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池学习理解

1.线程池是什么

为了避免系统频繁地创建和销毁线程,我们可以让创建的线程进行复用。如果大家进行过数据库开发,对数据库连接池应该不会陌生。为了避免每次数据库查询都重新建立和销毁数据库连接,我们可以使用数据库连接池维护一些数据库连接,让他们长期保持在一个激活状态。当系统需要使用数据库时,并不是创建一个新的连接,而是从连接池中获得一个可用的连接即可。反之,当需要关闭连接时,并不真的把连接关闭,而是将这个连接“还”给连接池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节约不少创建和销毁对象的时间。

 

2.线程池的内部原理与实现

先了解一下线程池最重要的构造函数: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函数的参数含义如下。(如果不是太理解,可以跳过。一会回头看会更好!)

• corePoolSize:指定了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
• maximumPoolSize:指定了线程池中的最大线程数量。
• keepAliveTime:当线程池线程数量超过corePoolSize时,多余的空闲线程的存活时间。即,超过corePoolSize的空闲线程,在多长时间内,会被销毁。
• unit: keepAliveTime 的单位。
• workQueue:任务队列,被提交但尚未被执行的任务。
• 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用于创建线程,一般用默认的即可。
• handler:拒绝策略。当任务太多来不及处理,如何拒绝任务。

 

 

接下来了解一下线程池的核心调度代码(代码结合图去理解更好点)

 

        int c = ctl.get();
        if (workerCountOf(c) < corePoolSize) {
            if (addWorker(command, true))
                return;
            c = ctl.get();
        }
        if (isRunning(c) && workQueue.offer(command)) {
            int recheck = ctl.get();
            if (! isRunning(recheck) && remove(command))
                reject(command);
            else if (workerCountOf(recheck) == 0)
                addWorker(null, false);
        }
        else if (!addWorker(command, false))
            reject(command);


 

简单说就是当我们提交一个任务时,会判断线程运行数量是否小于corePoolSize,小于就直接分配线程执行该任务,大于就去执行队列(workQueue),如果队列有位置则进入队列,如果失败再次查看线程池线程数量是否小于maximumPoolSize,小于则正价线程数数量执行该任务,如果达到maximumPoolSize则执行拒绝策略(handler)。

 

 

 

3.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常见的队列 模式

• 接提交的队列:该功能由SynchronousQueue对象提供。SynchronousQueue是一个特殊的BlockingQueue。SynchronousQueue没有容量,每一个插入操作都要等待一个相应的删除操作,反之,每一个删除操作都要等待对应的插入操作。如果使SynchronousQueue,提交的任务不会被真实的保存,而总是将新任务提交给线程执行,如果没有空闲的进程,则尝试创建新的进程.如果进程数里已经达到最大值.则执行拒绝策略。因此,使用SynchronousQueue队列.通常要设置很大的maximumPoolSize值,否则很容易执行拒绝策略。



•有界的任务队列:有界的任务队列可以使用ArrayBlockingQucue实现。ArrdyBlockingQueue的构造函数必须带一个容量参数.表示该队列的最大容量,当使用有界的任务队列时,若有新的任务需要执行.如果线程池的实际线程数小于corcPoolSize.则会优先创建新的线程,若大于FcorePoolSize,则会将新任务加入等持队列。若等待队列已满,无法加入,则在总线程数不大于maximumPoolSize的前提下,创建新的进程执行任务,若大于maximumPooiSizc,则执行柜绝策略。可见,有界队列仅当在任务队列装满时.才可能将线程数提升到corePoolSize以上,换言之.除非系统非常繁忙,否则确保核心线程数维持在corePooISize。

 

•无界的任务队列:无界任务队列可以通过 LinkedBlockingQueuc类实现。与有界队列相比,除非系统资源耗尽,否则无界的任务队列不存在任务入队失败的情况。当有新的任务到来,系统的线程数小 于corePoolSize时,线程池会生成新的线程执行任务,但当系统的线程数达到 corePoolSize后,就不会继续增加。若后续仍有新的任务加入,而又没有空闲的线程资源,则任务直接进入队列等待。若任务创建和处理的速度差异很大,无界队列会保持快速增长,直到耗尽系统内存。


•优先任务队列:优先任务队列是带有执行优先级的队列。它通过PriorityBlockingQueue实现,可以控制任务的执行先后顺序。它是一个特殊的无界队列。无论是有界队列ArrayBlockingQueue,还是未指定大小的无界队列LinkedBlockingQueue都是按照先进先出算法处理任务的。而PriorityBlockingQueue则可以根据任务自身的优先级顺序先后执行,在确保系统性能的同时,也能有很好的质量保证(总是确保高优先级的任务先执行)。

 

4.拒绝策略:

JDK内置的拒绝策略如下。
• AbortPolicy策略:该策略会直接抛出异常,阻止系统正常工作。
• CallerRunsPolicy策略:只要线程池未关闭,该策略直接在调用者线程中,运行当前被丢弃的任务。显然这样做不会真的丢弃任务,但是,任务提交线程的性能极有可能会急剧下降。
• DiscardOledestPolicy策略:该策略将丢弃最老的一个请求,也就是即将被执行的一个任务,并尝试再次提交当前任务。
• DiscardPolicy策略:该策略默默地丢弃无法处理的任务,不予任何处理。如果允许任务丢失,我觉得这可能是最好的一种方案了吧。

以上内置的策略均实现了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接口,若以上策略仍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要,完全可以自己扩展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接口。

参考书籍:《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葛一鸣,郭超

### C++ 线程池的实现与使用 #### 1. 线程池的概念 线程池是一种用于管理多个任务并行执行的技术。它通过预先创建一组工作线程来处理提交的任务,从而减少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带来的开销[^2]。线程池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程序性能,尤其是在高并发场景下。 --- #### 2. 基于C++11的线程池设计 现代C++提供了丰富的多线程支持工具,例如`std::thread`, `std::mutex`, `std::condition_variable`等。这些工具使得我们可以高效地实现一个功能完善的线程池[^3]。 以下是线程池的主要组成部分: - **任务队列**:存储待执行的任务。 - **工作线程集合**:负责从任务队列中取出任务并执行。 - **同步机制**:确保线程安全访问共享资源(如任务队列)。 - **停止标志**:控制线程池的生命周期。 --- #### 3. 线程池的关键技术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线程池,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点: ##### (1) 使用`std::function`封装任务 `std::function`可以用来封装任意可调用对象(如函数指针、lambda表达式、绑定器等),这使得我们的线程池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任务。 ```cpp using Task = std::function<void()>; ``` ##### (2) 条件变量与互斥锁 条件变量(`std::condition_variable`)和互斥锁(`std::mutex`)共同协作,确保线程等待有任务可用时不会浪费CPU资源[^2]。 ```cpp std::queue<Task> tasks; std::mutex queue_mutex; std::condition_variable condition; bool stop = false; ``` ##### (3) 工作线程循环 每个工作线程在一个无限循环中运行,直到收到停止信号为止。每次迭代都会尝试从任务队列中取任务并执行[^4]。 ```cpp void WorkerLoop() { while (!stop) { Task task;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queue_mutex); condition.wait(lock, [this]() { return !tasks.empty() || stop; }); if (stop && tasks.empty()) break; task = std::move(tasks.front()); tasks.pop(); } task(); } } ``` --- #### 4. 完整的线程池实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线程池实现示例,涵盖了初始化、启动、提交任务以及关闭等功能[^4]。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thread> #include <queue> #include <functional> #include <memory> #include <future> #include <stdexcept> class ThreadPool { public: explicit ThreadPool(size_t threads_num) : stop(false) { for (size_t i = 0; i < threads_num; ++i) { workers.emplace_back([this] { this->WorkerLoop(); }); } } template<class F, class... Args> auto exec(F&& f, Args&&... args) -> std::future<decltype(f(args...))> { using ReturnType = decltype(f(args...)); auto task = std::make_shared<std::packaged_task<ReturnType()>>(std::bind(std::forward<F>(f), std::forward<Args>(args)...)); std::future<ReturnType> res = task->get_future();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queue_mutex); if (stop) throw std::runtime_error("Thread pool is stopped"); tasks.emplace([task]() { (*task)(); }); } condition.notify_one(); return res; } ~ThreadPool() {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queue_mutex); stop = true; } condition.notify_all(); for (auto& worker : workers) { if (worker.joinable()) worker.join(); } } private: void WorkerLoop() { while (!stop) { Task task;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queue_mutex); condition.wait(lock, [this]() { return !tasks.empty() || stop; }); if (stop && tasks.empty()) break; task = std::move(tasks.front()); tasks.pop(); } task(); } } using Task = std::function<void()>; std::vector<std::thread> workers; std::queue<Task> tasks; std::mutex queue_mutex; std::condition_variable condition; bool stop; }; // 测试代码 int main() { ThreadPool pool(4); auto future1 = pool.exec([](int a) { return a * 2; }, 5); auto future2 = pool.exec([](double b) { return b / 3.0; }, 9.0); std::cout << "Result of first task: " << future1.get() << std::endl; std::cout << "Result of second task: " << future2.get() << std::endl; return 0; } ``` --- #### 5. 如何使用线程池 要使用上述线程池类,只需实例化一个`ThreadPool`对象,并通过其成员函数`exec()`提交任务即可。该方法返回一个`std::future`对象,允许我们在主线程中异步获取任务的结果[^4]。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