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的核心差异对比

为了更清晰区分,我们通过表格总结关键差异:

服务器端的配置影响
主动模式:服务器无需额外配置(默认支持),但需确保服务器能主动访问客户端的高位端口(通常需客户端防火墙放行);
被动模式:部分服务器(如 Linux 的 vsftpd)需手动配置 “被动端口范围”(如 pasv_min_port=50000、pasv_max_port=51000),并在服务器防火墙中开放该端口段,否则客户端无法连接数据端口。
SFTP 与 FTP 模式的区别
注意:SFTP(SSH 文件传输协议)是独立于 FTP 的协议,基于 SSH 加密,不存在 “主动 / 被动模式”——SFTP 仅通过一个 SSH 连接(22 号端口)同时传输控制指令和数据,无需区分连接模式,兼容性和安全性更优。
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尝试“80KM备份软件”进行操作。
功能简介:
1、备份文件夹(含子文件夹)内的文本、文件到其他服务器
2、可设置定时,间隔时间、每天、每周几、每月、几点开始备份
3、配合其他程序,备份MYSQL、MSSQL、access等数据库或hyper-v、VMware等需要定时异地备份的程序。

适用于:
1、工作室、企业、店铺、政府单位等,资料或素材备份传输
2、网站备份,服务器备份、数据中心备份、机房备份
总结
FTP 的两种传输模式本质是 “数据连接发起权” 的分配:
主动模式是 “服务器主导”,适合无防火墙 / NAT 的简单网络;
被动模式是 “客户端主导”,解决了现代网络中防火墙、NAT 带来的兼容性问题,成为当前的主流选择。
理解两种模式的差异,能帮助你在遇到 “FTP 连接成功但无法传输文件” 时快速定位问题(如被动模式端口未开放、主动模式客户端防火墙拦截)。
69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