Y. 11、执行dbstart,启动数据库。使用sqlplus工具进行测试,如能正常连接则oracle安装成功。 三、设置Oracle Manager Server 1、创建oms知识库 $emca 默认的账号与密码为:sysman/oem_temp 2、启动oms $oemctrl start oms 3、启动图形管理界面 $oemapp console 4、如需在windows客户端连接oracle进行网络管理请安装相应的windows客户端软件,这里不再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8842/showart_110705.html |
关于Solaris的一些小技巧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18-09-12 15:37:0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