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Z421U7R9/
演示视频:
3.1 系统设计概述
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同时,还应考虑到系统所实现的内外环境和主客观条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这一阶段的工作。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反映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物理方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对系统的逻辑功能的要求,并考虑到经济、技术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计算机和通信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实施计划,确保系统总体目标的实现[11]。
系统设计工作的特点:
1)系统设计阶段,大量工作是技术性的。
2)允许用户对已提出的信息需求做非原则性的修改或补充。
3)用户在操作使用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也要在系统设计阶段加以明确并在系统的技术方案中得反映,因此系统设计人员还要同管理环境打交道。
4)系统设计工作的环境是管理环境和技术环境的结合,是系统设计工作的重要特点也是整个系统成功的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
系统设计原则
1)阶段开发原则:系统框架和数据结构全面设计,具体功能实现分阶段进行。
2)易用性原则:方便上网客户浏览和操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后台管理人员的负担,做到部分业务的自动化处理,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3)业务完整性原则:对于业务进行中的特殊情况能够做出及时、正确的响应,保证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减少数据的误读。
4)业务规范化原则:在系统设计的同时,也为将来的业务流程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范,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也给整个系统带来安全性。
5)可扩展性原则: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明,各个功能模块间的耦合度小,便于系统的扩展。如果存在旧有的数据库系统,则需要充分考虑兼容性,比如说浏览器的兼容。
3.2 系统用例图
员工的操作:
1、员工可以查看个人工资情况。
2、员工可以查询公司资产情况。
3、员工可以查询公司经营情况。
4、员工可以查询公司费用情况。
5、员工可以查询年终资产分析表。
员工用例图,如图3-1所示:

图 3-1 员工的用例图
管理员的操作:
1、管理员可以管理部门信息。
2、管理员可以管理员工信息。
3、管理员可以管理员工工资信息。
4、管理员可以管理资产信息。
5、管理员可以管理经营信息。
6、管理员可以管理费用信息。
管理员用例图,如图3-2所示:

图 3-2 管理员用例图
3.3 系统流程图
当管理员进入本系统之后,管理员首先要登录之后,才能管理后台。登录失败,给管理员相关的提示,请管理员重新登录。登录成功之后,管理员可管理员工、公司资产、经营、费用等信息。管理员的后台管理的基本流程如下图3-3所示:

图 3-3 管理员流程图
3.4 系统功能分析

图 3-6 系统后台功能图
这就是管理员的功能框图(如图3-6所示)。管理员的所有模块的功能分析:
部门信息管理模块:对公司部门信息进行管理,包括部门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
员工信息管理模块:对公司员工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员工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
员工工资管理模块:对员工工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员工工资的添加、修改等。
资产信息管理模块:对公司资产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资产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
经营信息管理模块:对公司经营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经营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
费用信息管理模块:对公司费用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费用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
年终资产分析模块:对公司产终资产情况进行分析,查看分析报表。
修改个人密码:管理员登录系统,可以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本文详细描述了一个企业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涉及系统设计概述、系统用例图(员工和管理员操作)、系统流程图(管理员后台管理流程)以及功能分析,强调了易用性、业务完整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