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程序员——线程间通信

本文详细介绍了ASP.NET和Unity的开发整合,重点探讨了多线程间的通信机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同步对象、任务封装等方法实现线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调,以及解决线程霸占、抢占CPU等问题。文章还深入分析了等待唤醒机制,如wait、notify和notifyAll方法的使用,并提供了代码优化案例。最后,讨论了线程停止的方式,强调了使用interrupt方法而非过时的stop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ASP.Net+Unity开发.Net培训、期待与您交流! ----------------------

线程间通信多个线程在操作同一个资源,但是操作的动作却不一样。

 

设计思路

1:将资源封装成对象。

2:将线程执行的任务(任务其实就是run方法。)也封装成对象。

3:两个动作必须要同步资源。

class Res
{
	String name;
	String sex;
	boolean flag = false;
}

class Input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Res r ;
	Input(Res r)
	{
		this.r = r;
	}
	public void run()
	{
		int x = 0;
		while(true)
		{
			synchronized(r)
			{
				if(x==0)
				{
					r.name="mike";
					r.sex="man";
				}
				else
				{
					r.name="丽丽";
					r.sex = "女女女女女";
				<pre name="code" class="html">class Res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sex;
	private boolean flag = false;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et(String name,String sex)
	{
		if(flag)
			try{this.wait();}catch(Exception e){}
		this.name = name;
		
		this.sex = sex;
		flag = true;
		this.notify();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out()
	{
		if(!flag)
			try{this.wait();}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name+"........"+sex);
		flag = false;
		this.notify();
	}
}

}x = (x+1)%2;r.flag = true;r.notify();}}}}class Output implements Runnable{private Res r ;Output(Res r){this.r = r;}public void run(){while(true){synchronized(r){System.out.println(r.name+"...."+r.sex);r.flag = false;r.notify();}}}}class InputOutputDemo{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es r = new Res();Input in = new Input(r);Output out = new Output(r);Thread t1 = new Thread(in);Thread t2 = new Thread(out);t1.start();t2.start();}}

 结果: 

mike . . . .man

mike . . . .man

mike . . . .man

丽丽 . . . .女女女女女

丽丽 . . . .女女女女女

丽丽 . . . .女女女女女

丽丽 . . . .女女女女女

由运行结果可以发现没有了安全问题,但是程序出现线程霸占、抢占cpu问题,导致程序大量的输出覆盖内,这时java就引用:等待唤醒机制

 

等待唤醒机制:涉及的方法:

wait:将同步中的线程处于冻结状态。释放了执行权,释放了资格。同时将线程对象存储到线程池中。

notify唤醒线程池中某一个等待线程。

notifyAll:唤醒的是线程池中的所有线程。

 

注意:

1:这些方法都需要定义在同步中。

2:因为这些方法必须要标示所属的锁。

    你要知道 A锁上的线程被wait了,那这个线程就相当于处于A锁的线程池中,只能A锁的notify唤醒。

3:这三个方法都定义在Object类中。为什么操作线程的方法定义在Object类中?

    因为这三个方法都需要定义同步内,并标示所属的同步锁,既然被锁调用,而锁又可以是任意对象,那么能被任意对象调用的方法一定定义在Object类中。

把代码优化下

class Res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sex;
	private boolean flag = false;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et(String name,String sex)
	{
		if(flag)
			try{this.wait();}catch(Exception e){}
		this.name = name;
		
		this.sex = sex;
		flag = true;
		this.notify();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out()
	{
		if(!flag)
			try{this.wait();}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name+"........"+sex);
		flag = false;
		this.notify();
	}
}

运行结果:

mike . . . .man

丽丽 . . . .女女女女女

mike . . . .man

丽丽 . . . .女女女女女


线程的停止:通过stop方法就可以停止线程。但是这个方式过时了。

停止线程:原理就是:让线程运行的代码结束,也就是结束run方法。

怎么结束run方法?一般run方法里肯定定义循环。所以只要结束循环即可。

第一种方式:定义循环的结束标记。

第二种方式:如果线程处于了冻结状态,是不可能读到标记的,这时就需要通过Thread类中的interrupt方法,将其冻结状态强制清除。让线程恢复具备执行资格的状态,让线程可以读到标记,并结束。

 

---------< java.lang.Thread>----------

interrupt()中断线程。

setPriority(int newPriority)更改线程的优先级。

getPriority()返回线程的优先级。

toString()返回该线程的字符串表示形式,包括线程名称、优先级和线程组。

Thread.yield()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对象,并执行其他线程。

setDaemon(true)将该线程标记为守护线程或用户线程。将该线程标记为守护线程或用户线程。当正在运行的线程都是守护线程时,Java 虚拟机退出。该方法必须在启动线程前调用。

join临时加入一个线程的时候可以使用join方法。

当A线程执行到了B线程的join方式。A线程处于冻结状态,释放了执行权,B开始执行。A什么时候执行呢?只有当B线程运行结束后,A才从冻结状态恢复运行状态执行。


====================================================================================================

Lock接口:多线程在JDK1.5版本升级时,推出一个接口Lock接口

解决线程安全问题使用同步的形式,(同步代码块,要么同步函数)其实最终使用的都是锁机制。

 

到了后期版本,直接将锁封装成了对象。线程进入同步就是具备了锁,执行完,离开同步,就是释放了锁。

在后期对锁的分析过程中,发现,获取锁,或者释放锁的动作应该是锁这个事物更清楚。所以将这些动作定义在了锁当中,并把锁定义成对象。

 

所以同步是隐示的锁操作,而Lock对象是显示的锁操作,它的出现就替代了同步。

 

在之前的版本中使用Object类中wait、notify、notifyAll的方式来完成的。那是因为同步中的锁是任意对象,所以操作锁的等待唤醒的方法都定义在Object类中。

 

而现在锁是指定对象Lock。所以查找等待唤醒机制方式需要通过Lock接口来完成。而Lock接口中并没有直接操作等待唤醒的方法,而是将这些方式又单独封装到了一个对象中。这个对象就是Condition,将Object中的三个方法进行单独的封装。并提供了功能一致的方法 await()、signal()、signalAll()体现新版本对象的好处。

< java.util.concurrent.locks >Condition接口:await()、signal()、signalAll();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

class ProducerConsum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source r = new Resource();

		Producer pro = new Producer(r);
		Consumer con = new Consumer(r);

		Thread t1 = new Thread(pro);
		Thread t2 = new Thread(pro);
		Thread t3 = new Thread(con);
		Thread t4 = new Thread(con);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t4.start();

	}
}

class Resourc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count = 1;
	private boolean flag = false;
			//  t1    t2
	private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rivate Condition condition_pro = lock.newCondition();//生产者锁
	private Condition condition_con = lock.newCondition();//消费者锁

	public  void set(String name)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ck.lock();
		try
		{
			while(flag)
				condition_pro.await();//t1,t2
			this.name = name+"--"+coun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生产者.."+this.name);
			flag = true;
			condition_con.signal();//唤醒 消费者
		}
		finally
		{
			lock.unlock();//释放锁的动作一定要执行。
		}
	}

	public  void out()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ck.lock();
		try
		{
			while(!flag)
				condition_con.await();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消费者........."+this.name);
			flag = false;
			condition_pro.signal();//唤醒 生产者者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Resource res;

	Producer(Resource res)
	{
		this.res = res;
	}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try
			{
				res.set("+商品+");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
}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Resource res;

	Consumer(Resource res)
	{
		this.res = res;
	}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try
			{
				res.ou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
}

运行结果:

Thread-2...消费者.........+商品+--10486
Thread-1...生产者..+商品+--10487
Thread-3...消费者.........+商品+--10487
Thread-0...生产者..+商品+--10488
Thread-2...消费者.........+商品+--10488
Thread-1...生产者..+商品+--10489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三相STATCOM(静态同步补偿器)无功补偿的技术方法及其仿真过程。首先介绍了STATCOM作为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即通过调节交流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来实现对无功功率的有效管理。接着详细描述了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构建三相STATCOM仿真模型的具体步骤,包括创建新模型、添加电源和负载、搭建主电路、加入控制模块以及完成整个电路的连接。然后阐述了如何通过对STATCOM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精确调控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并展示了具体的仿真结果分析方法,如读取仿真数据、提取关键参数、绘制无功功率变化曲线等。最后指出,这种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电能质量,展望了STATCOM在未来的发展潜力。 适合人群: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从事电力系统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希望深入了解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想要掌握MATLAB/SimuLink软件操作技能的人群,特别是那些专注于电力电子领域的从业者;旨在帮助他们学会建立复杂的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STATCOM的工作机制,进而优化实际项目中的无功补偿方案。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实例代码可以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完整的三相STATCOM仿真环境,并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无功补偿的效果,便于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